纯棉盖布涂料染色拒水拒油阻燃复合涂层yd15906

张广知,黄小华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纺织面料重点实验室,安徽芜湖 241000

收稿日期:20120419 修回日期2012-11-19

基金项目:安徽省芜湖市科委基金项目(科计字[2009]190)

作者简介:张广知(1965-),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品的印染技术。E-mailzhangguangzhi20@163.com

原载:纺织学报2012/2125-128135

 

摘要采用同浴涂层法对纯棉盖布进行涂料染色、拒水拒油整理、阻燃整理等复合功能加工,讨论了涂层配方和涂层量等对复合功能涂层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XPS)、热分析(TG)等表征了纤维表面形态、表面元素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同浴复合功能涂层后,篷盖布拒水拒油效果达到4级以上,耐水压可达18.0 kPa以上,阻燃效果可达B1级,涂料染色湿摩擦牢度达到4级;纤维上氟和磷的含量明显增加,复合功能涂层后,同样存在3个裂解阶段,但各阶段裂解温度明显降低,且主要裂解阶段更为明显,残渣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纯棉盖布;复合功能涂层;x射线能谱分析;热分析

中图分类号TS 1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9721(2013)02012505

 

随着盖布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传统功能单一的篷盖布难以满足军用、产业用、民用等使用要求,篷盖布的发展趋向于多功能性。涂层法是实现纺织品多功能的重要方法,多功能化[1]、智能化[2]、绿色环保化是纺织品涂层整理[3-5]研究的热门课题。徐旭凡[4]采用转移涂层法,在聚氨酯涂层浆中加入壳聚糖,制得了具有防水透湿、抗菌效果的多功能织物。马晓光等[6]TC高强平纹织物为基布,采用改性的聚丙烯酸酯TP为涂层整理剂,制得具有阻燃、防水透湿、拒油、耐化学腐蚀、耐老化、防近红外探测等多种功能的涂层织物。张健飞等[7] 在聚氨酯涂层剂中加入阻燃剂对涤纶基布进行涂层整理,制得具有防水透湿和阻燃效果的多功能涂层织物。郑今欢等[8]结合抗紫外线屏蔽剂,采用多种涂层剂对纯棉漂白布和尼丝纺织物进行涂层加工,制成了具有防水透湿和良好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多功能涂层织物。而结合涂料染色的同浴复合功能涂层整理研究未见文献报道。

另外,随着全球对环保、节能减排的关注,传统的“先染料染色再单一防水整理”分步生产技术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本文采用同浴涂层法对纯棉盖布进行涂料染色、拒水拒油整理、阻燃整理等复合多功能加工,大大缩短生产工序,节约用水,降低能耗,减少污水排放,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纯棉盖布,经纬纱线密度均为27.8 tex×2,经纬密232根/10 cm×200根/10 cm(芜湖强力纺织品有限公司)

无光涂层剂PU-801(工业品,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阻燃剂PES-M、阻燃粉PD(工业品,杭州伊联化工有限公司)TG-435(工业品,上海大金);水性聚氨酯黏合剂(自制)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MATHISLTF涂层机(瑞士)JMU型针板拉幅热定型机(北京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M214型表面抗湿性能试验仪(山东省纺织仪器有限公司)YG815A型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YG812D型织物渗水性测定仪(温州方圆仪器有限公司)$4800型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附件X-射线能谱分析仪(日本日立)DTG-60H热重分析仪(日本岛津)YG815垂直法织物燃烧性能测试仪。

1.3  同浴涂层法复合功能整理工艺

涂层配方:涂层65份,涂料(自配军绿色)8份,自制黏合剂20份,加水适量合成100份。

工艺流程:盖布半制品涂层烘干(100)涂层烘干(100)(160℃/3 min)测试。

涂层组成:主要由涂层剂PU-801、阻燃剂PES-M、阻燃粉PD、防水剂等组成,设计5种组分不同的涂层浆,见表1

1.4  测试方法

1.4.1  阻燃性能测试

参照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进行测试。

1  涂层组分设计

image016.jpg

注:各组分均加入20 (对涂层浆)阻燃粉PD

参照GBT 17591-2006《阻燃机织物》的阻燃性能指标进行评价。Bl级:损毁炭长15 cm,续燃时间≤5 s,阴燃时间≤5 sB2级:损毁炭长20 cm,续燃时间≤15 s,阴燃时间≤10 s

1.4.2  拒水拒油性能测试

M214型织物沾水仪上进行拒水柜油性能测试,参照GBT 4745-1997《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进行评级(拒油性能测试模仿拒水性能测试方法,以植物油代替去离子水)

1.4.3  静水压测试

YG812D型织物静水渗水性测定仪上,按GBT 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进行测试。

I.4.4  织物表面形态表征和表面元素分析

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的$4800型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织物形态进行扫描,并采用能谱附件对纤维表面成分进行分析。

1.4.5   热重分析

热重分析在日本岛津公司的DTG-60H热重分析仪上测试。测试条件:氮气气氛,气流为40 mLmin,升温速度为10 min,温度范围为40700 ,样品质量为15 mg

2   结果与讨论

2.1   涂层组分对复合涂层效果的影响

23示出不同组分涂层浆对涂层效果的影响。可看出,不同组分涂层浆对织物的防水性能和阻燃性能影响较大,而对染色性能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涂层浆中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用量的增加,拒水拒油整理剂和阻燃整理剂用量的减少,织物耐静水压越来越好,但织物的拒水拒油指标和阻燃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因为水性聚氨酯成膜性能较好,封闭织物的空隙,因而耐水压会升高,但随着其用量

增加,织物上含氟、含磷量的绝对值会有所降低,导致拒水拒油性能和阻燃性能下降。综合考虑,选择3号组分较为合适。

2  涂层组分对拒水拒油、染色效果的影响

image017.jpg

 

3 涂层组分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image018.jpg

2.2  涂层量对复合涂层效果的影响

45示出涂层量对涂层效果的影响。可以看出,涂层量大小明显影响涂层织物耐水压、阻燃性能和拒油性,而对拒水性能、染色性能几乎无影响。随着涂层量增大,织物耐水压也增大,主要是由于涂层量增大,织物表面形成的膜厚度和交联程度增大,抗水渗透性能增强,所以织物耐水压增大;随着涂层量

增大,织物表面含磷量、含氟量的绝对值也会随着增大,因而阻燃性能、拒油性能都有所提高。综合考虑,选用涂层量为197 gm2较为合适。

4 涂层量对拒水拒油、染色性能的影响

image019.jpg

 

5 涂层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image020.jpg

综上,纯棉盖布复合功能涂层整理优化工艺为:涂层65(其中涂层剂PU-801 60份;阻燃剂PES-M 20份;防水剂TG-435 20份;阻燃粉20(对涂层));自制黏合剂20份;加适量水;涂层量197 gm2 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

2.3  同浴复合功能涂层织物表面形态

1示出纯棉盖布复合功能涂层前后的SEM照片。可以看到,与未处理棉纤维相比,经过复合功能涂层后,纯棉盖布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同时可以看到有一些微粒附着(可能为阻燃粉),纤维之间存在一些相互连,这说明阻燃剂、拒水拒油整理剂、黏合剂等和纤维素之间可能形成了共价交联,在织物表面形成网状结构的薄膜包覆在纤维表面,封闭织物组织点之间的空隙,表面光滑性略有提高。

image021.jpg

(a)原样

(b)复合涂层样

1 纯棉蓬盖布SEM照片

2.4  同浴复合功能涂层织物表面元素分析

6示出采用扫描电镜的能谱附件(XPS)对纯棉盖布涂层前后表面元素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同浴涂层法复合功能加工后,纤维表面氟元素的相对含量达到12.17 ,而纤维表面磷元素的相对含量达到8.88 。织物拒水拒油性能好坏取决于其表面拒水拒油整理剂含量,即纤维上氟含量,纤维表面氟含量的多少,也反映了纤维上总的氟含量的多少[9];同样,阻燃性能好坏取决于织物表面阻燃整理剂含量,即取决于纤维上磷含量,纤维表面磷含量的多少,也反映了纤维上总的磷含量的多少[10]。因此,涂层法复合功能整理后,织物上含有一定量的氟、磷,因此织物拒水拒油效果均达4级以上,静水压达到18.0 kPa以上,阻燃效果都达国标B1级。

6  纯棉盖布表面元素

image022.jpg

2.5 同浴复合功能涂层热重分析

2示出复合功能涂层前后织物的TGA热谱图。由图可知,同浴涂层法复合功能加工前后棉织物热裂解都存在3个裂解阶段:初始裂解、主要裂解和残渣裂解阶段[11]。复合功能涂层后,初始裂解阶段温度为40249.14 ,失重率约为7.86 ;主要裂解阶段温度为249.14332.13 ,失重率约为37.78 332.13 以后裂解属于残渣裂解阶段,失

重率为26.73 ,且整理后各阶段裂解温度比未整理的出现均有明显降低,主要裂解阶段更为显著,由未整理时的279.17390.31 降为整理后的249.14332.13 ,在700 时残渣量由未整理时的17.67 提高到整理后的27.63 。主要是含磷阻燃剂在高温时分解产生的磷酸、聚偏磷酸对棉纤维具有强烈的催化和脱水作用,促使棉纤维炭化,抑制左旋葡萄糖生成,说明纤维素阻燃属于凝聚相阻

燃机制。

image023.jpg

2 纯棉盖布TGA热谱图

3  结论

1)同浴涂层法复合功能整理后,纤维表面氟元素的相对含量达到12.17 ;磷元素的相对含量达到8.88 ,因而具有较好的拒水拒油和阻燃性能。同时涂层剂以及黏合剂等在织物表面形成膜结构,封闭织物表面纱线组织空隙,纤维表面也有一些同体附着物,具有较高的静水压和较佳的染色湿摩擦牢度。

2)同浴涂层法复合功能整理后,各阶段裂解温度都比未整理有所降低,主要裂解阶段更为显著,700 时残渣量明显提高。

3)纯棉盖布复合功能涂层整理优化T艺为:涂层65(其中涂层剂PU-801 60份;阻燃剂PES-M 20份;防水剂TG-435 20份;阻燃粉20 (对涂层));黏合剂20 份;加适量水;涂层量197 gm2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不同种类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及发展[J]纺织学报,201 233(7)151-158

[2] 施楣梧,肖红。智能纺织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高科技纤维及应用.201 035(4)5-8l5

[3] 徐旭凡,王善元.聚氨转移涂层织物的透湿防水性能[J]纺织学报,200526(3)82-84

[4] 徐旭凡,多功能聚氨酯涂层织物的制备及性能[J]纺织学报,200627(3)7I-73

[5]杨银英,贾哲昆,盂家光。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J]现代纺织技术,2010(1)58-60

[6]马晓光,新华,顾振亚,等.多功能涂层织物的研究[J]纺织学报,1997,18(2)19-23

[7] 张健飞,洪永华.多功能涂层织物的性能研究[J]印染,200026(7)9-11

[8] 郑今欢,汪澜,封云芳. 功能性涂层织物工艺研究[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219(3)149-152.

[9] 刘振波.棉织物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及纳米粉体抗静电改性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0]WU Weidong YANG Charles Q.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reactive 0rganoph0sphorus flame retardant agents for cotton part IIfabric flame resistant performanc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792(3)363-369.

[11]朱平,隋淑英,王炳,等.阻燃及未阻燃棉织物的热裂解[J].纺织学报,2002(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