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yd12626
|
|
|||||
大师的人生没有“如果” 出生贫寒书香门第 叔叔钱穆为他取名 日本入侵弃文从理 认为科学才能救国 1931年,钱伟长以文史满分考入清华大学。就在选好专业的第二天,“九一”事变爆发,钱伟长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救国,决定改读物理。当时他的数理化成绩太差,院长建议他还是去读文科。经过一周恳谈,院长只得让步,让他试读一年,如果一年内数学微积分和物理的成绩在70分以下,立即退回中文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学年结束时,他的数物化学考试成绩都追到8O多分。 28岁赴加拿大留学 写出“钱伟长方程” 1940年,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跟随导师辛吉研究,所著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为这本文集撰写论文的,大多是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其中包括爱因斯坦。钱伟长在自己的论文里,提出了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那组方程式,则被世界公认为“钱伟长方程”。 二战时曾帮助伦敦 免遭德国导弹袭击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当时在研究所工作的钱伟长、林家翘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运行火箭受到干扰缩短旅程的对策,有效地阻遏了德国的飞弹。 放弃美国毅然回国 开刨首个力学专业 抗日战争结束后,钱伟长于1946年5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8年受钱学森之邀准备去美国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终因其拒绝‘放弃中国而忠于美国’,未获得签证未成行,期间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 被总理称为“三钱” 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1950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与钱学森等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委会主任、波兰科学院院士。 戴着20年右派帽子
成为“万能科学家” 1957年,钱伟长在反右中被划为右派分子,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在科研上,钱伟长什么领域都去研究,在什么领域研究都有收获,于是有人戏称他为“万能科学家”。从被打成“右派”到1966的9年间,这位被困在清华园里的科学家先后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100多个。 70岁转行教育事业 出任上海大学校长 1982年底,正在一家研究所讲学的钱伟长突然接到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的通知:中央任命他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钱伟长十分珍视中央对他的信任,以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对上海工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成了新的上海大学,钱伟长被任命为校长。 |
||||||
本版文图据新华社等媒体 |
||||||
延伸/阅读
“两弹一星”元勋二钱“驾鹤西去” |
||||||
|
原名钱秉穹,浙江省湖州市人,1910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担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导师是居里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莱娜・居里及其丈夫约里奥・居里,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92年,钱三强逝世。 |
|||||
钱三强 |
||||||
|
生于1911年,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
|
1948年春,钱伟长与约里奥·居里夫妇在一起。 (资料照片〉 |
|||
钱学森 |
||||||
青岛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