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完了他们的最后一班岗yd14204

image002.jpg

胶州湾大桥卫士李沧4名武警

昨站完最后一班岗即将退伍

image004.jpg

核心新闻>>>

昨天下午5,夕阳西下,值守了一天的周长奖和3名战友收队。下次再站在胶州湾大桥上,他们将不再是守护这里的武警。自胶州湾大桥开建到通车,周长奖和战友们已守卫大桥1000多个日日夜夜。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这4名战士站完了他们的最后一班岗。对于这个曾经撒过热血、流过眼泪的地方,他们心中有着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胶州湾大桥收费站的收费员把鲜花送给这些即将退伍的老兵

image006.jpg

执勤>>>

卫士难舍最后一程

昨天下午2,李沧公安分局海口路边防派出所机动中队的武警周长奖、钮壮、薛雪、郄良森走上胶州湾大桥,这是他们退伍前的最后一班岗。从胶州湾大桥入口到桥中间约有10余公里,每天下午,他们要从桥上走两个来回。昨天的最后一程,他们走得格外用心,用时也比往常多了好多,谁也不舍得把这段路走完。

“我是看着胶州湾大桥建起来的,建桥时这里还是一片建筑工地,只有海里孤零零地立着几根柱子。”班长周长奖从2008年胶州湾大桥开建时就开始在这里执勤,等到大桥建成通车,再到今天,周长奖已陪伴大桥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下午5,4名战士收队,摸着大桥的桥栏,薛雪和钮壮还是恋恋不舍,想最后再看一眼夕阳斜射下的大桥。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们不会再上桥执勤,而是呆在派出所里等待退伍的那一天。

回忆>>>

守卫大桥苦辣尝尽

执守大桥看起来只是个散步的活,但真正干起来却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冬天是执勤最痛苦的时候,在大桥上走几步,别管穿多厚的衣服,保证冻个透心凉。”郄良森告诉记者,冬天大桥上的海风特别大,执勤时战士都穿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里面穿两件保暖内衣,再穿上毛衣,这也没用,还是照样被冷风吹透。“这种冷风吹到你骨头里,一路走一路打哆嗦。风大了,战士们就一路小跑,权当是5公里拉练了。跑一上午出一身汗,回到派出所才能歇一歇。”薛雪说。

亮点>>>

助人之后特有成就

感觉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碰到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给老百姓提供帮助。“记得有一次我执勤,正好碰到一辆外地轿车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司机带着老婆孩子一筹莫展。看到我们一来,司机眼睛都亮了,知道我们肯定能帮上忙。”薛雪告诉记者,他随后请示了领导,帮这名司机叫来了救助人员,帮他把车修好。

“其实日常的执勤中更多的是看到司机对胶州湾大桥的羡慕。开上胶州湾大桥,很多司机都会带上家人下车拍照。我们大都会上前劝阻,拍照的人听到劝阻一般都主动离开,还有的非要跟我们合影。”薛雪告诉记者,唯独有一次他们没有劝阻,有名男子带着老父亲上桥,他的父亲患癌症了,在电视上看到胶州湾大桥通车了,想过来看一眼。“我们当时没有劝阻,大家都守护在这辆车的周围,保证他们的安全,直到男子推着坐轮椅的老父亲离开。”薛雪告诉记者。

花絮>>>

军人生活:直线加方块

到了吃饭的时间, 郄良森坐到了餐桌前。郄良森看起来很匀称,但体重接近200斤。记者问郄良森一顿能吃几个馒头, 郄良森喊着能吃1个半。“他一顿能吃五个馒头,你可别让他骗了。”听到战友揭了自己的老底,郄良森忍不住笑了。

   “其实当兵生活大多时侯都是平淡的,用我们当兵的话说.就是直线加方块。”钮壮告诉记者,直线就是从边访派出所到胶州湾大桥,每天去执勤,执勤完再回派出所。方块是指日常生活,被子是方的,柜子里的物品也都是方的。“我是替我父亲来当兵的,他没当过兵,有个军旅梦,再加上我也喜欢军人,所以就报名参军了。”薛雪的耳朵比较大,战友们都叫他“兔子”。

image008.jpg

image009.jpg

执勤结束,薛雪()和钮壮聊起了执勤时的乐事

队友揭穿他一顿能吃五个馒头,郄良森(中〉忍不住笑了

青岛早报2011/11/11/5 记者 原野 通讯员 王洪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