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服装设计与服装面料的新发展yd15301

尚红燕     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收稿日期:2011-12-08

作者简介:尚红燕,女,(1964.4-)湖北襄樊,副教授,主要从事染织工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原载: 染整技术2012/6;12-15

 

摘要服装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基本材料,它是及服装的学科、艺术、文化高度统一的载体。服装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服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服装面料;服装设计;织物纤维

中图分类号TS 1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2)06-O012-04

 

当前, 我国的服装工业、服装学科和服装教育,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作为服装的基础—— 服装材料,将和服装一样,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又是文化、科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并在国内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服装材料学就很自然地成为服装专业的主要课题之一。

1  服装材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总体来讲,服装材料包括服装的面料和辅料。再构成服装的材料中,除面料外均为辅料。而辅料包括里料、衬料、垫料、和填充材料、缝纫线、纽扣、拉链、钩环、绳带、商标、花边、号型尺码带及使用示明牌等。他们所使用的材料内容如表一所示。在研究服装材料时,常以原料、形态或用途来进行分类,并以此来寻求服装材料的特性,使用途径以及他们对服装的形态、构成、服用性能和穿着效果等的影响,以期设计和制造出优良而满意的服装。

众所周知,服装色彩、款式造型和服装材料构成服装三要素。服装色彩和服装材料两个因素直接由选用的服装面料来体现。服装的款式造型需依靠服装材料的柔软、硬挺、悬垂及厚薄轻重等特性来保证。此外,服装材料的装饰性、覆盖性、加工性、舒适性、保健性、耐用性、保管性、功能性以及价格等直接影响着服装的性能和销售。因此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

特别是90年代以来,服装材料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每一种新型服装材料(如水洗织物、砂洗织物、桃皮绒、弹力织物、太空棉等)出现时就会掀起新的服装潮流。有了新的材料,才有新的服装,而反过来新潮服装又要求新的材料。服装材料和服装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服装专业人才必须学习和正确掌握日新月异的服装材料的有关知识。

2  服装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历史和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兽毛皮和树叶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开始用麻织布,公元前3000年印度开始使用棉花,再公元前2600多年,我国开始用蚕缝制衣。公元前一世纪,我国商队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往来。此时,人类亦开始对织物进行染色。

    人造纤维的问世是最早生产的人造丝。20世纪初,英国生产了粘胶长丝。1925年成功地生产了粘胶短纤维。1938年美国宜布了尼龙纤维的诞生,又在1950年开始生产腈纶,1953年以达克纶命名生产了涤纶,1956年又获得了弹力纤维的专利权。

附表:服装材料内容

服装材料

纤维制品

纺织制品

布类

机织物

针织物

花边

线带类

网眼织物

织带

编织袋

捻合绳带

缝纫线

织编线

其它

集合制品

毛毡

絮棉

非织造布

皮革制品

皮革类(兽皮、鱼皮、爬虫类皮)

毛皮类(裘皮类)

皮膜制品

粘胶薄膜

合成树脂薄膜

动物皮膜

泡沫制品

泡沫薄片

泡沫村垫

金属制品

(钢、铁、铝、镍、钛等制成的纽扣、

拉链和装饰连连接

其它制品

(木质、贝壳、石材、橡胶、骨质制品

    服装材料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纺织品从手工生产到机械生产, 以及染整方法不断发展,从应用天然染料到使用人造合成染料,都使服装材料不断的更新换代。各种整理技术的发展,分别赋予了纺织品防蛀、防缩、防污和阻燃等性能从而为服装增添了许多新功能。

近年来服装辅料也有了较大的发展。60年代开发了纯棉和涤棉树脂衬布,从而淘汰了4O年代开始的采用赛璐珞溶剂刮涂在织物表面做硬衬领的方法,使衬领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弹性以及耐洗涤性。70年代以后由于粘合衬布的发展,逐步取代了毛麻衬和树脂衬。特别是80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和引进了生产纽扣、缝纫线、拉链、花边、商标和粘合衬的新设备,采用新工艺,设立了专门生产厂,服装辅料生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工业体系。

3  服装类别和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服装对于消费者来说,希望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其最终用途是根据穿着使用的目的来选择。关于消费者对服装品质要求,可按服装的基本性能和其性能的保持性等方面要求概括为下面几类:

3.1外观美感的要求

从服装的款式、缝纫加工、表面状态(即衣料的挺括度、悬垂性、颜色、光泽及透明度等)所体现的服装外观美感。

目的服装——衣料选用的原则。

社交服—— 根据各国、各民族的习惯、官员使节的地位为原则可选用:高档精纺或粗纺呢绒、丝绒、锦缎、软缎、/棉高支细纺府绸等。

礼仪服——男用以潇洒庄重为原则,可选用黑白两色为格调礼服色彩款式以西服、开驳领、中山装等系列灰色为主。

女用以高贵典雅为原则色彩的特征玫瑰红、金色、黑色、棕色、橙色系列款式低领、裙装、西服、旗袍可以增加褶皱缎面效果。

夜礼服——女用以华丽高雅为原则,可选用紫红,白色、粉、蓝等色为格调的丝绒、软缎、锦缎、乔其纱等衣料造型可低领、开胸、坦背、旗袍系列。

3.2  服装穿着的舒适感要求

从服装的款式、尺寸合身性、衣料的拉伸、弹性、平滑度、悬垂和带电性等适合人体运动机能和服装风格的要求,并且要使消费者在皮肤接触服装过程中,衣料的冷感、透气性、保暖性、轻盈感等满足人体保健卫生机能,使人从内心感到服装穿着的舒适性。

3.3  使用方便及形态稳定要求

服装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应具有易去污性,采用家庭洗涤或商业洗涤均易去除污垢,易洗快干,易熨烫或免烫、难开绽、防虫蛀、防霉烂,并且衣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压缩、抗皱等性能,以达到服装穿着使用过程中尺寸稳定和保形持久的效果。

3.4  耐用性和抗理化性的要求

服装在消费者穿着过程中,其各部位缝纫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衣料应耐拉伸、耐撕裂、耐磨损、耐冲击、耐光、耐热、耐药物及处理剂等性能,以达到衣料耐用耐穿。

3.5  安全感及特殊防护要求

从服装款式到衣料的防火、皮肤安全、内脏安全及防水、透水等方面服装材料正在不断开发新品种, 以适应时装流行的需要。

4   服装的使用价值和特点

服装的实用价值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保护身体,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以适应季节与礼仪之需;其次是实现某种特定款式所要求的美感,以达到装饰的目的。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从工业社会转向工艺社会的过渡时期,服装款式以及各种各样的衣料都比过去任何时期发生更加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因此,如上所述,纺织工业为服装工业提供了各种细腻、多样化的精纺毛料、厚实丰满保暖的粗纺毛呢、轻柔飘逸的精美丝绸、粗狂干爽的麻布、舒适纯朴的棉织物、美观耐用的化纤布、如花似锦的仿丝绸缎、华丽丰厚的仿毛皮等服装衣料。

但是如何根据各种衣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创造服装的美感,保证服装的造型,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使用要求,使服装的实用性与装饰性达到完美的配合,这是服装业及服装设计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1)衣着纺织材料向着天然纤维化纤化、化学纤维天然化的方向改进,使用了大量的差别化纤维。天然纤维除保持本身的吸水、透气、舒适等优点外,还使其具有抗皱、弹性等性能。化学纤维以仿真技术为指导, 向着仿毛、仿丝、仿麻、仿裘皮和仿天然皮革等方向发展,不仅使其在外观上能够以假乱真,而且在性能上克服了吸湿性差和易沾污等缺点,从而改善了服装的性能。

(2)采用了新颖纱线和新型组织结构的织物。各种色泽、特殊结构和外观的花式纱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针织物和机织物。在织物结构上除花色品种日益增多外, 多层复合织物、膨体、弹性织物,以及丝包棉、丝包毛等织物大量应用于新型的服装非织造布实现了纤维直接成布的重大突破,广泛地应用于服装的衬里、衬垫和童装衣料,并且带动了“用即弃” 内衣、尿布等产品的发展。

(3)服装材料向高科技化发展,以高科技服装材料提高服装的附加值,新型整理技术和功能性服装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纤维改变组分,物理改形、化学改性以及采用的新材料(如甲壳质、陶瓷纤维、微元生化纤维、莱卡纤维、碳纤维、芳纶)等方法,使化学纤维新品种大大增加, 同时又采用了对织物进行的物理和化学的新型整理方法,从而使服装材料具有防水透湿、隔热保温、吸汗透气、阻燃、防蛀、防霉、保健、抗菌、抗熔融,以及防臭、抗静电、防污等性能,为舒适服装和劳保、卫生等功能性服装提供了大量的材料。随人体语言而变的智能性材料也大有发展。

(4)随着现代环保意识的加强, 以及生物科学、遗传科学的发展,一批没有化学污染的纯天然材料“绿色纤维”和“生态材料”制作的“环保时装”受到欢迎, 并日益被服装界所重视。

(5)服装辅料的品种、花色和档次日益增多。现代服装越来越重视服装辅料和服装面料, 以提高服装的整体效果和档次。

5   面料因素与服装设计

服装材料正在不断开发新品种,以适应时装流行的需要。一般来说,设计使用的面料,用不同种类、不同质感、不同纹理的组合为好。一个系列中面料的种类不宜超过45种,在具体搭配时有以下方式可供参考:

(1)如系列中只使用了一种色彩,这是可以展示设计者对面料搭配技巧把握的最好时机,使用的好往往产生平淡中见神奇的效果。这时的面料选用主要是在纹理和质地上做文章,可以是从细致到粗糙的变化,也可以是从薄到厚的递进,或者可以是从有光泽的到无光泽的渐变等等,总之手法多样,可以充分发挥面料的特色和语言。

(2)同种风格的搭配。这里说的同种风格是一种面料的不同结构织法,也可以是同质地和质感的面料进行搭配,如桑蚕丝、柞蚕丝、双皱、重磅真丝、水洗丝、乔其纱等在一起组合运用,整体虽柔软悬垂但动感却千变万化,这样的搭配易形成统一感,但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平淡呆板的印象。

(3)比较好的运用方式是不同质感的面料进行搭配。一般来说,整体有柔软飘逸风格的组合,在重点部位就可以使用硬质面料,如皮革面料,反之亦然。

(4)面料的再创造。这是近些年来我国设计师在国产面料不够丰富的情况下进行有意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面料的再创造可以是对面料的不同打褶,作各种凹凸的有规则或无规则的纹理,对经纬线的抽纱处理造成随意镂空,或把羽毛、金属片、皮条、皮块镶嵌、拼贴在面料上,或使用串珠饰、珠片、珠缀、以及传统的织绣工艺重新装饰面料等等,手法很多,是设计师在开发面料创意时非常好的一个空间。

特别是90年代以来,服装材料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每一种新型服装材料(如水洗织物、砂洗织物、桃皮绒、弹力织物、太空棉等)出现时就会掀起新的服装潮流。有了新的材料,才有新的服装,而反过来新潮服装又要求新的材料。服装材料和服装两者之问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服装专业人才必须学习和正确掌握日新月异的服装材料的有关知识。

6  结语

服装是人类衣、食、住、行的首要内容,以提高服装的整体效果和档次。服装亦成为纺织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核心。追求和探索美的服装是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创新服装的整体系列设计随着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成为服装行业服装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服装设计对材料的需求进行探析。特别是90年代以来,服装材料成为人们选购服装的首要因素。每一种新型服装材料(如水洗织物、砂洗织物、桃皮绒、弹力织物、太空棉等)出现时就会掀起新的服装潮流。有了新的材料,才有新的服装,而反过来新潮服装又要求新的材料。服装材料和服装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服装专业人才必须学习和正确掌握日新月异的服装材料的有关知识。

7  参考文献

[1] 王菊生.染色工艺原理(第三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67页。

[2] 陈荣圻.染料化学[M].北京: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58页。

[3] 李勇智,王维丽.服装陈列的空间形态[J].东华大学学报,2007.7(3)246-268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