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yd12812
|
|
||
|
青岛早报 【据《新京报》报道,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多人被一种叫做“蜱”(读音同皮)的八爪小虫咬伤后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 对此,人们产生了一种对“蜱虫”莫明的恐慌。青岛早报为弄清原由,通过连日专访,已把情况搞清。本栏特将有关资料综合如下: |
||
|
|
||
|
河南“蝉虫病”尚未确定病原体 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等 |
||
|
据新华社北京 近几年来,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的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且报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其中个别重症病例因为多脏器的损伤而造成死亡。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将这类疾病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类疾病的一个主要途径。 据了解,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李德新说,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但这次具体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疾病控制部门正积极探查此次疾病的具体致病原因。”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蜱传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只不过这次传播了新的病原体。对于蜱传疾病,我国已有成熟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蜱虫叮咬是降低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
||
|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爱躲在茶叶背面。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 这是 |
|
|
|
青岛早报 |
||
|
被咬伤不一定致病 “青岛不是蜱虫的高发区,而且蜱虫咬人致病的过程其实和蚊子传播疟疾差不多,它只是一种可以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本身并不致病。”对于蜱虫“咬死人”的说法,姜主任并不认可。 姜主任告诉记者,蜱虫俗称草爬子、八脚子、狗豆子,很容易附在宠物狗、猪、老鼠身上。蜱虫本身并不能咬死人,但是如果蜱虫曾经咬过血液中带有病毒的人或动物,这些病毒就可能会寄生在蜱虫体内。当这些携带病毒的蜱虫再去咬人时,可能会将病毒通过血液传染给被咬的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蜱虫咬伤的人并不会致病甚至死亡。 “蚊子还传播疟疾,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消灭它,蜱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没必要过分紧张。”对于市民对蜱虫的高度关注,姜主任觉得蜱虫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不必惊慌。 病例都是疑似 “其实现在只能说这些病例都是疑似”姜主任告诉记者,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潜伏期1-2周,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 据了解,我国尚未分离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所以至今并没有明确的诊断依据,所有病例严格来说都是疑似病例。这导致基层医院遇到患者后,无法确诊,只能根据血液等检验结果,做对症治疗。 |
||
|
青岛早报 |
||
|
蜱虫伤人病例岛城医院接诊过 “2006年我们接诊了第一例被蜱虫咬伤的市民,当时不太了解这种虫子,请教了很多专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来为了提醒大家注意,还专门通过媒体发了稿子。”八医皮肤科主任王德旭告诉记者,3006年,他曾经在一周的时间内接诊了两名被蜱虫咬伤的病例。后来他每年都会接诊一些类似的病患。 “虽然蜱虫吸血的时候没有疼痛感,但是咬伤之后也会有红胂和痒的症状。”王德旭告诉记者,大约一个月之前,他还接诊过一位被蜱虫咬伤的男青年。据男青年自述,他是在爬山时被一个虫子咬了一下,他将虫子拍死后,却发现虫子身体的一部分拔不出来,他回家后赶紧到网上去查,发现竟然是蜱虫,赶紧到医院就医。在擦了大约一周的药膏后,这位男青年就彻底恢复了健康。 |
||
|
青岛早报 |
||
|
老太被咬4天后蜱虫还吸附在身 记者从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皮肤科曾接诊过蜱虫伤人病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60多岁的患者薛老太已经康复。 “岛城有蜱虫活动,但数量很少,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的树丛里,城区几乎没有。这么多年来,就去年接诊过一次。昨日下午,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安海告诉记者,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60多岁的薛老太在野外爬山挖野菜时,突然感觉背上被什么咬了,开始也没注意,4天后发现背上长了一个淡褐色的脓包,于是来到医院就诊。 “我一看蜱虫还吸附在身上,脓包已经有蜱虫的4倍大了,我就在脓包周围及上面抹了凡士林油,将整个脓包密闭封起来,这样蜱虫就没有呼吸了,过了大约20分钟,蜱虫自己从背上掉了下来。”李安海说。 |
||
|
青岛早报 |
||
|
被蜱虫咬后千万别硬拔 王德旭告诉记者,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李安海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蜱虫刺入皮肤开始吸血,一定不能硬拔,因为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钩越拉越紧,口器里还有倒剌,硬拔的话容易将头和倒刺留在体内,那样再去医院取极为麻烦。市民可将凡士林、香油等抹在脓包处,将蜱虫的呼吸切断,这样很快它就死了,自己就会掉下来。 |
||
|
青岛早报 |
||
|
蜱叮刺吸血并没有痛感 新闻延伸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在叮剌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
||
|
青岛早报 |
||
|
|
|
|
|
青岛早报 |
||
|
|
||
|
早报综合消息 记者13日上午从卫生部专家组获悉,河南蜱虫伤人事件的元凶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目前专家组已将“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上报卫生部。 13日上午,记者连线专家组成员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教授,他告诉记者,目前“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初稿已完成。“专家组已经将方案上报到卫生部,卫生部批准后这个方案就可出台了。” “其实不必对蜱虫叮咬过于惊慌,蜱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一般是在4月至10月。” 在谈到河南商城和信阳的患者时, “在抗病毒治疗上,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 “常规的病毒检测都无法查出这种病毒,当时是把病人的血样送到疾控中心,才得出了确切的结果。” |
||
|
延伸阅读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的病毒科,里面还有几个亚属。曾有报道称,此病毒最早被发现于乌干达。这种病毒并不可怕,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只有少数年纪大、自身免疫力低的患者会转为重症。 |
||
|
青岛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