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矿难yd12920

智利时间1013,最后一名被困矿工路易斯乌尔苏亚()成功升井后同智利总统皮涅拉()一同庆祝。

在地下生活69

当地时间13日零时10(北京时间131110)左右,首名矿王弗洛伦西奥·阿瓦洛斯升井。

在井下的救援人员将一名矿工送入“凤凰号”救生舱。地面绞车转动,救生舱不断上升,四周一片黑暗,头顶射来一束光线,越来越亮。

每名升井矿工与亲人和救援人员拥抱。

世界目光注视下,当地时间2142分左右,“凤凰号”缓缓在井下矿工避难所露头,最后一名受困矿工、井下自救行动组织者乌尔苏亚随后进入舱内。

绞车上的缆绳圈圈增厚;井上人员唱起歌,和着节拍鼓掌;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擦拭了一下眼睛。象征救生舱靠近的警笛声响起。

2155,救生舱露出井口,乌尔苏亚走出,披上国旗。

“你是个非常棒的头儿,”皮涅拉对乌尔苏亚说。

“我很骄傲,我感谢所有人。”鸟尔苏亚回答。

全体人员手捂左胸,齐唱国歌。

救援工作圆满结束

在升井行动开始前,6名志愿救援人员下井协助被困矿工升井。

在完成33名被困矿工营救任务后,仍留在矿井内的6名志愿救援人员开始逐一升井。

当地时间14日零时32(北京时间141132),“凤凰2号”救生舱搭载最后一名救援人员曼努埃尔冈萨雷斯到达地面。

冈萨雷斯也是第一位通过救援通道到达井下避难所救人的救援人员。作为最后一位留守人员,冈萨雷斯独自在井下避难所停留了12分钟:离开井下前,他让井下避难所的灯光仍然亮着。冈萨雷斯面对镜头深深鞠躬,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救援行动的人表示感谢。

冈萨雷斯升井后皮涅拉关上了救援通道的盖子,宣布救援工作圆满结束。

救援耗资逾千万美元

皮涅拉14日说,圣何塞铜矿救援行动取得成功后,智利政府和司法部门将追究事故责任,对相关人员进行惩罚。

皮涅拉说,虽然矿难救援行动取得成功,所有被困矿工都安全获救,但事故责任人不能因此免责。

皮涅拉表示,此次圣何塞铜矿救援行动费用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智利政府和国家铜业公司承担三分之二,其余来自各方捐赠。

圣何塞铜矿庆祝最后一名被困矿工

路易斯乌尔苏亚顺利升井。

 

神秘“33” 贯穿整个事件

数字“33”贯穿整个事件。

首先,33名矿工受困;其次,救援人员耗时33打通直径66厘米的救援通道,6633的倍数。

井行动原先预期1013开始,加上2010年的“10,总和又是33

矿工第一次告诉地面人员所有人活着时,纸条上所有字母、数字和空格之和也是33

矿工达里奥塞哥维亚的姐姐说:33无处不在,全都吻合。这是一个奇迹。”

进展神速 远远超出预期

救援充满艰辛,但进度远超预期。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85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困在地下700处。

矿工们最初17天与地面断绝音信,但顽强自救,终于等到822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并告知所处位置。

救援官员最初预计需要4个月时间才能救出矿工,后来逐渐缩短预期,实际耗时69天零8小时完成救援。

升井通道挖好后,最初估计需要3648小时才能让全部矿工升井,但实际上所有矿土返回地面只用22小时37分钟。

这场救援不仅牵动智利人的心,更引起全世界关注。大约1500名外国媒体记者前往铜矿拍摄升井。数百架相机、摄像机架设在一个可看到升井现场的山头上。救援指挥者最初用一面巨幅智利国旗挡住升井现场,只让智利官方电视台拍摄,但在精心部署好升井各个环节后,他们最终拿走国旗,让全球媒体得以共同见证奇迹。

早报讯 33名智利矿工被困井下69天后全部获救。昨晚,早报记者越洋连线唯一位参加此次矿难救援的中国人郝恒。这位山东梁山大汉向记者讲述了营救现场的感人故事。

记者了解到,郝恒出生于1974,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曾在青岛远洋运输集团工作8,2007年加盟三一重工。2009,郝恒被公司派往国外,担任智利公司服务经理,负责智利区域履带起重机售后服务工作。

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后,智利政府选定由中国三一集团设计生产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承担起吊救援舱的重任。106,郝恒带着装备开进矿区。

后来营救方案更改,三一重工的起重机成为卷扬机起吊失败后的第一替代方案。“虽然营救方案更改了,没有使用我们的设备,但是我们时刻待命,守候在井口30外。”当看到最后工名矿工成功获救,郝恒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在矿区工作了一个多周,他跟其他同事一样当天都饿着肚子在坚守工作。

昨晚,郝恒告诉记者,自己能够参与这种感人的营救工作,终生难忘。 (陈勇)

中国工程师郝恒(右三)在圣何塞铜矿事故现场参与救援。

青岛早报2010/10/15/26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