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旧房拆迁yd14928

image015.jpgimage004.jpg

包括筒子楼、倒危房及棚户区 惠及4.67万户 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征收补偿政策 邀请居民提意见

“住在筒子楼、棚户区里的绝大多敛都是老、弱、病、残.如果拆掉老房还要贴饯买新房。对他们来说根本负担不起。希望拆迁补偿政策能对这样真正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倾斜。”根据现有的政策。拆迁过渡费每月量700元.但现在到外面去租个小套一月租都要一千多块.过渡费太低了,希置能调高。”……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房地产开发管理属获悉。我市将对主城区危旧房进行改造.目前已展开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征收补偿政策的研究制定,为了确保政策能够最大限度体现群众的意愿,自619日开始在各区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据悉,主城区危旧房主要包括筒子楼、倒危房及棚户区三大类.经初步摸底,涉及居民约4.67万户。

image006.jpg

昨日,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房屋征收补偿居民座谈会举行,居民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涉及居民约4.67万户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主城区危旧房进行改造。在前期对危旧房现状摸底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危旧房征收补偿政策。据了解,危旧房改造包括筒子楼、倒危房和棚户区改造三大类型,其中筒子楼指的是缺少独立厨房、卫生间,居住条件非常恶劣的非成套住宅房屋;倒危房是指经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房屋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结构已属危险构件,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已没有历史保护价值,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棚户区是指旧城区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由破旧简易平房构成,混杂大量违法搭建,没有公共排水设施,居民生活环境恶劣的危旧房集中片区。

根据各区初步摸底,主城区范围内目前有923栋筒子楼,涉及居民3.3万户,面积116万平方米,倒危房有1万户,面积34万平方米,棚户区共8O,涉及居民3780,面积16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约4.67万户。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规划,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这些危旧房的拆迁改造任务,彻底提升这部分区域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显著完善配套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改造以就地安置为主

“危旧房改造主要有市、区政府直属国有投资公司直接承担,而不是交给开发企业来运作,这是危旧房改造与目前我市进行的拆迁改造最大的不同。”市城乡建设委房地产开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各区危旧房改造规模和改造难易程度和市区政府直属国有投资公司经营情况,对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危旧房改造项目,由市政府确定统一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并指令市、区政府直属国有投资公司直接承担危旧房改造计划任务。同时,鼓励有雄厚奖金实力,有危旧房改造经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参与危旧房改造任务。

此次主城区危旧房征收政策的制定,将严格按照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青岛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市政府《关于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同时充分考虑主城区旧房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居民的实际困难,为降低居民安置成本,主城区危旧房征收补偿将采取就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和货币补偿为辅的方式。危旧房改造必须立足于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结合区域业态布局,合理控制商住比例,最大限度地优化原有各项基础设施配置标准,重点解决公建设施配套问题,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和社会服务水平。

有历史保留价值的置换产权

对零星分布的危旧房,在不能实施单独就地拆迁改造安置,且周边紧邻旧城区片或工业企业用地近期无改造规划的,由市国土资源房管局会同区政府按照市域统筹的原则选择确定集中安置地块,用于集中建设异地安置房,腾空地块由区政府按规划用途用于社区卫生、换热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或公共绿地,也可按规划用于其他危旧房改造项目或市重大城建项目等的异地安置用房。对零星分布但可以单独就地拆迁改造安置的,或能够与周边紧邻旧城区片或工业区片同步改造的危旧房,按照就近集中的原则,实施同步拆迁改造安置。对成片分布的危旧房,按照成街坊统一规划的要求实行就地拆迁改造安置,不足部分异地集中安置。

对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危旧房,按照“宜居则居、宜业则业”的原则,由区政府采取房屋征收、产权置换等方式,对危旧房居民实行货币补偿或异地安置,有历史保留价值危旧房在居民搬迁腾空后的处置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另外,在户型上面,将严控安置房户型标准。用于危旧房改造的安置房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住房建设标准,以中小户型为主,安置户型面积以现行房屋征收补偿政策计算后上靠至最接近的设计户型面积,不得跨档安置,安置住房的最大户型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

召开座谈会听居民意见

“这些是目前拟定的初步想法,为了确保政策能够最大限度体现群众的呼声、保障群众的利益,我们自本月19日起开始分别到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召开危旧房居民座谈会,就房屋征收补偿问题征求意见,这在我市拆迁征收历史上是第一次。”市城乡建设委房地产开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昨日在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召开座谈会,危旧房聚集的东莞路社区、大港社区、即墨路社区、胶州路社区、内蒙古路社区等均派代表前来参会。从征求意见情况来看,居民反响强烈,普遍对市委市政府危旧房改造决策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大好事,并表示将在实际征收工作中,配合政府和有关单位开展工作。居民代表也对房屋征收与补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相关部门表示,将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胶州路社区居委会刘主任说:“经摸底调查,我们社区范围内不成套的老房子有2870多户,平均住房面积在15-20平方米左右,300多户是低保户家庭。前几次小规模的拆迁中,因为拿不出钱买安置的新房,一些低保户家庭只能选择货币补偿,然后出去租房住,希望这次对危旧房改造的征收补偿政策能充分考虑低保户家庭的困难。”东莞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彬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希望安置房进行梯度设计,有经济实力的可以选择好点、大点的房子,收入较低的可以异地安置到其他地段,或选择户型较小的。“不管征收补偿政策如何,谁也不想拆掉老房后没有房子住。”另外内蒙古社区侯主任还提出了一个老房子存在的问题:“根据拆迁政策,一户一证,但根据我们摸底,部分老房子内一户有两家人住,各有一个房产证,这些都是当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希望能合理处理。”

image010.jpg

市北区一处危旧房房改造重点区域——东安路棚户区

危旧房探访:

残疾贫困家庭 盼政策多倾斜

听到危旧房即将陆续改造的消息后,家住市北区华阳路4214户的卢亮既高兴又发愁。今年60岁的卢亮自幼患有腿部残疾,目前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士,爱人多年前因为得乳腺癌而一直卧病在床,儿子正读初中,一家人生活非常拮据,靠低保和残疾补助度日。“一家三口每月低保1200多块钱,只够勉强生活,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个10O元我都要计划着花,能不能够一家吃3天。”卢亮说。记者看到,卢师傅一家三口住的老房子是一个两层的老楼院,建于解放前,不大的院子内住了53户人家,拥挤得很,老墙都酥了,一拍打就掉皮,院内堆满了杂物。卢师傅家只有两间屋,20多平方米,卫生间和厨房都是后来自己搭建的,要不然就要到公厕上。“因为地势低洼,每到下雨天屋子都感觉快被淹了,水能没过小腿,这房子没法住,真希望住上新房子。”卢师傅说,但是手头没有任何积蓄的他又为筹不到钱而发愁,“我还没算过像我家这样情况能补到多大的房子,但多少肯定得贴点钱才能住上新房,少说要好几万,还有入住后的物业管理费、卫生费什么的,这些都是开支,我拿什么去付啊?”卢师傅希望征收补偿政策能再优惠一些,给他们更大的支持,否则他只好选择继续住在老房子里。

市北最后一片 棚户区盼改造

而在市北区最后一片棚户区东安路1-7号片区十分破旧,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低矮的平房、各种木板等简易材料搭建的棚户房互相挤靠连接在一块,区内污水顺着道路随处流淌,每排房屋前后之间,只有宽半米左右的小路通行,平房边上是个大公厕,还有一个个垃圾堆,空气中弥漫着垃圾发酵后的刺鼻异味。该棚户区西侧为繁华的南京路,周围各种高楼大厦林立,棚户区被包围其中,棚户区的落后与周边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景观形成了鲜明对比。记者走访区内数十户居民发现,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为老年人,其他住户有临时来青岛务工的外地民工,及一些在农贸市场经营的小商小贩。自1975年就在此居住的张新华老人早就盼着拆迁了,但盼白了头发改造才刚刚有点眉目。“我们当然希望拆迁改造,希望政策能有更多倾斜,否则大家买安置房都够呛。”老人说。

image012.jpg

image013.jpg

image014.jpg

◆东安路棚户区的居民家中基本上都是这么大。

◆东安路棚户区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

◆东安路棚户区里道路狭窄,居民衣服都晾在路边。

青岛早报2012/6/22/2-3  记者 孙静芳 王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