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及格城市仅1成yd13116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记者 潘颖 28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联合在京发布2009-2010年度“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报告。在113个中国城市中,污染源信息公开情况及格的城市仅有11座,占比不足10%,水平最高的为宁波(82.1分),最差为锦州(仅有14分)。
不过,相比上一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2009-2010年的总体水平在提升,部分城市有明显提高,但环境信息公开的进展还不均衡,部分城市低位徘徊,少数城市不进反退。
评价结果显示,113个城市的平均分为36分,比2008年度提高5分。其中82个城市的得分有所上升,占评价城市总数的73%。60分(及格线)以上的城市从2008年度的4个,提高到2009-2010年度的11个,除冠军宁波外,其余10个城市得分从高到低分别是深圳、佛山 、上海、台州、中山、常州、泉州、福州、南通、苏州。而首都北京排名在31位,得分43.5分,较上年下降。
通过对两年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嘉兴、佛山、中山等城市信息公开程度有较大提升,而太原、杭州、赤峰等城市的得分则明显下滑。横向对比分析则显示,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贵阳、珠海等城市在相应的对照组中表现不佳,有必要借鉴良好实践加以改进。
两家机构的研究表明:多数城市在污染源日常监管信息公布方面依然虚弱;企业级排放数据的公开依然明显缺失;同时,中国在环境信息公开方式上,又出现了不少创新举措,形成了更多良好案例;一些城市开始就环境管理与NGO展开互动。这些都为环境信息公开的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NRDC中国环境法项目主任王立德律师表示:“下一步重点应是加强企业一级的污染信息公开。目前法规只要求少数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公布污染信息,实际上即便这样也很少真正公布。而国际常规做法是建立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PRTR),让各公司有动力竞相提高环境绩效,加强公众监督,增强政府执法能力,共同保护环境、降低污染。鉴于中国近年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创建中国的PRTR将是水到渠成的下一步措施。”
报告表示,在本次考察年度中,大量超标违规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没有按照法规要求向社会公布其排放数据,而当地环保部门没有依照法规要求对其中任何一家进行罚款,并代为公布。环保部已自2010年10月起,将较为详细的企业上市再融资环境审核报告通过其网站进行公布,其中包含企业3年来的排放数据。(证券市场周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