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yd13031

大企业预订学生

吴作辉是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二年级学生,他学的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经过前期的简单筛选,昨天他成为了海尔模具班的一名学生。“其实选择上中职学校,就是希望能学个技能实现就业,如果将来能到海尔集团工作那就太好了。”吴作辉显得很兴奋。据介绍,昨天共有海尔、海信、上汽通用五菱、特瑞德、美高、庞巴迪等18家大中型企业与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共冠名24个教学班:冠名班学生数量占到了同年级学生总数的89%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孙一志书记告诉记者,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经过34年的培养后,大部分要踏上工作岗位,校企合作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冠名定向培养则是校企合作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企业冠名班全部设置在学生毕业的前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外,我们还会渗透一些冠名企业文化。”孙一志表示,很多企业招聘新员工后都要进行培训后才能上岗,而冠名定向培养其实是将岗前培训提前到了校园里。

订单式培养中职生

孙一志表示,企业冠名后,学校将和企业一起制订课程表以及课程内容,企业也会将一些最先进的机床等操作工具搬到学校,方便学生提前学习和熟练。“在剩下的这一年时间里,我只要专心学习技能就行了,基本上不用担心将来的就业。”吴作辉对一年后进入海尔集团工作充满期待。

记者了解到,在我市中职学校中,特别是一些工科学校里,校企合作更为紧密,订单式培养让中职生从入校那天起,就有了就业的保障。青岛交通职业学校副校长牟善伟告诉记者,企业不仅在学校设立了冠名班,还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目的就是为了招揽更多的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牟善伟表示,学校正在与行业协会、相关企业一起发起成立青岛市汽车维修职教集团,将我市近60家汽车4S店纳入到职教集团中,在学校与企业间建立一种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和协会可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材修订和人才培养计划,这种合作将使学生的就业渠道更为畅通。

中职生就业供不应求

每年11月、12月都是中职学校校园招聘的高峰期,记者从山东轻工工程学校、交通职业学校、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外事服务学校了解到,连续几年的招聘情况看,中职生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中职生就业形势明显好于本科生。以交通职业学校去年的招聘会为例,学校共有3O0名毕业生,但招聘会当天5O多家企业提供了700多个岗位。

根据市教育局统计的数字,目前青岛市中职学校有200多个专业,在校中职生有177万人。2008年我市中职生的就业率为95%,2009年是96%,今年的相关数据正在统计,估计高达97%。教育局职成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订单式培养、公司提前预订实习学生是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青岛早报2010/11/14/10记者臧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