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发yd13003
财经资料 |
|
相关链接 |
货币已超发近43万亿 |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际全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全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 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困,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通货膨胀与货币超发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认同。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忆元GDP规模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 吴晓灵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庋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