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织物前处理工艺研究yd14507

张子涛1 张燕2 王炳2  朱平2    1、中国纺织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上海,200051  2、青岛大学化工累,青岛266071

收稿日期:2000-01-21

  原载:中国纺织大学学报,2000/12102-104

 

摘要针对目前大麻织物存在的染整加工问题,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详细研究了大麻织物前处理工艺,包括煮练、漂白、丝光等过程。得出了适合于大麻织物的最佳前处理工艺条件。

关键词大麻织物,前处理,煮练,漂白,丝光

中图法分类号TS 190. 642

 

大麻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纤维原料之一,以前仅仅是应用于制绳、织麻袋、造鱼网等。大麻纤维与普通的纤维素纤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吸湿排湿性好,不粘身,贴身穿着,不仅柔软,而且特别爽身对皮肤无任何刺痒感,穿着舒适,不折不皱[1]。大麻纤维的化学成分[2]见表1

1 一般大麻的化学成分

成分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

木质素

水溶性物

腊质

水分

含量

67.0

16.1

0.8

3.3

0.1

0.7

10

由于大麻纤维超分子结构与棉纤维有较大差异。大麻纤维结晶度较高,不易染深色。染整加工有一定难度,前处理及染色均存在问题,使纺织品的开发受到限制,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多为白坯布出口。

太麻纤维经过脱胶后,不经上浆即可纺纱织布。而将大麻作为纺织服装用面料研究甚少,文献中也很少见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前处理工艺。曾有人参照有关苎麻的工艺.制定出大麻织物的印染加工工艺[3],但现在的印染厂大多是加工棉的设备,因而应用受到限制。由于大麻与棉同是纤维素纤维,我们参照纯棉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制定了大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并对每一个工序的工艺条件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和效果测试,找出了最佳前处理工艺处方。

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毛细管效果测定仪;ZBD型白度仪;撕破强力仪(GB 391983)

实验材料:本实验采用的大麻织物是由山东泰安大麻纺织集团提供。

2  实验方法、结果及讨论

2.1  煮练

选用不同质量浓度NaOH,对大麻织物进行煮练,然后测毛效及撕破强力(GB 391983)。煮练工艺见表2

2  各煮练工艺中NaOH质量浓度

编号

1

2

3

4

5

6

7

8

NaOH/g/L

0

5

10

20

25

30

30

40

各工艺中其他配方为

TX -10

工业洗衣粉

Na2SO3

Na5P3O10

浴比

温度

时间

1 g/L

1 g/L

5g/ L

1 glL

1:20

100

1.5 h

3  煮练效果测试结果

编号

I

2

3

4

5

6

7

8

失重率()

2.70

6.94

5.5l

5.42

4.55

5.90

5.40

4.48

毛效/cm

13.0

14.7

14.2

14.5

15.5

15.2

14.7

I4.6

撕破强力/N

32.83

33.7I

28.48

29.98

32.93

32.05

32.73

29.79

在煮练过程中,采用润湿剂Tx-10和工业洗衣粉复配,以提高毛效和手感。还采用了Na5P3010它具有螯合作用,能使Ca2+Mg2+ 及重金属离子不与其它物质作用,还具有去除油蜡的功能,与Na3PO4相比它的螯合产物是水溶性的,不沉积于织物的表面,而且Na5P3O10还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的去杂。

从表l可以看出,由于大麻纤维中半纤维素较多,使用碱的质量浓度不能太高,否则会使纤维的强力下降太大。同时又由于大麻织物不经过退浆这一处理过程,加重了煮练的负担,煮练既要去除残胶,又要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如腊质、木质素及水溶性物质等,因而碱的质量浓度也不能太低,否则难以达到煮练的效果。测试结果列于表3。由表3中的数据可知,5 达到较好的毛效,同时强力下降不多,此时达到了一种最好的效果。

2. 2  漂白

使用煮练的5#处方处理一块大麻织物,再分成5小块用不同浓度的H202漂白,再测大麻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漂白工艺如表4所示。

4  漂白工艺条件

编号

0

1

2

3

4

5

H202 (35)g/L

0

4

6

8

10

12

各工艺中其他配方为

Na2SiO3(固体)

Tx -10

pH

温度

时间

2 5 gL

3 gL

10.511.0

85

1 h

加药剂的顺序为Tx-l0Na2SiO3 (先溶解)H202 (35)NaOH(pH)

5  漂白效果测试结果

编号

O

1

2

3

4

5

白度

52.30

59.99

62.26

63.33

63.73

65.98

撕破强力/N

38.90

37.60

27.44

29.11

27.64

23.98

测试结果列于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随着质量浓度的提高,强力损失增大,白度也提高,但是白度提高的幅度小得多,尤其是当H202浓度达到8g/L以上时,强力下降的更多,这同样是大麻织物本身成分特点所决定的,纤维中有较多的半纤维素。3#处方的白度达到了63.33,强力为29.11 N,因而选用3#处方作为大麻织物的最佳工艺处方。

2.3 丝光

采用已得到的大麻织物煮练、漂白工艺处方先行处理,然后进行大麻织物的丝光处理,用不同的丝光工艺来处理大麻织物井测定钡值。丝光工艺及钡值测试结果都列于表6

张力丝光是在室温下(20),将织物拉紧放在丝光架上,用不同质量浓度的NaOH溶液来处理大麻织物60 s,然后热水洗,冷水洗。松式丝光是将试样先用NaOH溶液处理5 min,然后取出拉至原长,用热水去碱,再冷水洗。

6  丝光效果测试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7

NaOH g/L

140

160

180

160

200

240

280

时间/s

300

300

300

60

60

60

60

钡值

101.01

114.19

130.60

111.00

119.67

131.46

136.86

注:*为松式丝光

丝光工艺就是使大麻发生了不可逆剧烈溶涨,使纤维表面皱纹消失,使其显现出光泽。在配以适当张力下用浓碱处理,发生了不可逆的溶涨,经水洗去碱干燥基本上把溶涨时的状态保留了下来,获得了耐久的光泽。织物经丝光后无定型区含量增大,吸附性能也有所提高。

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松式丝光仅做模仿,从结果看,NaOH质量浓度达到I80g/ L时,钡值已达到130.60,效果较好。

从表64567 张力丝光数据可知,当NaOH质量的浓度达到240 g/L时,钡值已达到131.46,当NaOH质量浓度达到280 gL时,钡值达到136.88.考虑到大麻的结构,结合手感及对泛黄的影响,选用NaOH质量浓度为240 gL较好。

(1)通过实验得到了大麻织物最佳的前处理工艺:

煮练:NaOH 30 gLTX-10 1 gL;洗衣粉1g/LNa2SO3 5 gLNa5P3010 1 gL;浴比1:20;时间1.5 h

漂白:H202(35)8 gLNa2SiO3 ()2.5 gLTX-10 3 g/LpH1O.511.0;温度85℃;浴比1:20;时间1 h

丝光:NaOH 240 gL;温度室温(20);施加张力。

(2)所得的大麻前处理工艺条件与纤维素的前处理工艺较为接近,因而一般用于棉织物的设备也可以用来加工大麻织物,而不需要新购设备。

(3)本实验最后的产品经染色后,发现大麻织物染色不深的难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使固色率有较大的提高,以后将继续研究各种前处理工艺对染色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大麻织物的深染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裕国,发展大麻产业用纺织品大有可为.产业用纺织品.1994(5);22

[2] Jilt Goodwin Hempa fiber for the future Textile1994,(3);15-17

[3] 陈德明,大麻印染织物加工工艺初探,[J]印染,1999,(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