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在大麻织物精练中的应用yd15125
魏玉娟,单巨川,刘东亮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18
收稿日期:2011-08-12
作者简介:魏玉娟(1966-),女,河北辛集人,教授,主要从事染整新技术方面的研究
原载:印染助剂2012/4;46-48
【摘要】分别采用精练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大麻织物进行精练处理,通过分析酶用量、处理温度、日寸间以及pH对处理后织物毛效和抗弯刚度的影响,得出3种酶较优的处理工艺.对比3种酶单独处理和两两复配处理对大麻织物毛效和抗弯刚度的影响,结果为: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配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毛效为16.8 cm,抗弯刚度为213 mg-Film.
【关键词】 果胶酶;精练酶;纤维素酶;精练;大麻织物
【中图分类号】TQ35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439(2012)04-0046-03
大麻纺织品具有吸湿透气性、抗菌保健功能、抗紫外线辐射功能和消音吸波性,但大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低,果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杂质含量较高[1],这些杂质对织物加工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必须去除。另外,大麻纤维外表平直粗硬,弹性差,断裂伸长低,延伸性小,面料易起毛起皱,纱线以及布面绒毛多而刚硬且受力时不易弯曲,当纤维与皮肤接触时有刺痒感[2],制约了其服用性能的提高.大麻织物传统精练工
艺为碱煮工艺,此工艺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对纤维的损伤大,而且排放的污水碱性大,污染严重.本文优选酸性果胶酶、精练酶和纤维素酶对大麻织物进行煮练前处理.
1 试验
1.1 材料和仪器
织物:10N/2x5N/34X20/63”大麻帆布,16N/2x8 N /53×32/63”大麻牛仔;试剂:纤维素酶BTM-80(青岛盛益酶制剂厂),精练酶、酸性果胶酶(山东枣庄杰诺生物酶制剂厂),碳酸钠,盐酸,氯化钠,蒸馏水,硫酸,双氧水,氢氧
化钠.仪器:YG(B)022D型自动硬挺度试验仪,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YHG-40×45远红外快速恒温干燥箱,FA2004 Max200 g上皿电子天平,自制织物毛效仪.
1.2 酶精练工艺流程
织物预处理→酶精练→酶失活→水洗→烘干.
1.3 测试
毛效:在毛效测试仪上测定,记录在30 min内水在织物上上升的高度(cm)[3]
硬挺度:将布样裁剪成20 cm×2.5 cm的布条,用自动硬挺度试验仪按照ZB W04003-87《纺织硬挺度试验方法斜面悬臂法》进行测定,压板推进速度为5mm/s,仪器测试角度为41.5°,读出织物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mg·mm)即硬挺度]。
2 结果及分析
2.1 影响大麻织物处理效果的因素
2.1.1 酶用量
精练酶的主要成分是碱性果胶酶,另外复配了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等,和酸性果胶酶处理大麻织物类似,主要去除纤维上的果胶,同时还可以去除与果胶连接的木质素等杂质,纤维素酶可以通过水解纤维表层的纤维素,破坏其表层结构,释放出纤维表面的其他非纤维素成分[4]。
酶用量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在于低用量下,增加酶用量会使反应速度增加 ,用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再增加酶用量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大.由图1可以看出,在浴比一定的条件下,增加酶的用量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加快酶和大麻表层非晶区杂质的反应速度,提高杂质的去除量,从而增加织物的毛效,降低织物的抗弯刚度,使大麻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提高.当酶用量增加到一定值后,再增加酶用量对大麻织物的毛效和抗弯刚度的影响变小.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环保目的。3种酶的较佳用量分别是精练酶2%,酸性果胶酶4%,纤维素酶3%。
|
图1 不同酶用量对大麻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2.1.2 处理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处理大麻织物的效果.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量增加,酶的活性增强,酶和纤维上杂质的反应速度加快,有利于杂质的去除,但是,当温度升到一定值时,继续升高温度,酶的活性开始降低,直到完全失活.所以,温度应该控制在酶能够保持较高活力的范围内.由图2可以看出,3种酶处理大麻织物时,织物的毛效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抗弯刚度均先降低后增加.因此,3种酶处理大麻织物的温度分别取精练酶50℃,酸性果胶酶50℃,纤维素酶60℃。
|
图2 不同酶处理温度对大麻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2.1.3 处理时间
在酶处理的开始阶段,活化分子数量较多,反应速率较快,随着时间延长,反应速率开始降低.由图3可以看出,在开始阶段,酶分解果胶、木质素等杂质的速率较高,织物的毛效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提高,当时
间延长到一定值后,毛效趋于平衡;由于酶处理减少了纤维素纤维表面的毛羽,使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变得光滑,同时,疏松的纤维可以在酶和机械力的共同作用下断开,使织物结构变得松弛。因此,织物的抗弯刚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当延长到一定值后,趋于平衡.酶处理时间过长,会严重损伤织物强力,影响其服用性能,也不利于节约成本.综合考虑,3种酶处理大麻织物的时间分别为精练酶60 min,酸性果胶酶50 min,纤维素酶50 min。
|
图3 不同酶处理时间对大麻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2.1.4 处理液pH
pH是影响酶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适当的pH范围内,酶才能够具有较高的活性,pH过低或过高,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NIlLpH的选择尤其重要.图4表明,随着pH增加,大麻织物的抗弯刚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毛效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因为当pH到一定值时,酶的活性最强,和纤维素上的果胶、木质素等杂质的作用能力最强,去除效果也最好-3种酶处理大麻织物的pH分别为精练酶6,酸性果胶酶5~6,纤维素酶5。
|
图4 不同酶处理pH对大麻织物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 生物酶复配处理大麻织物
由表1可知,在两两复配的酶中,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配处理的效果最好,精练酶与果胶酶复配处理的大麻织物效果较差.可能是精练酶与果胶酶处理的杂质相同或相似,二者复配的效果不明显,而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大麻织物的杂质可能相互补充,精练的效果较好.经酶处理后大麻织物的硬挺度均得到改善,用单一酶处理后织物硬挺度最小的是精练酶,用复合酶处理后织物硬挺度最小的是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配工艺。
表1 生物酶复配处理大麻织物的效果
酶 |
毛效/cm |
伸出长度/mm |
抗弯长度/mm |
抗弯刚度/(mg·mm) |
|
精练酶2% |
果胶酶2% |
16.1 |
67.8 |
33.0 |
359 |
精练酶2% |
纤维素酶2% |
16. |
68.9 |
33.5 |
377 |
果胶酶2% |
纤维素酶2% |
16.8 |
57.0 |
27.7 |
21.3 |
注:5O~60℃,pH 5~6,酶4%,1 h,浴比1:30;原布的毛效11.8 cm,伸出长度79.2 mm抗弯长度38.6 mm,抗弯刚度573 mg·mm.
3 结论
(1)精练酶处理大麻织物的较优工艺:精练酶2%,50℃,60 min,pH 6;酸性果胶酶的较优工艺:酸性果胶酶4%,50℃,50 min,pH 5~6;纤维素酶的较优工艺:纤维素酶3%,60℃,50 min,pH 5.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配效果最佳,处理后大麻织物的毛效为16.8 cm,抗弯刚度为213 mg·mm.
参考文献:
[1] 温桂清,孙小寅,郝凤呜.大麻生物酶—— 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J]北京纺织,2001(6):36-38.
[2]张洪亭.大麻纤维刺痒感觉的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09(5):32-35.
[3] 金咸穰.染整工艺实验[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87:169-170
[4] 范雪荣,纪惠军,王 强,等.生物酶处理对亚麻/棉织物杂质的去除作用[J]纺织学报,2006(9):71-74.
[5]吕如,樊增禄.酶处理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IJ1.印染,2004(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