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yd12911
|
||
作为港口城市,妈祖文化也是青岛“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妈祖信俗去年已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
|
|
新闻 海上巡游成为青岛祭拜特色 据青岛民俗博物馆馆长 另外,当天去天后宫内欣赏各种戏曲、歌舞演出,也是了解妈祖文化最好的途径。 溯源 青岛是妈祖文化传播最早地区之一 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妈祖文化已成为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全世界的妈袒文化机构有5000多个,信众2亿人。而青岛作为港口城市,据介绍,自宋代就建有妈祖庙,自古渔民就有祭拜妈祖的风俗,因此青岛也是我国妈祖文化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史料记载,青岛地区曾经建有七座天后宫,分布在板桥镇(今胶州)、塔埠头、即墨金家口、女姑口、沧口、沙子口、青岛口等各个口岸。目前青岛仍保留的天后宫,有青岛天后宫、即墨金口天后宫、崂山沙子口天后宫。这几座天后宫在“文革”时期均被破坏过。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各地政府将庙宇进行修复,同时将停办了多年的天后宫庙会也恢复举办,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2008年,青岛银海大世界游艇俱乐部为弘扬妈祖精神,彰显青岛人民的和平友善,豁达开朗的“海派”文化个性,特在此景区内塑了妈祖像一尊,成为青岛人“弘扬妈祖精神、热爱世界和平”的标志性人文景观。 |
||
相关链接 妈祖传说 妈祖,姓林,名默。祖籍福建莆田湄洲。是五代时闽王统军兵马使林愿的第六女儿。其生于宋代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
|
|
后来,据说当地屡有渔船在风浪中遇险,船老大均在危机时刻看见“圣女”林默娘为其挑灯导航,引船脱险。于是渔民们便尊林默娘为“海神娘娘”。从此,历代祭祀不绝,默娘也就成了渔民们的“护航神”。这是久逾千载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另外,据有关史料记载,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宋朝派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国,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路允迪在凤浪中仿佛看到桅杆上发出一道道红光,过后风浪顿息,转危为安。路允迪感到奇怪,便询问部下是什么神灵显圣相助,正好船上有一位名叫李振的船工,是甫田白塘人,平时信奉妈祖,就向路允迪报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路允迪深信不疑,还朝复命时就将途中奇遇,上奏皇帝,宋徽宗就下诏给妈祖庙赐以“顺济”匾额。这是妈祖神迹第一次由民间传到官府,并得到朝廷的确认和褒嘉。此后几百年间,自宋代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出于种种原因,先后36次给妈祖叠奖褒封,封号由2个字累加至64个字,从宋代的顺济夫人、妃、天妃、天后,到清代乾隆年间被封为“天上圣母”。传说成了神话,神话渐由湄洲屿扩展到了我国沿海沿江各个地区。 |
||
青岛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