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涂层工艺制备功能性窗帘面料yd13013

高诚贤1 葛会宪2    1.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5; 2.中纺新材料科杖有限公司,天津301700)

收稿日期:2009-11-O3

作者简介:高诚贤(1978-),,工程师,毕业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研究方向为各种干法直接涂层纺织产品的研究及开发。

原载:印染2010/436-38

 

【摘要】采用泡沫涂层工艺制备具遮光阻燃和防静电等多功能窗帘面料,考察了氨水添加量、发泡比和填充材料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材料的添加量越大,遮光性越好;发泡比直接影响涂层产品的厚度和遮光性;冷轧工艺有助于提高泡沫涂层织物表面的平整性和遮光性能。优化的泡沫涂层浆处方为:100g涂层浆加2滴氨水,填充材料TiO2 15%,发泡比1:5,发泡稳定剂(硬脂酸胺)2%-3%,阻燃剂20%,抗静电剂1%

【关键词】涂层整理;泡沫整理;阻燃性;抗静电性;涤棉织物

【中图分类号】TS195.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019(2010)04-0036-O3

 

泡沫涂层工艺在以聚丙烯酸酯等乳液为主的涂层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通过机械方法使涂层液与空气混和,形成稳定的泡沫,再涂布于基布上。泡沫涂层工艺不仅可节省染化药剂、节能、降低成本,而且涂布均匀,易于控制[1-2]。在织物背面进行泡沫涂层时,微小空气泡对涂层浆有增稠作用,泡沫涂层液不会渗透到涂层织物正面而影响织物外观。利用泡沫涂层工艺制备遮光、隔热、隔音等多功能窗帘面料,不仅可节约成本,减少浆料对织物的渗透,而且可在织物质量较轻的情况下保证较好的遮光性、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满足现代家居对功能性窗帘的需求。

1  试验

1.1  材料与设备

织物  抗静电涤棉织物(嵌有导电碳纤维,443/10cm×299/10cm,28tex×28tex,面密度112g/m2)

材料  聚丙烯酸酯涂层剂TR-77(罗门哈斯),钛白粉(TiO2),轻质碳酸钙,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

    设备   Wemer Mathis AG空气切割发泡机,意大利AIGLE三涂三烘织物涂层机。

1.2  涂层工艺

处方/%

聚丙烯酸酯发泡浆料     85

填充材料(TiO2)         15

发泡稳定剂(硬脂酸胺)   2-3

氨水                   若干滴

阻燃剂                  20

抗静电剂                 1

工艺流程

采用单层涂层,涂层薄则遮光效果差;涂层厚则易出现裂纹,因而试验采用多层刮涂方式。在织物最底层涂布银粉,以反射太阳光辐射热及紫外线,达到防紫外线和隔热的效果;再在银粉涂层上涂刮发泡遮光涂层、浅色面层,以达到既遮光又美观的效果。

工艺说明

低温预烘工艺的目的是,既稳定泡沫,又不致使泡沫过大而破裂。烘干温度太低,泡沫表面成膜,内部含水较多,涂层面发粘,易产生粘搭现象;烘干温度过高,织物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涂层浆中的填充剂向表面泳移,涂层面易产生皲裂。泡沫涂层后,织物先进入8O℃低温区预烘,使大部分水分蒸发,然后逐渐升温到160焙烘。这样既能使涂层面烘干,避免产生粘搭和皲裂,又能使涂层在烘干后仍含有微量水分,使聚合物暂不发生交联,有利于提高后续冷轧处理效果。

(2)冷轧处理的目的是使涂层表面平整、密实,提高遮光性能。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

1.3  测试方法

(1)面密度

EN ISO 2286-1:199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测定第1部分:长度、宽度和净重的测定方法》,0HAUS Adventurer AR1140电子天平上进行。

(2)透光率

GB/T17032-1997《纺织品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试验方法》进行。

(3)隔热性

GB/T127O3-1991《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进行。

(4)泡沫半衰期

泡沫半衰期是泡沫体系析出5O%基液体积所用的时间。将100mL配制好的基液用高速搅拌器以12000r/min搅拌1min,将形成的泡沫装入玻璃量筒,当泡沫析出的液体量达到5O mL,所用时间即为泡沫的半衰期。

2   结果与讨论

涂层浆配比、发泡比以及粘度会影响泡沫的稳定性,继而影响涂层的遮光性能。采用泡沫半衰期表征泡沫的稳定性,试验考察了氨水添加量、发泡比和填充材料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2.1  氨水添加量的影响

涂层浆中仅加入填充材料,浆料太稀,泡沫流动性太大,导致刮涂过程中附着在刮刀上的涂层浆量少,降低遮光效果。因此,配制涂层浆时应加入适量的增稠剂氨水来调节涂层浆的粘度。以Ti02为填充材料,1.2节配制100g涂层浆,考察氨水添加量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1

1 氨水添加量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涂层厚度0.4mm)

氨水/

粘度/cPs

面密度/(g/m2)

透光率%

半衰期/h

手感

皲裂

0

61

125.32

13

4

柔软

5

119

122.72

14

4.5

柔软

8

190

120.62

17.1

6

柔软

10

350

120.45

22

8

柔软

12

450

117.90

22.1

10

柔软

15

495

115.00

39

11

柔软

由表1可知,当加人5-8滴氨水时,涂层浆的发泡稳定性和流动性都适中,且涂层织物表面平滑、均匀、细致。综合考虑,本试验确定每10Og涂层浆中加入2滴氨水。

2.2  发泡比的影响

进行泡沫涂层整理时,泡沫的大小要控制适当。泡沫过大,遮盖性不好;泡沫过小,涂层织物变硬。按1.2节配制100g涂层浆,考察发泡比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

2 发泡比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涂层厚度0.4mm)

发泡比

透光率/%

面密度/(g/m2)

手感

皲裂

1:2

9.0

138.46

柔软

1:4

12.9

127.50

柔软

1:5

13.2

121.51

柔软

较小

1:8

14.0

111.26

柔软

较小

1:10

14.5

110.54

柔软

1:15

15.0

95.91

柔软

由表2可知,发泡比越大,空气占的比重越大,透光率越高,但涂层上浆量降低,遮光性变差;发泡比太小,发泡效果不理想,泡沫成形结构及稳定性差,粘度达不到要求。综合考虑,将发泡比控制在1:5,此时涂层浆料的流动性、泡沫稳定性和涂层均匀性均较好。

2.3  填充材料的影响

分别采用Ti02和轻钙作为填充材料配制涂层浆,考察填充材料种类和添加量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3

3 填充材料对泡沫涂层浆性能的影响(涂层厚度0.4mm)

填充材料

添加量%

透光率%

面密度/(g/m2)

TiO2

5

7.5

142.25

10

5.1

143.71

15

3.5

164.09

20

3.1

199.10

25

2.9

206,04

轻钙

5

10.0

154.16

10

9.0

171.50

15

8.9

177.52

20

7.5

177.93

25

7.1

178.01

由表3可知,填充材料的添加量越大,遮光性越好,TiO2的遮光效果比轻钙好。当TiO2的用量超过15%,遮光性趋于平缓。综合考虑,确定填充材料为15%TiO2

2.4  涂刮厚度的影响

1.2节配制100g涂层浆,考察涂刮厚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4

4 涂刮厍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涂层厚度/mm

面密度(g/m2)

保温率/%

透光率%

皲裂

轧前

轧后

轧前

轧后

0.3

121.15

30

24.0

18.2

0.5

149.41

30

13.3

11.8

0.7

172.96

30

13.0

10.0

少许

0.9

185.43

30

9.0

8.0

1.1

188.71

/

8.5

7.5

1.3

276.44

/

8.0

7.0

1.5

295.28

/

7.1

6.0

由表4可知,当涂层厚度为0.5mm,织物的各项性能均较好。冷轧工艺有助于提高泡沫涂层织物表面的平整性和遮光性能。

2.5  功能性窗帘性能

1.2节工艺制备功能性窗帘面料,性能见表5

5 功能性窗帘面料的性能

厚度/µm

500

面密度/(g/m2)

172.96

透光率%

10

保温率%

30

阻燃性

续燃时间≤5s;损毁长度≤100mm

防紫外线性

UPF>50;T(UVA)AV=4.9%

防静电性

电荷密度4.5µC/m2

3   结论

(1)泡沫涂层浆中填充材料添加量越大,遮光性越好,但添加量过大会影响涂层牢度;发泡比直接影响涂层产品的厚度和遮光性;冷轧工艺有助于提高泡沫涂层织物表面的平整性和遮光性能。

(2)优化的泡沫涂层浆处方为:100g涂层浆中加2滴氨水,填充材料TiO2 15%,发泡比1:5,发泡稳定剂(硬脂酸胺)2%-3%,阻燃剂20%,抗静电剂1%

(3)泡沫涂层工艺制备的功能性窗帘产品具有优良的遮光性、阻燃性、防静电性和手感。在窗帘面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陶瓷粉,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窗帘面料的隔热性。

参考文献:

[1] 霍瑞亭,马晓光,泡沫涂层在遮光窗帘加工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02,20(143):20-21

[2] 李运清,涂层技术与涂层装饰布.纺织科学研究[J]1991(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