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事故yd14206
|
||
专家组调查结果颠覆了此前认为信号技术存在缺陷导致事故的说法 |
||
|
|
|
事故发生现场(资料照片〉 |
幸存的小伊伊回到上海(资料照片〉 |
|
新闻提示 20日,距离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已经120天,也是动车事故调查报告递交的截止日期。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透露。技术层面的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已经于9月底完成并递交,调查结果颠覆了此前认为信号技术存在缺陷导致事故的说法。并提出组织和管理不善是动车事故形成的主因。 |
||
技术报告9月底已递交 根据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特别重大事故。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O日。也就是说,从7月23日至11月20日,已满调查报告需要提交的120日之期。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20日透露,由专家组负责撰写的技术层面的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已经于9月底完成并递交,动车调查报告余下的责任认定问题和处罚问题均由相关部门研究后给出处理意见,国务院批复后会发布。 根据国务院493号令,特别重大事故中,负责调查的人民政府在收到调查报告后3O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超过3O天。 组织管理不善是主因 据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介绍,调查报告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将此前的对设备和技术问题的质疑扭转了,组织管理不善是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过调查和实验,动车信号技术和设备可以说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和管理的问题。”王梦恕强调,当地管理部门没有将设备进行很好地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损坏出现故障,加上故障后人工操作不当,酿成了最后的惨剧。 |
||
新闻回放 甬温动车事故造成40人死亡 7月23日晚8点3O分,在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提出,调查处理工作要公开、透明,结果向社会公布,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7月23日,温州动车事故国务院调查组全体会议召开。上海铁路局局长发言称,经初步调查显示,由于温州南站信号灯设备存在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信号系统失灵引发追尾事故。 8月初,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表示,“7・23”动车事故并非一场自然灾害,而是一起特别重大的铁路交通运输事故,凸显了铁路方面在事故当中所暴露出来的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 |
||
人物对话 调查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 “整个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有问题” 记者:网上一直在说,动车事故主要是信号系统失灵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那么专家组给出的技术层面的调查报告中,动车事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梦恕:原来一直说事故是技术问题,但现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组织管理问题。设备坏掉了,人工操作也出现了问题,这些都不是技术的问题。现在调子已经改变了,改变以后就要再去查这些问题(组织管理和人员方面)了。 记者:您说的组织管理问题具体是什么? 王梦恕:当地管理部门的问题,那么好的设备交给他们没有好好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坏掉了。设备坏了之后,人工操作也出现问题。同样的设备在别的地方也在用,都没有出现故障。他们整个管理体制和观念都有问题。 记者:之前有一种说法是雷击引发了这次事故,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梦恕:当时7分钟雷击了100多次,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方面。但组织管理问题是主要问题。设备平时没有好好保养,在雷击之后出现了故障。 |
||
调查过程 现场实车模拟再现事故经过 “⒎23”甬温线动车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综合组,同时聘请了国内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 据动车事故调查组专家组成员介绍,事故发生后,调查组立即对事故车辆残骸等有关物证、数据资料进行了封存和保护,同时调取解读分析了事故前后的录音资料以及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等装置、仪器、设备的全部信息。 为了能够更详尽更客观地掌握事发时的数据,调查组还通过搭建数据平台再现了7月23口甬温线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状况,还在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进行了事故现场实车模拟再现试验。 |
||
|
相关新闻 通号公司老总压力过大猝死 深陷“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8月23日爆出大新闻,集团总经理马骋8月22日突发心脏病逝世。由于“7・23”事故即将进入责任认定的关键阶段,因此马骋的突然病逝立即引发各方关注,8月23日,中国通号在其官网“中国通号网”上发布讣告称: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骋在深圳项目安全检查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于8月22日逝世,终年55岁。 “他是在深圳向检查组汇报工作时发病去世的。”8月23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国通号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马骋死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不过,在网络上,一位自称熟悉马骋的人士称,马骋原来并无心脏病史。记者了解到,马骋发病时正在陪同“国务院高速铁路安全大检查”检查组检查广深港客专铁路,向检查组汇报工作。 |
|
马骋(资料照片) |
||
青岛早报2011/11/22/24本版文图据《京华时报》等媒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