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的柠檬酸脱胶yd15202
赵雯,陈国强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收稿日期:2011-11-22
作者简介:赵雯(198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结构性能及染整加工原理的研究
原载: 印染助剂2012/7;36-38
【摘要】将柠檬酸用到蚕丝的脱胶处理中,研究了酸的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脱胶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柠檬酸质量浓度15 g/L,温度98℃,浴比1:60,处理日寸间30 min.研究了酸脱胶后蚕丝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丝素的损伤较小,脱胶后丝的表面变得平滑.
【关键词】蚕丝;柠檬酸;脱胶;机械性能;表面形态
【中图分类号】TQ341 .5;TQ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300-0439(2012)07-0036-03
蚕丝由2根单丝构成,每根单丝由芯部的丝素和外被的丝胶构成[1],丝胶对丝素有保护作用,但丝胶的存在会影响丝素的光泽、手感以及印染加工等[2].脱胶是蚕丝印染加工中的一个重要工序,脱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序的染色、整理及服用性能等.目前常用的脱胶方法为精练剂脱胶[3]、碱法脱胶、皂碱法脱胶、酶脱胶、酸脱胶[4]、高温高压水脱胶[5]等.但无论采用哪种脱胶方法,都要尽可能在脱除丝胶的同时减轻对丝素的损伤.用柠檬酸来脱胶对丝素的强力损伤较小,脱胶后蚕丝表面变得光滑,光泽柔和[6].本文对柠檬酸的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浴比做了单因素试验,并研究了脱胶后蚕丝的性能变化,得出了柠檬酸脱胶的工艺条件.
1 试验
1.1 材料
普通生丝,柠檬酸(分析纯,上海试剂总厂),苦味酸,胭脂红,饱和氨水.
1.2 蚕丝脱胶方法
根据试验浴比,量取一定量配制的柠檬酸溶液放到锥形瓶中,加入未脱胶的蚕丝,将锥形瓶放到低噪振荡式染样机中,于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蚕丝水洗.
1.3 蚕丝脱胶效果检测
1.3.1 脱胶率
未处理的生丝放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90℃烘2 h,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平衡1 h,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记为m0,根据脱胶工艺条件对生丝进行脱胶处理,脱胶后的丝先用60~70℃的热水洗涤3遍,再用冷水洗涤3遍,等自然风干后放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90℃烘2 h,然后放到干燥器中平衡1 h后称量,质量记为m1.脱胶率=(1-m1/m0)×100%.
1.3.2 苦味酸胭脂红检测
利用苦味酸胭脂红检测脱胶是否完全,若脱胶完全则蚕丝呈现亮黄色,若脱胶未完全则呈红色.苦味酸胭脂红的配制及丝样的检测按照《生丝试验方法》(GB/T 1798-2008)附录C中的《生丝丝胶含量的检验方法》进行.
1.3.3 机械性能
用Instron 5565型万能强力拉伸仪测定生丝及脱胶丝的断裂强力,每个样品重复测定20次,取平均值.
1.3.4 形态结构
取脱胶前后的蚕丝,喷金处理后,采用日本日立公司S-57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10 000倍,观察纤维的表面形态.
1.3.5 红外光谱
取脱胶前后的蚕丝,剪碎制成粉末,KBr压片制样,用美国Nicolet 5700型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得脱胶丝素纤维的红外吸收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胶工艺条件
2.1.1 柠檬酸质量浓度
从图1可知,在酸质量浓度较低时,随着酸质量浓度的增加,脱胶率随之增~JIJ;15 g/L时脱胶率最大;超过15 g/L 后,脱胶率反而会随着酸质量浓度的增加稍有下降.原因是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三羧基类有机酸,当酸质量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的柠檬酸羧基和丝胶中的氨基反应生成多肽类物质,从而使丝胶去除率下降.另外,10-25 g/L时断裂强力受酸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综合考虑,选择酸质量浓度15 g/L,在此质量浓度下既可达到理想的脱胶效果又可使蚕丝的损伤较小.
|
■一断裂强力:◆一脱胶率 98℃,浴比1:60,反应60 min |
图1 柠檬酸质量浓度对脱胶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 |
2.1.2 反应温度
考虑到蚕丝可能会在沸水中沸浮,造成蚕丝表面擦伤,影响蚕丝的光泽,因而选择在100℃以下的温度进行试验,由图2可知,脱胶率随温度的升高几乎成直线上升,但温度升高时丝的断裂强力总体趋势是下降的.综合考虑,选择98℃来脱胶.
|
■一断裂强力;◆一脱胶率 柠檬酸15 g/L,反应60 min,浴比1:60 |
图2 温度对脱胶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 |
2.1.3 反应时间
由图3可知,时间对脱胶率的影响不大,在30~80min内曲线几乎是水平的,脱胶率增加不明显,90 min时的脱胶率与30 min时的脱胶率相比,增加不到1%;而30 min时丝的断裂强力最大,柠檬酸对蚕丝的强力损伤相对较低,随反应时间延长,断裂强力下降较大.考虑到时间成本,选择脱胶 间为30 min.
|
■一断裂强力; ◆一脱胶率 柠檬酸15g/L,98℃,浴比1:60 |
图3 反应时间对脱胶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 |
2.1.4 浴比
浴比对脱胶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见图4.
|
■一脱胶率;◆一断裂强力 柠檬酸15 g/L,98℃,反应30 min |
图4 浴比对脱胶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 |
由图4可知,脱胶率随浴比的变化不大,在浴比从1:40增加到1:80的过程中,脱胶率的变化幅度仅在1%左右.原因是当脱胶液能浸没蚕丝时,生丝能和脱胶液充分接触,几乎已经能将大部分丝胶去除.浴比为1:60、1:70、1:80时3者的脱胶率相当,说明在浴比为1:60时几乎可以将丝胶除尽.另外,断裂强力随浴
比的变化也不明显,变化幅度仅为0.2 cN/dtex左右.综合考虑,选择浴比为1:60.
2.2 形态结构
由图5可见,脱胶前,由于丝胶的存在丝表面比较粗糙,粘附了一些小颗粒,在柠檬酸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胶后丝纤维表面较光滑.
|
图5 扫描电镜图 |
2.3 红外光谱
从图6中曲线1可以看到未脱胶蚕丝的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吸收峰值:1 661 cm-1 (酰胺I)、625 cm-1(酰胺V)为α -螺旋结构,1 520 cm-1(酰胺Ⅱ)为β-折叠结构 ,其中1 661 cm-1峰是丝胶的特征峰值,经柠檬酸处理后,1 661 cm-1峰向低峰方向移动,偏移到1 620 cm-1;从曲线2可以看到脱胶后丝的特征吸收峰:1 620 cm-1(酰胺I)、1 515 cm-1。(酰胺Ⅱ)为β-折叠结构,说明脱胶后 α-螺旋结构有向β-折叠结构转变的趋势,但主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柠檬酸处理不会影响蚕丝的优良性能.
|
1一生丝;2一脱胶丝 |
图6 脱胶丝与生丝的红外光谱图 |
3 结论
(1)柠檬酸脱胶最佳工艺:柠檬酸15 g/L,98℃,30min,浴比1:60.
(2)在最佳条件下处理的蚕丝,强力损失最小,处理后蚕丝表面变得光滑,主体结构不受影响。能够保持原有的优良性能.
参考文献:
[1]张月华,徐安荣.蚕丝纤维超微结构的研究[J]国外丝绸,2003(6);1-2.
[2]高香芬,左保齐.不同脱胶方法对蚕丝机械性能的影响[J]丝绸,2008(12);30-33.
[3]黄燕萍.真丝绸的高效精练工艺试验[J]丝绸,2002(10);32-35.
[4]杨百春,杨如馨.真丝绸精练及其技术进展[J]丝绸,1990(7);55-57.
[5]王英健.几种脱胶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3);14 623-14 624.
[6] KHAN M M R,TSUKADA M,GOTOH Y,et a1.Physical properties and dyeability of silk fibers degummed with citric acid[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8 439-8 445.
[7] 周文,陈新,邵正中.红外和拉曼光谱用于对蚕丝构象的研究[J]化学进展,2006,18(11);l 514-l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