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书包yd13322
小学生书包重 |
|
|
|
|
新学期开学了,中小学生们背着书包又走进了学堂。记者长期跟踪调查发现,不少中小学生沉重的书包中充塞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书,有的书包中教辅书重量远超过教材书重量。更甚的是,-些教辅书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低劣、拼凑、抄袭的居多,有的甚至错误百出、以讹传讹,对孩子们造成误导和伤害,令人担忧! |
|
|
学生书包: 教辅书变相塞入 小学五年级学生刘珊欣放学回家后,从肩头上卸下沉重的书包,就久久地躺在沙发不吭一声。刘珊欣的妈妈称了一下书包的重量,总重5O 这些教辅材料是如何进入刘珊欣的书包的呢?刘珊欣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大了,有了零花钱,大部分教辅材料都是孩子自己买的。”比如数学讲到某一章节,老师会出一本辅导资料中的题,上课也会讲评这些题,孩子下课就会问老师“这本书叫啥名字,从哪儿买来的”,然后孩子就会按照老师提供的信息去买。等讲下一章节,老师又会出另一本辅导资料中的题,孩子就会去买另一本。所以,有时一门课有好几本辅导资料。 “有 |
|
图书市场: 教辅书鱼目混珠 记者在北京朝阳公园附近的图书批发市场,发现许多学生结伴过来选购图书,一些热门的教辅书店里人头攒动。记者看到,中小学教辅材料占据整个图书批发市场近一半的店铺,一排排书架和展示台上,摆满了《口算题卡》《基础练习》《XXX考试卷》《课堂达标》等五花八门的教辅书籍,令人眼花缭乱。 一些出版社想尽办法在书名上创造新奇,大玩噱头,用诸如“学霸”“考霸”“五星教练”“名师辅导”等标题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眼球。为使学生和家长爽快地掏腰包,出版商家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各显其能。“一些出版企业出一本教辅书只需要买个书号,找几个老师,然后把一些热门的教辅书中的题目改动几个数字就可以出书”一位从事教材编写的出版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个体书商就是找几个根本不懂新课程教学的人,用剪刀加糨糊,拼拼凑凑,快速高产,这样出来的教辅书质量可以想象。 |
|
教辅规范: 从完善制度入手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每年都下文禁止学校、老师向学生摊派教辅材料和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但质量低劣的教辅材料仍如冰河下涌动的暗流,变相“溜进”学生的书包。 目前教辅资料进入学生书包主要有如下凡种渠道:一是少数地方教育部门仍然在统一推荐和统一组织征订,新华书店或书商发行;二是新华书店大量向学校独自征订发行教辅或随教材搭售,这是主渠道;三是个体书商直接向学校推销发行教辅;四是学生和家长在学校或老师的“指引”下到书店、公司购买;五是学生或家长随意到市场购买。“给学生减负年年在喊,孩子们的书包却越背越重,之中就有泛滥低劣的教辅材料惹下的祸。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毁了教育,也会害了孩子。”面对目前纷乱的教辅材料,不少老师和家长感到十分忧虑。 北京一家编写教材机构的负责人赵勇说:“只有从完善制度上入手,加强中小学教辅书出版、选用、发行环节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采用政府干预、引导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手段,统放有度,疏导并用”进行教育、出版行政与制度的综合治理,才能有效规范中小学教辅图书市场,维护正常的中小学教学秩序。” |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