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空调机yd13901
|
||
昨日记者跟随两名空调安装王见证夏日作业:爬出窗外很悬
炎炎烈日很晒 工作服全湿透 |
||
“我叫陈祥涛。编号0019834。每天我都要在高楼窗口里爬进爬出。在70米高处两脚悬空时。我很相信我的兄弟!”
不要误会。这不是《重庆森林》里的桥段。这次记者走近的是一个手脚灵巧、长相清秀的空调安装工。在青岛。像他这样的工人有数百人。但在夏天.城市离不开陈祥涛们。正是他们每天挥汗如雨地在高空搏命.才让夏天的岛城少了潮湿、闷热和焦虑。
昨天.早报记者跟随陈样涛和搭档小班实地采访安装空调。见证这群高空勇者的艰辛工作。 |
|
|
陈祥涛与同伴上演高空作业 |
||
|
三度爬出20楼窗外 时间:上午9∶00到10∶05 地点:延吉路锦绣华城 8月4日,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3-4级。陈祥涛和搭档小班服务的第一个客户在20层高楼。 走进客户家,他们首先查看窗外的安装位置。两人从工具箱摸出保险绳,开始往身上绑。陈祥涛绑得很仔细,他是大工,多数情况下都要他爬到窗外去。小班也绑得很仔细,因为他腰上系着的不仅仅是一根绳子,更是陈祥涛的生命。小班用力抓着绳子协助陈祥涛爬出窗外,几分钟后陈祥涛爬回屋里,开始整理新空调的各种配件。 经过测量,确定下室内机的具体位置后,陈祥涛开始用冲击钻在墙上钻洞。打完孔,接下来就是处理室内机和室外机智的连接。陈祥涛随后再次爬出窗外,身体紧贴墙体。记者这时才发现,在这栋楼的墙体上,可供陈祥涛攀附的唯一物体是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过渡地带上修建的一段突出墙体约10厘米的地方。随后他蜷缩着身体,在外机之余的一小部分空间内操作水钻。就在这个20层楼高的、用来安放空调室外机的小洞口内进行操作。这项工作结束后,陈祥涛踩着仅有的那块“值得”攀附的小突起,紧贴墙壁,在小班的帮助下再次爬回屋里。等把管线整理好,陈祥涛的脸已开始泛红了。没有停歇,陈祥涛就开始第三次“高空作业”,即把BO斤重的室外机安装到位。共计历时1小时,胨祥涛和小班的衣服都湿透了。 经常饿着肚子装空调 时间:中午12:20到13∶40 地点:福州路延福花园这个时间,正好是午饭时间,跟随的记者们已又累又饿了。然而,陈祥涛的电话似乎并没有断的意思,一家又一家的户主打来电话,催促上门安装。陈祥涛笑笑说,因为忙一整天不吃饭是常有的事,总不能让客户着急。
于是,记者们又跟随陈祥涛,来到了福州路延福花园。用户住在一楼。这对于有十多年安装经验的陈祥涛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任务。任务刚结束,上一个用户由于不太会使用新空调,出了状况跟陈祥涛说明状况后,陈祥涛二话没说,马上就又赶回去了。记者从留下来的小班中得知,其实,维修和安装不是一块的。“这是两个部门。陈祥涛干这行十多年了,也懂维修,就会顺便给顾客维修。”等陈祥涛回来,已经两点多了,但是他仍没有停止工作的意思,只想尽快完成全天安装5家客户空调的任务。 倒挂打孔脸变紫色 时间:上午10:10到11∶58地点:山东路 离开延吉路锦绣华城,陈祥涛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山东路附近的一位户主家里。记者和陈祥涛一起开车前往时,用户在电话里已经开始催了。其实用户并不知道,陈祥涛刚在20楼高空玩命装了一台空调,只是认为约好了时间就应该按时到达。 “这算很好的了,因为安装难易有别,难以控制准时间。所以有的用户等急了会骂人!我们只能耐心解释。”陈祥涛说。这次安装的用户住的是旧楼房。由于需要安装空调架,陈祥涛这次同样需要户外作业。不过,好在是三楼,相对比20楼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陈祥涛先倒挂在窗口打孔固定空调架。由于长时间倒挂,陈祥涛的脸涨得变成了紫红色。在后来的采访中;陈祥涛也坦言,这样打孔,脑充血很厉害,“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陈祥涛先固定了空调架的一端。然后自己顺势爬到这端,小心翼翼地坐上去。记者们看到,这一端固定得并不够牢固,陈祥涛坐到上面的时候非常不稳。在摇摇晃晃的状态中,陈祥涛完成了对另一端的固定。然后,照例,装上80斤的外机。由于管线不够,陈祥涛在焊接管线上花了很长时间。所以结束时,这次相对简单的安装反而比上次消耗的时间更长。 举起120斤室外机 时间:下午2:30到5:OO地点:四川路 第四户户主在四川路蓝石海景,十三层楼,安装两个空调:挂式、立式各一台。
这家用户安装的是柜机,外机达到了120斤,与陈祥涛体重相当:他需要接过与身体同重的机器,在一尺宽两尺长的平台上摆好。
陈祥涛爬出窗外,由于空调外机太重,小班不得不找屋里的住户帮忙。。陈祥涛一人在外面接应。陈祥涛120斤的体重,一边要承受自己产生的重力一边要承受这一百多斤的外机,就站在那块狭小的空调架上,屋里的人是看不到的,记者看得心惊肉跳。下午4点,陈祥涛在窗外接住小班从上面递下来的室外机,然后把管线接好。然后踩着狭窄的“攀附地带”,爬回屋.完成最后的高空作业。随后的1个小时.又安装了一个挂机。收工时已是下午5点了。 在堵车中听音乐解压 时间:下午6:00到7:00 地点:山东路亢家庄
从蓝石海景出来后,陈祥涛开车前往最后一站,亢家庄。维修一台缺氟利昂的空调,这个活相对简单,但赶上了下班高峰堵车,他干着急过不去。于是在车厢里放起音乐。记者听了听,都是流行歌曲。
“现在是旺季,一个月最多能挣四五千元。”陈祥涛告诉记者,每安装一台空调,他和小班每人能领到15元。在10层以上高空作业.还能收50元高空作业费。陈祥涛对收入还算满意,他说现在市场规范了,“出于尊重劳动,很多客户支持收高空作业费。”但记者了解到,挣四五千的月份每年只有七、八两个月。多数时候,陈祥涛的月薪只有2000元。 |
|
不会擦汗的人
陈祥涛和小班在工作的时候,穿的是海信统一的蓝绿色员工服。每到一位用户家里,两人就会自觉地穿上已经准备好的鞋套。
安装离开时,户主们也都会觉得陈祥涛他们很不容易。有时已准备好茶水和水果,均被陈祥涛谢绝。从陈祥涛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种永远延续的从内心发出的憨厚的笑容。陈祥涛说,有时会很累,但是领导对自己好.自己也觉得做得不错,这就够了。
陈祥涛说已在这个行业干了11年,还想继续干下去。昨晚7时,当记者告别陈祥涛时,他脸上还挂着汗珠。整整一天,记者一直留意观察.他没有擦过一次汗。记者由此猜想空调安装工人都没有擦汗的习惯,因为在高空悬挂攀爬时.两只手有更重要的作用。 |
||
青岛早报2011/8/5/30记者刘文剑 实习生张晓静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