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招聘yd15204
|
|
我市组织50余家单位跨区域招聘高层次人才吸引近4000名硕士、博士等优秀人才参加 |
|
核心提示 我市将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开到了大连市.吸引了近4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部分优秀本科生参加。昨天上午,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记者采访发现.现场求职的学生多数是山东生源。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到家乡。而这种新颖的招聘方式。更是让学生们十分兴奋。不用东奔西跑就能将简历有针对性地投到招聘方手中。统计显示.入场求职的学生中,已经有2300人达成了就业意向。 |
|
|
|
昨天上午,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吸引了近月来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及部分优秀本科生参加,2300人达成就业意向。记者陈珂摄 |
|
|
|
我市在大连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 |
|
|
结伴来应聘的硕士、博士在查看招聘岗位。 |
山东老乡盼着“回家”
“我是潍坊入,太想回山东工作了,没想到有那么多青岛企业、研究所来大连招聘.我今天的求职特别顺利。”明年即将毕业的大连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小松告诉记者.他的专业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比较擅长机械方面的设计与研发,现场投了两份简历,分别投给了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和黄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方对自己很热情,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也很符合两个单位的需求。说起期望薪酬,李小松表示眼下就业压力很大,虽然即将硕士毕业,但每个月能拿到手3500元就很满足了。 记者在现场发现,来求职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山东老乡,通过当地人社部门和学校的宣传得知此次洽谈会后,对来青岛工作十分踊跃,“就想离家近点,我学的是材料物理与化学,希望在青岛找到合适的工作,发展空间能大一些。”即将毕业的大连大学研究生苏杰也是潍坊人.虽然家人说在哪里工作都无所谓,但他内心还是很希望在潍坊或周边城市工作,“离家太远总觉得不太好.既然有机会回去,就应该抓住。”苏杰说,和他有同样想法的山东老乡并不少,很多人是结伴来投简历的。 |
|
“双硕士”想来青岛当翻译
在洽谈会火热的现场中,有一小部分招聘摊位前显得较为冷清,偶尔有几个学生咨询后便很快离开,简历也不留下。“我们招人的要求太高了,一般的硕士或博士也很难符合条件。”董家口经济区管委会招聘现场负责人宋茂强告诉记者,这次来大连他只带来两个岗位,一个是循环经济专业,要求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两年以上工作经历,另一个岗位是法语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熟练的法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法语国家工作过的优先考虑。这样的要求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一上午的功夫也没收到几份简历,但凡是把简历留下的,都是“职场达人”。 应聘法语岗位的丁文蓉条件非常出色,在法国学习、工作10年的她是“双硕士”——经济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而法语水平已达到了“同声传译”,不仅在多次大型活动中担当过法语翻译,还曾参与过分公司的创办与管理,“虽然现在还不能说聘用,但从条件上来讲,这个应聘者真的很优秀。”宋茂强说。而说起来青岛工作,已经结婚生女的丁文蓉十分感兴趣,老家大连的她有过留学经历,所以并不在意离开家乡去奋斗,而丈夫和女儿也愿意和她一起来青岛,最重要的是她发现董家口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己没有理由拒绝这么好、又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
|
“一上午收百余份简历” 在大连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洽谈会.火热程度让组织方十分“震惊”,一上午的时间就有近4000人入场求职,其中绝大多数是硕士生 |
|
企业 主动出击 招人才不能“坐等” 走出青岛去其它城市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这对青岛的企事业单位来说还是件新鲜事.但其中的利处却显而易见,这从各单位收到的一厚摞研究生应聘简历就能看出来。“多数都是研究生,还有一部分本科生,都特别优秀.有几个我特别想找他们、关键看下一步的接触了。”三元集团招聘摊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回青岛后将立即结合初试和简历信息,确定招募的新员工,并开始企业文化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早点出手把人才抢下.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感觉,能够获得更多认同感,再加上培训和工资福利,相信应届毕业生们会有正确的选择。”这位负责人说,当他看到有一部分本科生时,考虑到“先下手为强”的原则.顺便将企业的本科生招聘计划也启动了。 相比于只参加洽谈会的单位,青岛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则下了更大的功夫,不仅在洽谈会上招揽硕士、博士,该公司还计划在大连多留几天,到大连理工大学和大连交通学院办两场校园招聘会,“我们的业务是软件开发,所以倾向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的强项。但大连交通学院有对日服务这一专业,是计算机和日语相结合的专业,正巧我们公司有对日的软件开发项目。”青岛百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除了应届毕业生,很多愿意回山东工作的老乡们.也是他们招聘的重点对象,他们有工作经验,所以一份离家很近、工资不菲的工作对他们很有吸引力,“招聘高层次人才绝对不能在家里坐着等,必须要主动出击,否则人才都被抢光了。”这位负责人说。 |
|
高校 信息畅了 学生求职少花钱 ..由政府发起、各用人单位参与的组团式跨区域高层次人才洽谈会,近年来已经开始兴起,企业缺人才。毕业生找工作难,信息不通畅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跨区域招聘形式真的很好,让很多优秀学生找到了好工作。”大连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处纪纯晶处长介绍。该学院明年有3500名学生毕业.其中硕士研究生300余人,这个时候50多家有实力的用人单位来招聘.学校和学生们都很兴奋,不仅降低了学生的求职成本。也促进了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深入交流,“我们也会去青岛考察用工环境,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为这种形式的洽谈会做好基础服务。”纪纯晶说。 |
|
人社局 招揽人才 还将去武汉西安
我市此次组织了50余家单位组成人才引进团队.现场发布了300余条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信息。计划招聘中高级和特需人才1500余名,几乎囊括了驻大连12所高校的重点专业和市内诸多的优势产业。市人社局副巡视员董立勤介绍,大连高校优势突出,在金融、机械、化工、土木、造船、航海航运、轨道交通、软件工程、会计、投资、材料、生物、食品、外语等方面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本次洽谈会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驻大连12所高校签订了高层次人才合作协议.必将为今后在高层次人才的信息共享、创业与交流、实习实训、培养以及人才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开展更好合作。
市人社局副局长刘卫国告诉记者,此次洽谈会的人才引进主要以硕士为主.而且提供的岗位质量很高.包括海尔、青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软控、市立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研究所。“下一步还将继续举办此类洽谈会,初步定下将去武汉、西安等地举办.招揽青岛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刘卫国表示.我市已经启动了“443引才工程”,规划每年引进400名以上博士和正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才,4000名以上的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和高技术人才.30000名本科学历人才。 |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