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岩岛yd15001
|
||||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节日前夕记者来到青岛海防线上:坚固的前哨阵地,一个四面环海、人迹罕至、面积只有0.16平方公里的小岛——长门岩岛,走近驻守在此的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二连的官兵们,探访他们坚守孤岛的故事。 |
||||
|
官兵们进行训练 |
|||
|
||||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二连常年驻守长门岩岛 靠坚强毅力撑起一片天 |
||||
核心提示 他们常年坚守孤岛,一年多才能休一次探亲假,食物主要靠半个月才送―次的给养船。虽然他们有道不尽的寂寞和心酸,但是依然毫无怨言地坚守在海岛岗位上,释放着“扎根海岛、坚忍不拔、凌霜傲雪、热情奔放”的耐冬风骨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是让人敬佩的军人,是可爱的“护花使者",他们是驻守在长门岩岛的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二连的官兵们。 伴随着汽笛的长鸣声,给养船又一次来到了青岛海防线上最坚固的前哨阵地,一个四面环海,人迹罕至,面积只有0.16平方公里的小岛——长门岩岛。"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宫兵们用嘹亮的歌声和整整齐齐的队列打动了上岛的每一个人。沿着陡峭、蜿蜒的山路,我们走进了长门岩岛,也走进了这些可爱的护花使者的心。 |
|
|||
哨兵伫立在营房前 |
||||
5年只休过两次探亲假 驻长门岩岛海防二连四班班长冯利辉是一名憨厚中透露着睿智的老兵。驻岛5年来,他只休过两次探亲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在青岛逗留过。2007年在陕西汉中老家的冯利辉得知自己要来青岛当兵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他喜出望外,因为终于可以见到梦寐以求的大海了。可是到了青岛一下火车,新兵们就被拉到训练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训。“集训结束到长门岩的前一天,部队组织新兵一起到栈桥和五四广场看了看,然后第二天就被送上了岛。”冯利辉对记者说,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天天面对大海,却从没有上岸再看一眼青岛,直到他在岛上转为士官,有了探亲假才又回到了陆地上。 刚上岛时吃不上新鲜菜 冯利辉刚上岛时,官兵们住的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老营房,经常出现房屋漏雨线路老化等问题,吃的蔬菜也只能靠给养船来送,能吃上一顿新鲜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许多官兵还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冯利辉说,刚来的时候岛上只能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每天从晚6时到9时供电三个小时,一天训练下来连空闲的看书时间都没有。 虽然岛上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官兵们依然不畏艰难,保证各项训练项目顺利完成。他们开山挖石头、自建投弹场、战术训练场,开展爬山、蹦台阶、完成装卸任务等体能训练。此外,连队官兵们还按照建设信息岛、活力岛、堡垒岛的要求,改造码头,建起直升机停机坪,新修障碍场,并且探索出了“一种编制两种设备”的训练模式,老装备实战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新装备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住上新营房有了长明电 2008年,官兵们终于盼到了新家改造。冯利辉的战友陈兴军介绍说,他们当时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40吨的搬运任务,在没有机械设备协助的情况下只能用手抬,用肩扛,炎热的天气里再加上水泥一经摩擦就会发热,许多官兵们的肩膀出现了严重的暴皮现象。“其实相比以前的驻岛官兵,我们的条件已经不错了,部队给我们建设全新的营房,我们再苦再累都愿意。”冯利辉说 这次改建最让冯利辉高兴的是图书室经过升级改造焕然一新,由过去的3O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8O多平方米,图书室内有各类图书2345册,光盘668张,内容涵盖了军事、法律等各个方面,还建成了全新的网络中心。最让官兵们兴奋的是,岛上建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将太阳能、风能转化成电能,使岛上实现了24小时供电,学过电子专业的冯利辉被安排负责发电蓄电设备维护,“冯利辉非常负责,除夕夜他怕电路出问题影响到战士的情绪,他守在发电设备旁一夜没睡。”战友陈兴军说。 打肥皂洗澡曾是奢望 在营房改建前,岛上官兵就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现在不仅有了电视,还新建了塑胶篮球场、台球室。”冯利辉说,改建前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而且不能打肥皂,要把洗澡剩下的水用来浇菜,“现在平均一周就可以洗一次可以打肥皂的热水澡,战士们可高兴了。”冯利辉说。 从当兵到现在,冯利辉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探亲假二十多天,去掉五六天的路程时间,能在家呆的时间不到两个星期,“我爸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平时只有妈妈一个人,每次探亲假结束离家的时侯,妈妈都得哭一次”,冯利辉说,平时跟家里联系只能打电话,想家的时候他就会去海边走走,然而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父母对他入伍的支持,这也是他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 |
||||
|
|
|||
冯利辉(右)和战友在长门岩岛最高处站岗, 远处是长门岩南岛 |
冯利辉(左)和战友们在高射炮上训练 记者王建亮摄 |
|||
链接 长门岩岛 青岛市东北方向的海域上有一大一小两个海岛,统称为长门岩岛,其中北岛是主岛,面积只有0.12平方公里,这里曾无淡水、无居民、无航班、无长明电,是个典型的四无小岛,岛上遍布青岛市花——耐冬,是我国耐冬自然分布的最北界,岛上生长著495棵时冬,数量大,树龄长,最长达830多年,最短的也有200多年,官兵们在驻守海岛的同时也成了“护花使者”。 |
|
|||
每次给养送到码头后,官兵们都要肩扛手抬地抬到营房。 |
||||
青岛早报2012/8/1/1-2 记者 王建亮 实习生 陶晓玲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