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赚了多少钱?yd14422

image012.jpg

image014.gif

从天南海北来青的外来务工人员要回家了6名不同职业人员向记者讲述他们的过年体会

新闻核心

被狗咬,撵了3000元的过年钱变成了医药费;忙活一年卖了1万多斤茶叶,带着三五万回家见父母;两口子做环卫工,辛苦赚钱让两个儿子安心读书;打工不到4个月攒了近万元……又到年关,天南地北的打工者们来到青岛忙活一年,也到了回家团聚的日子。2011年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奔波一年赚了多少钱?连日来,早报记者走访6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打工者,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对于他们来说,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辛苦,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幸福,为了回家过年。

image015.jpg

朱哓蕊20

老家 辽宁本溪

职业 书院路手机店营业员

收入 每月2200

被狗咬一口 工钱成药费

对于朱晓蕊来说,去年算是个“杯具”年份。去年7月来青后,她连续遭遇两件倒霉事,先是家中电脑被盗,接着是被狗咬伤,两项损失6000元。“幸亏老板过年前给准备了茶叶和海鲜,我自己都没攒下钱。”朱晓蕊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带着海鲜回家过年。

“我刚到店里应聘时,什么都不懂,店老板看我性格开朗,就让我试试。”朱晓蕊告诉记者,她被书院路这家手机店聘用后“别的没学,就学会了给苹果手机贴膜,光去年就给近百台机器贴了膜。”朱晓蕊告诉记者,现在手机店里要有人来给手机贴膜,肯定先找她。后来也学会了一些手机知识,渐渐熟悉了业务,开始学会了卖手机。现在她和店里另外两名姑娘成了好朋友,大家都齐心协力做生意,把店里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心声

去年我遇到两件不顺的事,一次是租的房子里电脑被盗,另一次是被小区里的狗咬伤了。这两件事让我攒的钱基本打水漂了。我每月收入是2000,在君峰路上跟朋友合租一套房子,房租每月350,我省吃俭用攒了6O00多元钱,准备年底带回家。结果出了这两件事后,我重新买电脑花了3O00,被小区里的狗咬伤,打防疫针加吃药,先后花了3000多元。把所剩无几的钱买了火车票后,我只剩了千余元。得知我要走,老板给我准备了茶叶和海鲜。这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这是我第一次带着海鲜回老家,我也能让父母尝尝青岛海鲜了。

image016.jpg

简月妹 22

老家 福建漳州

职业 沧口茶叶市场茶叶店老板

收入一年10多万

全家齐上阵 一年赚十万

简月妹在沧口茶叶市场开了家茶叶店。过年回家对于简月妹来说,是一年里最幸福的日子,因为每年只有过年才能跟父母见上一面。“我每年正月十五就到青岛来了,只有春节才能回家。”简月妹告诉记者,每年无论多远奔波多辛苦,她都要回家,今年生意好,她还给自己和姐姐买了飞机票。

“去年卖了接近两万斤茶叶,生意比往年好很多。”简月妹告诉记者,姐姐去年也来到青岛,在店里跟她一起干,有了得力的帮手,生意也顺风顺水。老家的父母负责在家种茶叶,制茶叶,做好的茶叶通过物流直接发到青岛来,等于是全家人在忙活。“去年能赚10万元左右吧,但刨去房租再加上物流费和人工费,也剩不了多少钱。”简月妹告诉记者,净赚的钱也就5万元左右,这还是全家人忙活一年的收入。

心声

去年生意特别好,我爸妈刚给我发来1000多斤茶叶,估计到春节前,这些茶叶都能卖光。我和姐姐今年提前订好了飞机票,订的是8O0元一张的机票,腊月廿七从青岛飞厦门。我们到家特别辛苦,得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因为老家在福建漳州市南靖县的一个乡村里,飞机无法直达,只能先乘飞机到厦门,再乘坐长途车到达南靖家乡。早晨7点半出发,到福建老家是晚上6,正好能赶上晚饭。

image017.jpg

万国桥40

老家 临沂

职业 李沧环卫公司环卫工人

收入 每月1300

撵下年货钱 供俩儿上学

万国桥和妻子从临沂来青在李沧环卫公司干环卫工已10多年了,2008年万国桥还被评为青岛市优秀美容师。“我每个月的工资都供俩儿子上学读书了,妻子的工资用在我们俩的吃喝上,一个月能剩不到700元。”

万国桥每天的工作是负责清扫李村商圈周边路段,他和妻子每天4点多开着自己买的三轮摩托车上街,清扫自己负责的每一条马路。“现在的月工资是8O0,加上加班费,每月1300元。我这点工资都不够俩儿子上学用的。”万国桥告诉记者,大儿子今年20,在淄博念大学,每月生活费700,小儿子今年17岁读技校,每月生活费600元。他挣的钱正好供俩儿子上学用,妻子收入跟他一样,两口子省吃俭用,一个月才花600,剩下700,两口子攒下来还要给俩儿子。

心声

我今年坐长途车回趟老家,没买什么年货,钱都得撵下来,不定出个什么事就得花不少。去年5,崂山区的环卫工人工资涨到1500元了,这让大家伙兴奋了好一阵,盼着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涨涨工资,要是每月能再多出700,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舍不得来回奔波的路费,往返一趟就得五六百元。

image018.jpg

孙学景 20

老家 菏泽

职业 盛世桃园酒店服务员

收入 月薪2100

今年第一次 带着钱回家

干酒店服务员,孙学景的工作相对稳定,也少了奔波。“我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有时要等到客人全走才能下班,最晚到11点多。”孙学景告诉记者,虽然相对工作时间不固定,但每月2100元工资、管吃管住、每月3天假的待遇让她感觉挺满足。

“我是去年8月到盛世桃园酒店干服务员的。”孙学景说,她每月210O元的工资基本都攒下了,自己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每月最大开销就是给自己买点化妆品,花不了几个钱。“今年我攒了差不多1万元吧,带回家给父母一半,我自己留一半。”孙学景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带钱回家,以前在潍坊也打过工,但赚的钱都乱花了,从没带钱回家。今年酒店还发了年货,这下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

心声

上个月我花600元买了件羽绒服,是国内名牌,这是我今年最大一笔开销了,当时买羽绒服犹豫了很长时间,感觉价格太高了,不舍得花这个钱。后来想过年了还是买吧,但买了又后悔了,心疼了一个月。我平常都在酒店里工作,穿羽绒服的时候不多,但俩尔外出的时候,穿上羽城服,暖暖的感觉我还是挺开心的。现在我已经买好了火车票,准备腊月廿六带上年货回家过年。

image019.jpg

方祥珍 26

老家 日照

职业 印染工人

收入 每月2600

省吃俭用 准备娶媳妇

“今年虽然厂里生意不好过,但工人工资还不错。”昨天,在即墨某制衣集团工作的小伙方祥珍说,昨天刚领到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加上一年来存下的,10块钱不到两万块。他告诉记者,这些平时攒下来的钱,是他今年春节回家准备结婚用的。

“家在农村,平时能省就省,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方祥珍,他在企业里做印染工。方祥珍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已是第4年了,这是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在即墨当地很有名气,在这里上班很稳定很放心,每月工资2600元左右。

别看方祥珍是个男孩子,平时很知道节俭。为多省点钱,方祥珍平时几乎不出门购物,除了每月200元的伙食费外,就买些课外书看。快过年了,方祥珍来到即墨服装城转了一个多小时,100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外套。本想再添一套西装,可最终也没舍得,另外他又给父母每人买了一件羽绒服,就再也没花钱了。方祥珍告诉记者,出来打工不容易,赚的工资都要算计着花,因为他是独生子,家里过年还指望着他带回去的钱呢。

心声

出来打工,每天除了上班还是上班,习惯了。即墨这个地方很不错,企业领导对我们也很好,各种待遇都有,过年回家时还有专车接送。因为自己来自农村,要攒钱娶媳妇,所以平时就要省着花钱了。刚开始打工那两年,几乎没存上什么钱,那时候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省。这两年不同了,前年,老家有人给我介绍了一门亲事,就是因为没钱一直没结婚,这下知道攒钱了。现在每月2600元工资,给父母寄回家5O0元生活费,我自己的伙食费和零用钱一共能用600,利下的150O元就能存起来了。每月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我一准会到银行一趟,一是给父母寄钱,二是把余下的工资存到银行卡上。一年下来,我的银行卡上已经有两万多元了,有了这些钱,今年春节回家,打算将房子装修一下,再买些结婚用的东西。记者:康晓欢

张继发

张继发 36

老家 安徽蚌埠

职业 建筑工地木工

收入 每月90001万元

唯一花钱处 往家打电话

在所有的采访对象中,张继发是收入最高的,也是工作最累的,记者注意到,他手上的茧子都已经满了。今年36岁的张继发是跟父亲学的木工,现在成了他的一技之长,就是靠着木工的技艺,他一年赚了10万元。

起早贪黑一天赚300

张继发的工作地点在建筑工地,每天在建筑工地呆的时问长达14个小时。“我每天6点多就到建筑工地了,在工地上搭架子。”张继发告诉记者,早晨7点开始一直干到中午12,吃点饭后12点半就开始干活,一直干到下午5点半。如果活没干完就要干到晚上七八点钟。“我们是按照工作量算收入的,一天一个木工干好了就是3O0元钱。”张继发告诉记者,建筑工地不像其他职业,可以一年12个月地干,也不是固定工作,可以干一辈子,有活了才能多赚点,没活就赚不到钱。“今年青岛的活好,我撵了差不多10万元吧。”张继发说。

白菜加馒头能吃一天

能省下这么多钱,张继发有自己的原因。“我要回老家盖房子,4层楼。”张继发告诉记者,他不抽烟不喝酒,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唯一花钱的地方就是往老家打个电话,一个月需要200元电话费,再就是需要买点工具之类的,每月开销5O0元足够。

“每天的伙食都是工地提供,一般就是大白菜炖豆腐,加馒头或者米饭,只有过节或个把月才有肉吃.”张继发告诉记者,他已经订好了火车票,腊月廿二就回家,为的是在家里过个小年,跟父母、老婆还有俩孩子一起过大年。

 

赚钱有多有少 尝尽同样辛苦

连续3,记者采访了从福建来青岛开店卖茶叶的简月姝,从辽宁本溪来青岛在手机店里卖手机的朱晓蕊,从临沂来青做了10多年环卫工人的万国桥,从菏泽来青做酒店服务员的孙学景,从安徽来青在建筑工地做木工的张继发,日照来青打工的方祥珍。在对他们的采访中,赚钱最多的是干木工的张继发,一年攒了10万元,攒钱最少的是朱晓蕊,被狗意外咬伤,打针吃药花了3000多元,让她一年攒的钱只剩了回家路费。

“虽然攒钱有多有少,但生活的辛苦和为了生活的忙碌是他们共同的体会。“我每天都在工地吃炖白菜,米饭,一天要干14个小时,日子肯定辛苫,但腰包鼓了。”干木工的张继发告诉记者,在工地干活一天能赚300元左右,因舍不得花钱,平常每月开销不到3O0元。工资最低的万国桥干了10多年环卫工已舍不得这份工作,每月工资都给了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

带着工钱回家 过个团圆大年

年关到来,对于奔波在外的人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带着钱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我每年过了正月十五就到青岛来了,老家父母在家种茶,收了茶叶就给我发到青岛来,每天除了能通电话外,一年就见这么一次面。”在沧口茶叶市场开茶叶店的简月妹告诉记者,一年到头,能带着钱回家团圆.跟街坊邻居聊聊家常是最幸福的事了,也是一年里日子过得最轻松的时间。

今年20岁的孙学景打工3,今年是第一次带着上万元回家。“打算把这钱给爸妈一半,我自己留一半,这是我第一次给父母带钱回去。”孙学景告诉记者,之前打工她都把钱花了,今年是她第一次攒下钱。今年给自己买了一件羽绒服,花了600,自己心疼了好长时间。

青岛早报2012/1/14/6-7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记者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