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眼角膜yd14812

image005.jpg

鳕鱼皮制作眼角膜技术取得突破 有望今年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青岛或将成世界角膜生产中心

我国有400多万眼角膜盲人,而且每年新增15万多人,重见光明对他们来说一直是最大的梦想。但由于眼角膜捐献数量太少,每年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只有10000人。昨天,记者从崂山区得知,由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研发的以鳕鱼皮为主要原料的人工眼角膜技术取得突破,有望今年年底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image006.jpg

图为技术人员给毕克犬做眼角膜移植手术

■背景

鳕鱼皮制五种产品

昨天,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全介绍说,治疗角膜病盲的唯一途径就是角膜移植手术,由于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手术不需要配型,成功率很高。

2001年开始,他们公司就与中国海洋大学角膜组织工程实验室樊廷俊教授团队,联合研究全层人角膜的替代品。“我们原先实验基质单体组织时,曾用过脱细胞猪基质来当载体支架,去年,我们又用鳕鱼皮来当载体支架,最终研发成功了人工全层眼角膜。”

经过长达11年的科技攻关,他们已经成功培育出五种角膜单体,在新西兰兔、家猫和猕猴的角膜里进行了移植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实验

三种动物实验很成功

去年817,世界首例角膜组织工程人工全层眼角膜动物移植手术在青岛顺利进行,实验对象是新西兰大白兔,经过三个月的观察,进一步肯定了实验的成功。此外,家猫、猕猴也成了实验对象。

今年,青岛中皓生物工程公司又进行了狗眼角膜移植手术,6只毕克犬成为手术的对象。这次移植的是上皮和基质的复合角膜,“虽然手术经过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但是对技术的要求特别高。”王宝全说,角膜由内到外主要分为内皮细胞层、基质层和上皮细胞层三个部分,其中基质厚500微米,占整个角膜90%的厚度,机械伤害先要伤害上皮,上皮太薄,往往连基质也会伤害到。“狗眼角膜移植手术做完后,我们还要观察两个月,如果毕克犬的眼睛保持透明就说明成功了。”

■进展

再过两关就能上市

王宝全告诉记者,他们对狗进行人工眼角膜的移植手术已顺利通过省科技厅审批,成为全省第二家、青岛市第一家具备猴子移植手术资格的机构。

今年6月份,青岛中皓生物工程公司还将对猴子、兔子进行全层角膜移植手术,等待两到三个月的观察期后,今年年底移植成功后,他们将向国家申请临床实验。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作为医疗器械,人工眼角膜在进入到临床实验阶段后,只要完成3O0例成功的实验,就可以获得生产许可。

记者了解到,青岛中皓生物工程公司已经完成了上百例动物眼角膜移植手术。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科研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移植中心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成后的年产量将达到5060万片,产业链年产值达8O亿元,青岛将有望成为世界角膜生产中心和移植中心。

■说法

人工角膜好于人角膜

“人工角膜的质量要优于捐献者捐献的角膜。”工宝全介绍,人工角膜与人角膜结构和功能一致,通俗说都是由细胞构成,而捐献者捐献的角膜一般是成熟的角膜,细胞的分裂再生能力要差,而以深海鱼皮胶原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人工眼角膜就像是婴儿的角膜,细胞分解快,透明快,角质层更软一些,移植到人眼睛中还能继续生长。

■延伸

患者苦等眼角膜

昨天下午,青岛眼科医院眼库主任臧新杰告诉记者,他们医院每年要做1000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其中青岛籍病号占到了四分之一。“因为现在捐献眼角膜的太少,这些病号需要提前预约,至少要等一年半才能动手术。”

臧新杰说,全国单眼和双眼角膜盲人有400多万,其中8O%可以通过角膜移植脱盲,目前移植的眼角膜只有依靠捐献眼角膜,全国一年移植角膜手术只有1万例,手术费用近两万元。

青岛早报2012/5/23/11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孙景军 任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