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大选yd14612
|
||||
俄总统选举正式投票于4日举行。参加竞选的5名总统侯选人分别为代表统一俄罗斯党的普京、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公正俄罗斯党领导人米罗诺夫、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以及富商普罗霍罗夫。 |
||||
最新民调显示: 普京支持率遥遥领先 |
|
|||
普京 (统一俄罗斯党): 55% 注:左下是现任总统 ——梅德韦杰夫 |
||||
|
|
|
|
|
久加诺夫 (俄罗斯共产党): 9% |
日里诺夫斯基 (自由民主党):8% |
普罗霍罗夫 (无党籍):
6% |
米罗诺夫 (公正俄罗斯党): 5% |
|
久加诺夫:经验丰富 久加诺夫是俄罗斯国家杜马共产党党团领导人。支持率为31%,仅次于普京。他最大优势是竞选经验丰富。第二个优势是俄共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具有固定的选民,能够争取相当部分左派人士的支持。 米罗诺夫:再搏普京 米罗诺夫2006年10月起任公正俄罗斯党主席。这是他第二次以普京竞争对手身份参加总统选举。米罗诺夫先前强调,公正俄罗斯党总统竞选纲领包括减少贫困、打击腐败,同时与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持续抗争。 日里诺夫斯基:4次参选 65岁的日里诺夫斯基是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创始人,向来以独特政治观点和大胆的民族主义言论著称。他曾于1991年、1996年、2000年和2008年4次参加总统竞选。他曾说:“我连个眼镜套都没有!我是穷人的候选人。” 普罗霍罗夫:俄第三富 普罗霍罗夫现年46岁,名列《福布斯》杂志2011年俄罗斯富豪榜第三位,身家大约180亿美元。他购买了NBA球队新泽西网队,曾经想要买下意大利罗马队。如果只从男性的追求来讲,普罗霍罗夫的人生只差权力一项便得圆满。 责编:王爱星 |
||||
今天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本是俄罗斯一国的内部事务。但在今年包括美国、法国等大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总统选举中,俄罗斯的总统选举更受关注。原因是,已当过8年总统、4年总理的普京极有可能再次问鼎总统,将至少再任6年,甚至12年总统。 最新民调显示,普京的支持率超过55%,遥遥领先其他四位候选人,如无意外,将直接在第一轮投票中当选总统。人民不禁产生疑问:俄罗斯的“新”总统为什么又是“老”总统普京呢?国际问题专家就此作出解读。 |
||||
1、无可比拟的显赫成就 普京2000年从前总统叶利钦手中接手的俄罗斯是一个千疮百孔,安全无保、民生异常困难的国家。在他任总统8年间,奉行反恐怖、反分裂、反寡头、反贫困和反腐败的“五反”政策,取得连政敌都无法否定的骄人成就。 首先是使处于分崩离析的俄罗斯重新成为统一的国家,国人的安全感大为增强,稳定了政局,获得了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时间,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14倍,中产阶级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10%增加到20%以上。军队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在涉及到俄罗斯国家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敢于对美国说“不”。所有这些都获得多数俄罗斯人的肯定,希望精力仍然充沛的普京继续领导俄罗斯,把强国强军富民的“普京计划”延续下去。 2、无可比拟的竞选纲领 获得竞选资格的5人中,除了普京外,还有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自民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公正俄罗斯党主席米罗诺夫、亿万富翁普罗霍罗夫。每人都发表了竞选纲领,但其他4人的竞选纲领内容和格调都与普京的竞选纲领相去甚远。他们除国家的发展目标等相对空泛的内容外,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措施等往往带有更多从某个选民群体的利益出发的痕迹。而普京的竞选纲领从全体国民的利益出发。 除1月12日发表竞选纲领外,近两个月来普京在7家报纸上就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军事、外交政策等发表了7篇纲领性文章,较详细地指出了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张和方针,希望选民也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阐述的明确观点使选民了解了普京再任总统后将干些什么,部分消除了人们对他再任总统后将强化“专制`“独裁”、“不民主”的顾虑。普京关于继续进行渐进的、而不是激进的政治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方针,也邮分解除了一些选民对政局不稳定的担心。 3、无可,比拟的政治资源 普京与其他4位候选人相比,政治资源雄厚,发动选民的潜力巨大。在莫斯科举行的两次挺普京的聚会都超过万人,除了相关部门组织外,许多人都是自发地前往参加,甚至一家老小不顾严寒从郊区赶到市中心集会,有些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免费接受集会参加者。而其他4位候选人组织的竞选集会只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有时不足1个钟头就散去,与挺普京的集会热闹场面形成巨大差异。在外地的竞选活动表现得更加突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大中城市都举行了挺普京的集会,尤其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普京的支持率更高。 4、妥当应对反对浪潮 2011年12月4日国家杜马选举后,俄罗斯国内外反普京的势力趁统俄党获票率大大低于上届的机会,掀起了“争取诚实选举”的运动,要求取消杜马选举结果,呼吁不投票给普京,并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频繁举行相关活动。面对这一从未有过的局面,普京镇定白若,冷静应对。他一方面坚决顶住不承认杜马选举结果的压力,坚持不能重选的立场;另一方面,他下令彻查投票舞弊案,发现的就纠正,而对反对派作弊投诉的也同样公布于众,从而把反对派不正当的行为摆到了选民面前。与此同时,普京认为,选民要求“诚实选举”是合理的、正当的,对他们的集会表示理解,允许他们集会,并且给予协助,派军警维持秩序,结果是多次集会都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任何不测事件。 其实,最需要“诚实选举”的是普京本人,因为他自信能胜出,如果选举诚信有疑问,将有损他获胜后的信任度。所以,他下令在所有投票站都安装监督投票的视频装置。 5、美国等国意外“助选” 美国及其一些盟国领导人把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当作噩梦,他们甚至出面干预,支持俄罗斯国内反普京的势力,要求俄取消国家杜马选举结果,说它“既不民主也不自由”。普京及时揭露了他们这样公开反普京的行为,许多俄罗斯选民从中看清了西方的目的,从而坚定了支持普京的立场。这表明,西方反普京的行为反而帮了普京的忙。 结果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投票支持其他党派的一些选民也有些支持普京。俄罗斯有分析人士对此是这样解读的,那些选民认为,即使投票给本党领导人,他们也不可能当选,要是支持普京(的票不是50%以上的话,这不仅是普京的颜面受损,也表明选民缺乏缺乏慧眼.因此,他们已把自己和普京联系在-起了。 |
||||
青岛早报2012/3/4/24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媒体 |
||||
|
||||||
现年60岁的普京曾在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他精通德语,喜爱运动,被称为俄罗斯女性眼中世界最有魅力的男士。1999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辞去总统职务,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3月26日和2004年3月14日,普京两次赢得总统选举。在他执政的8年里,普京使一个经济衰弱、民生困顿的俄罗斯重新振作起来,在国际舞台上逐步恢复强国地位。由于政绩卓著,普京多年来深受民众拥戴。 |
||||||
|
曾在克格勃做过15年特工, 危难之际接任总统重振俄罗斯 |
|
||||
|
普京是 柔道高手 |
|
2009年8月4日,普京在东西伯利亚南部度假。 |
|||
|
|
|||||
2011年,普京和妻子在家接受人口普查。 |
在2008年,普京身穿迷彩服,持枪狩猎 |
|||||
■传奇 大学毕业后加入克格勃 1975年,普京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拥有经济学副博士学位,随后他加入了克格勃,并在列宁格勒区工作。这段时间他熟悉了其后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他在大学时期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且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退党。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训练,两年后他进入了列宁格勒情报机关机要部门。他在此部门工作到1983年,随后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学校学习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将普京派遣到东德,普京在当地得到一个次要工作。不过资料显示,所谓的次要工作其实是间谍任务,普京于东德收集当时西德的经济谍报。两德统一后,普京被召回列宁格勒,此后,普京又在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得到一个职位。1991年8月20日,他在克格勃策划推翻苏联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期间辞去他在情报机构的职位。 1998年7月,俄前总统叶利钦任命普京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前身克格勃)主席。当基里延科总理在克格勃总部为普京上任举行简短仪式时,普京满怀激情地说:“我回到了娘家。”8年前他离开克格勃开始从政,现在政治又把他送回到克格勃总部。 克格勃这个世界闻名的情报机构虽然20年前随着苏联解体而消失,但在如今的俄罗斯社会、当年的克格勃特工中不少人成了国家新贵,有媒体日前列出了俄罗斯十大最成功的前克格勃特工名单,普京理所当然居第一位。 |
||||||
■成绩 执政8年撑起大国地位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3月26日和2004年3月14日,普京两次赢得总统选举。 在执政的8年里,普京遵循恢复俄罗斯大国形象的初衷,对内采取相应举措,加强联邦政权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逐步恢复强国地位。通过不懈的努力,普京使一个人心涣散、经济衰弱、民生困顿的俄罗斯重新振作起来,成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国家。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从普京执政之初的150亿美元增加到如今的5000多亿美元。由于政绩卓著,普京多年来深受民众拥戴,支持率一直在70%以上。 |
||||||
■魅力 驾战机潜深海很“会玩” 论长相,他不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的美男子;论年龄,他已经年届六旬;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高也就才1米70左右的他,在去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以绝对优势当选为俄罗斯女性眼中世界最有魅力的男士。他就是普京。 普京之所以备受女士青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爱玩会玩。摔跤、格斗、骑射那是不在话下;驾摩托风驰电掣,潜入海底考古寻宝、驾驶战机翱翔蓝天也屡展风采;时不时还来个“赤裸上阵”大秀肌肉,普京真所谓“无所不玩,无所不能”的大玩家。于是,无论何时出现在公众面前,他总是显得容光焕发,精力充沛,阳刚之气十足,这样的领导想没有魅力都难了。 普京爱玩缘于喜欢体育锻炼,据了解,普京从小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1岁进俱乐部学习摔跤,后又对柔道产生浓厚兴趣。上世纪70年代中期,普京还曾在苏联柔道界崭露头角,高中毕业后,在职业运动员与考大学中,普京选择了后者,最终进入政界。 从政后的普京并没有放下自己的老本行,而且兴趣也不再仅局限于柔道,迷上了各项户外运动。密林深处:潺潺溪边都会出现他的身影,要么举杆垂钓,要么举枪打猎,他赤裸上身骑马的照片还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中,女性们更喜欢普京“动作男”的形象。 |
||||||
■家庭 希望媒体别打扰妻女 普京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请媒体不要打扰他的妻子和女儿,希望给她们平静安稳的生活。 西方各大报刊媒体编辑问普京,其夫人是否做好准备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回归社会生活”。普京回答称:“她不喜欢做公众人物,而且现代传媒残酷无情,不是所有人都准备好应对这一切的。”
他继续说:“你们都看到了,我的家人既不从政,也不从商。我恳请你们不要打扰她们.给她们平静安稳的生活。”
普京只说两个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已经开始写学术论文,他说:“她们都很好。”
据报道,1983年,普京与妻子柳德米拉结婚。柳德米拉1958年生于加里宁格勒,曾任空姐。普京夫妇的大女儿玛丽亚生于1985年,小女儿叶卡捷琳娜生于1986年。据报道,普京的两个女儿均在莫斯科德文大学学习。 |
||||||
普京简历
普京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现俄罗斯圣彼得堡)。
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曾在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
1985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起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
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7月任俄联邦安全总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他当选总统,2004年3月14日再次赢得总统选举。
2008年4月15日在统一俄罗斯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郑重宣布担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8日。普京出任政府总理。
2011年9月24日。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提议普京参加明年3月的总统选举。
2011年11月27日,普京正式成为俄罗斯总统候选人。(责编:王爱星) |
||||||
青岛早报2012/3/4/23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媒体 |
||||||
|
3月5日 普京支持者在庆祝活动中 新华社发 |
|
|
|
|
普京表示非常高兴同胡锦涛通话 两国领导人就中俄双边关系等深入交换意见 |
|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同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就中俄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再次祝贺普京当选俄罗斯新一届总统。普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胡锦涛表示,近年来,俄罗斯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恢复增长,社会保持稳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相信在普京新的任期内,俄罗斯一定能够加快实施强国富民发展战略,推动国家振兴和发展事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支持俄罗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俄罗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 胡锦涛表示,近年来,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中俄关系快速发展,硕果累累,双方建立了完备的会晤磋商机制,保持着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制定并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法律文件,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牢固法律基础;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一批战略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中俄国家年、语言年等大型人文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双方在国际舞台和地区事务中也保持着良好协调和配合,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促进共同进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胡锦涛重申,中方始终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主要优先方向之一。我们愿同俄方共同努力,加强务实合作和战略协作,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普京表示,非常高兴同胡锦涛通话。俄罗斯非常关注中国发展,在胡锦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是俄罗斯的好邻居、好邻邦、好朋友,两国关系建立在两国根本利益的牢固基础上,发展水平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俄罗斯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意同中方一道,加强经贸、科技、能源、航天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和民间交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俄中两国合作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
|
青岛早报2012/3/7/23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