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慈善yd13912

image002.gif

锐评/张兮兮

〈早报新闻评论版〉

image004.jpg

近日,24岁的“中非希工工程"执行主席卢星宇蹿红网络。中国青基会因参与该项目被卷入其中,817,青基会回应称与华商协会是公益合作不是商业合作;只接收其定向捐款并未向社会公开募捐;该工程账目接受捐赠人的查询和独立机构的审计,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新京报》818日报导)

现在回头看,郭美美更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不谙世故的孩子,一个无心无意的微博,以无知无畏的方式揭开了中国红十字会灿美外衣下那不甚好看的赤裸躯体——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连带的是整个中国慈善事业,准确说是“官方慈善”,声誉和公信力遭到捆绑下降——中华慈善总会被卷入尚德“捐赠门”,陷入假捐换免税发票的泥潭中;中国青基会卷入“中非希望工程”24岁执行主席卢星宇身份之争议……中国经营数年刚刚建立起来的慈善事业大厦,在这接连的公众盘诘中,形象已经轰然坍塌!

言其坍塌,纯非呓语。据《广州日报》报道,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后,深圳红十字会今年7月的社会捐款同比下降97%,而佛山刖颗粒无收。不仅红十字会,共他官方慈善机构所收到的捐赠不同程度地都受到了影响。而次第发生的中华慈善总会和青基会的乱像之议,使这些被统称为“官方慈善”的慈善机构不但失去了最基本的公信力,甚至还大有失去整个中国慈善未来的态势——对“官方慈善”的百般诟病如潮水涌来,甚至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持续关注,失掉民心的同时,也在失掉一个国家的形象。

拿今天被踢爆的种种异像,再反思对比过往,我们已经能清晰勾勒出中国慈善公信力塌陷的起始之因,并非是一个无知郭美美或者一个富二代卢星宇闹妖能够搅乱的,而是体制上根本就缺失最基本的公示制度——善款来源去向不明,尽管有的机构建设了所谓公示平台,但那种平台简直是漏洞百出,很多捐款人主指捐款与公示不符,甚至很多人根本查不到自己的捐赠信息;雁过拔毛的10%管理费用途不明,媒体、网络关于慈善机构出国豪华游、奢侈消费、豪华用车等等诸多负面质疑层出不穷……正所谓,看不到的正义就谈不上正义,看不到的公平就谈不上公平——中国“官方慈善”形象,正是坍塌于种种“看不见”!因为“看不见”所以质疑丛生,更因为他们不敢让公众“看见”那么公众自然认为,在紧梧的盖子下面必然有丑陋的东西存在。

与“官方慈善”对比强烈的是民间慈善机构“壹基金”却口碑良好,在公众心目中扎下了极高的公信力之根,凡事必现场面对灾民是一方面,审计严格因而信息透明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此如何拯救“官方慈善”的公信力,答案显而易见——只要信息透明,只要在阳光下运营,只要让公平正义能让公众看见,就可以了——如今坍塌的形象,最终还会重新树立起来!

青岛早报2011/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