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艺研究yd15130
蒋培燕,徐成书,邢建伟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收稿日期:2011-04-25
通讯作者:徐成书(1979-),男,浙江省温州市人,西安工程大学讲师,东华大学在读博士.E-mail,xcs7910(~163.com
原载: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2/3;114-116
【摘要】采用自行研究的抗起毛起球剂整理剂XQ 用于羊绒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艺条件为:XQ用量4%(owf),浴比20:1,整理液pH值6-7,50℃对羊绒织物整理30min.结果表明,与未整理织物相比,整理后的羊绒织物,柔软性提高2级,抗起毛起球性提高2级左右且耐洗性好。
【关键词】抗起毛起球;柔软性;羊绒织物
【中图分类号】TS 1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341(2O12)O1-O114-O3
羊绒纤维以其柔、轻、软、滑、糯等特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但在实际穿着和洗涤过程中,不断受到外界摩擦.当摩擦力大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或强力时,纤维末端会被拉出形成绒毛或圈环,使织物表面产生茸毛,即为“起毛”;当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服用过程中外力作用下绒毛会因相互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即为“起球’,[2],羊绒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使织物的穿着性能和外观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对于羊绒织物的抗起毛起球,常采用加法或减法进行整理.减法整理,主要指利用化学方法破坏纤维表面的鳞片层结构,降低纤维的定向摩擦效应,使织物表面绒毛成球后容易从织物表面脱落,从而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3].加法整理,主要是指树脂法,树脂能在纤维表面交联成膜,降低纤维问的定向摩擦效应,但是聚氨酯树脂整理容易使织物丧失原有风格,手感变硬[4].本文采用自行研究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XQ应用于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它能在纤维表面成膜,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可显著降低织物表面的摩擦系数,使其不易缠结,且膜的强度高,使羊绒织物具有持久的抗起毛起球性。
1 实 验
1.1 材料与仪器
(1)材料 羊绒针织物(由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试剂 抗起毛起球整理剂XQ(自制),普通氨基硅油柔软剂8086(市购),羊绒抗起球起毛剂KQ(市购).
(3)仪器 分析天平BS210S、震荡恒温水浴锅W-201B、箱式起球仪YG511N和电热鼓风烘箱DHG-9076A等.
1.2 整理工艺
(1)抗起毛起球剂XQ整理工艺XQ用量2 (owf),浴比20:1,整理液pH值为6,40"C对羊绒织物处理30min.
(2)普通氨基硅油柔软剂8086整理工艺8086用量4%(ow1),浴比2O:1,整理液pH值为6~7,4O℃对羊绒织物处理30min.
(3)羊绒抗起毛起球剂G-KQ整理工艺 GKQ用量3 0A(owf),浴比2O:1,整理液pH值为7,5O℃对羊绒织物处理30min.
1.3 测试方法
(1)柔软测试 以5~lO人为一个小组,对整理织物进行触摸,评级.将手感分为5级,将未整理的织物定为1级,经8086整理的织物定为5级,以此作为参照对整理后的羊绒织物进行分级评价.
(2)起毛起球性能测试参照GB/T48O2.3—1997《织物起球试验方法—— 起球箱法》测试.
(3)耐洗性测试 按AATCC技术手册《织物和成衣手洗的标准化程序》对羊绒织物进行洗涤,并按《家庭洗涤测试条件的标准化》表1中条件Ⅲ ,选择洗涤温度为4O℃.根据需要,确定洗涤次数.最后将织物用清水漂洗干净,摊平,晾干.测试其抗起毛起球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 整理工艺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2.1.1 XQ用量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改变抗起毛起球整理剂xQ的用量,采用工艺1.2整理羊绒针织物,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抗起毛起球性,研究抗起毛起球整理剂XQ的用量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XQ用量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XQ用量(ow1)/% |
2.0 |
3.0 |
4.0 |
5.0 |
6.0 |
柔软性/级 |
3~4 |
3~4 |
4 |
4 |
3 |
抗起毛起球性/级 |
2~3 |
3 |
4 |
3~4 |
3~4 |
由表1可知,随着XQ用量的增加,羊绒织物柔软性先提高后下降.其原因在于助剂在纤维表面形成薄膜,助剂量越高,所形成的膜越完整,柔软性越好.当助剂量超过4 时,由于助剂量过多,所形成的膜过厚使织物手感发粘,柔软性下降.随着助剂用量的增加,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先提高后下降,助剂在纤维表面形成的薄膜降低织物的摩擦系数,在相互摩擦过程中,不易发生缠结,使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改善.通过实验,确定抗起毛起球剂XQ用量4 %(owf).
2.1.2 整理液pH值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改变整理液pH值,采用工艺1.2整理羊绒针织物,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抗起毛起球性,研究整理液pH值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整理液pH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整理液pH |
5 |
6 |
7 |
8 |
柔软性/级 |
3 |
3~4 |
4 |
3 |
抗起毛起球性/级 |
4 |
4-5 |
4-5 |
3 |
由表2可知,随着整理液pH值的提高,织物柔软性、抗起毛起球性能均先提高后下降.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时效果较好,说明该助剂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吸附更多的助剂,赋予织物较好的柔软性及抗起毛起球性.通过实验,确定整理液pH值为6~7,即可以不需要其他助剂调节pH值.
2.1.3 温度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改变处理温度,采用工艺1.2整理羊绒针织物,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抗起毛起球性,研究处理温度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处理温度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温度℃ |
40 |
50 |
60 |
70 |
柔软性/级 |
4 |
4 |
3-4 |
3 |
抗起毛起球/级 |
3 |
4-5 |
4 |
4 |
由表3可知,随着温度的提高,织物柔软性下降,是因为温度过高,给纤维造成一定的损伤,手感下降.随着温度的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提高,是因为温度的提高有助于助剂吸附到纤维表面,温度达到5O℃时,达到足够的吸附量赋予织物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性.通过实验,确定温度为5O℃.
2.1.4 时间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改变处理时间,采用工艺1.2整理羊绒针织物,测试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和抗起毛起球性,研究处理时间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处理时间对羊绒织物性能的影响
时间/min |
10 |
30 |
45 |
柔软性/级 |
3 |
4 |
4 |
抗起毛起球/级 |
3 |
4 |
4 |
由表4可知,随着时间的延长,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提高,之后延长时间,性能保持不变,是因为30min已经能够保证助剂在纤维表面的吸附量赋予织物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性.通过实验,确定时间为
30min.通过上述整理工艺研究实验,确定抗起毛起球剂XQ的最佳整理工艺为:XQ用量4 (o ),浴比2O:1,整理液pH值6~7,50"C对羊绒织物整理30min.
2.2 不同助剂整理效果的比较
分别用XQ、8086、G 整理羊绒针织物,按照1.3测试方法对整理后织物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XQ、8086、G-KQ性能比较
整理剂 |
未整理织物 |
XQ |
8086 |
G-KQ |
柔软性/级 |
1 |
4 |
5 |
3-4 |
抗起毛起球/级 |
2-3 |
4-5 |
3-4 |
4 |
由表5可知,经抗起毛起球剂XQ 表5 XQ、8086、G-KQ性能比较整理后,织物的柔软性高于 KQ,但略低予8086,较未整理织物提高3级.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优于8086和G—KQ,较未整理织物提高2级左右.
2.3 抗起毛起球的耐洗性测试
参照1.3.3耐洗性测试方法,将整理后织物洗涤5,1O,2O次,测试洗涤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性
洗涤次数 |
未洗涤 |
洗涤5次 |
洗涤1O次 |
洗涤2O次 |
抗起毛起球性(级) |
4~5 |
4 |
4~5 |
4 |
由表6可知,经过20次洗涤后,织物抗起毛起球性基本保持不变.可见,在羊绒织物上的整理剂不仅有效增强了纤维间的抱合力,从而提高织物起球等级,而且固着在纤维上,耐洗涤性优良,因而其起球性随洗涤次数变化不大.
3 结论
(1)抗起毛起球剂XQ最佳整理工艺为:XQ用量4%(ow1),浴比20:1,整理液pH值6~7,5o'Cx~羊绒织物整理30min.
(2)经羊绒抗起毛起球剂XQ整理后,羊绒织物的柔软性和抗起毛起球性均优于羊绒抗起毛起球剂G-KQ,且柔软性只略微低于普通氨基硅油柔软剂8086,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
参考文献:
[1] 蔡再生,纤维化学与物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206-209.
[2] 张晓艳,李龙.精仿毛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23(4);15-18
[3] 李发洲,陈前维,代飞,等.还原酶联合法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J]针织工业,2010,3(9);24-25
[4] 何丽清,文水平,黄桂珍,等.氧化改性聚乙烯蜡微乳液在羊毛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中的应用[J].染整技术,2010,3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