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以药补医yd14421

image002.gif

以药补医之弊: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腐蚀了队伍

改革路径:今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image004.jpg

卫生部部长陈竺昨表示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

“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是什么?以药补医!”卫生部部长陈竺5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时期必须理顺补偿机制,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陈竺说,以药补医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扭曲了医务人员行为,腐蚀了我们的队伍,必须彻底根除。

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的确依赖以药补医维持运行发展,目前药品收入仍然是补偿的重要渠道。改革以药补医,必然触及到医疗卫生单位的现实利益。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维护这种不合理的机制,还是下决心破除以药补医”陈竺说,

“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了卫生队伍长远建设,这个机制早晚要改。现在改、彻底改要比将来改、拖泥带水地改要主动得多、有利得多。”

陈竺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的部署和要求,主动争取政府领导,努力创造条件,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医保补偿作用,稳步推进价格改革: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

陈竺说,落实取消以药补医相关政策,今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力争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相关新闻

处理医患纠纷 将引入第三方调解

卫生郜部长陈竺5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健全专门机构接受和处理患者投诉,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维护医患和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普遍建立第三方调解、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等处理医患关系新机制。

陈竺说,随着医改的推进,医疗执业环境和医患关系有向好的趋势。但是,近期一些严重医患纠纷事件提醒我们:改善医患关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医患双方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医疗卫生工作者尤其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要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与支持,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抚慰。同时,新闻媒体和卫生宣传、健教机构既要宣传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更要大力宜传医学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让群众理解现阶段医学技术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能改变生命周期的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医患关系在“十二五”期间有根本好转。

陈竺说,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当前需要集中全行业智慧凝炼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坚持弘扬高尚的职业精神,辅以合理的物质激励,才能真正把全体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医改。

落地

青岛基层医院已告别以药养医

去年基本药物已经进入公立医院

早报讯 国家新医改在“十二五”期间要全面消除以药养医,2015年将在所有公立医院推行。记者昨日采访岛城卫生部门了解到,青岛医改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523种基本药物已经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广,二级和三级医院也已经开始使用基本药物,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人均25元的公共卫生经费更是让市民早预防、少得病成了现实。

作为青岛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即墨市人民医院从去年1月起,医院523种基本药物取消15%的药品加成,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这标志着,此前已覆盖196家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正式走进公立大医院。

按照省、市部署要求,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在去年9月底前已经完成,核心工作是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通过改革建立完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根据规定,社区医院要适当控制医疗服务规模,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记者采访了解刭,全市城镇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了333万余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444.6万人参保、参合率均达到了100%。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政府补助已经提高到人均200,其中崂山、城阳、黄岛三区新农合政府补助达到了28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城镇居民达到72.3%,新农合达到了71%,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已全部提高到10万元,而且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五成。除了医疗费用补偿,我市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已经全面实施,今年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了25,健康档案、孕产妇追踪管理、计划免疫等服务为市民防病发挥了巨大作用。    (记者陈珂)

解读

以药补医是当前最大弊病

“十二五”时期,医改将面临新的形势,体制机制性矛盾凸显。这一时期的医改将如何攻坚破难?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又是什么?卫生部部长陈竺就这些问题作出解读。

陈竺表示,当前最需要革除的是“以药补医”。这一机制推动了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造成了药品滥用,也腐蚀着我们的队伍。必须理顺补偿机制,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

其次,要全面推进攴付制度改革。按项目付费制度和以药补医结合在一起,是导致大处方、滥检查问题的根源。卫生行政部门要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同时与医保、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确定适应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不同类型服务的支付方式,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

第三,要强化新农合的风险保护机制。在普遍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基础上,建立稳定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今年政府对新农合的补助将提高到240,各地区要从新增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省级统筹基金,用于重特大疾病保障,并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使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年底前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还要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12种疾病纳人保障范围。同时,要探索利用商业保险形成多重补充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

陈竺表示,还要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要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发布制度,要贯彻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要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要创新人才培养和分配激励机制等。

此外,陈竺还表示2O12年要继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300元左右,政策范囤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农民人均年收入8,且不低于6万元。普遍开展门诊统筹。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基金,扩大覆盖病种范围。推动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提高新农合统筹层次、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服务。健全新农合管理运行机制,改善服务,保障基金安全。

青岛早报2012/1/6/128本版稿件除具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