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yd12511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00620 00:17

 

【要义】在李克强看来,中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汇率改革能够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财经》记者 胡敬艳】汇率改革悄然重启。

  6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其官方网站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即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央行强调,汇改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消息一出,舆论普遍认为:央行在为即将召开G20峰会做准备。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以及中国货币当局,一直承受着国际国内舆论对汇改的强大压力。今年3月,央行曾考虑过扩大人民币汇率每日浮动区间,但没有出台(《财经》412日刊曾对此问题进行过较为详尽的论述)。

  时至今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央行认为,时机已渐成熟,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汇改。

  事实上,汇率改革早已蓄势待发。早在今年2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指出,中国“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原则下,发挥汇率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在李克强看来,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中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今年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和新36条的实施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一直在为人民币汇改重启做准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认为,政府已经为汇改做足了铺垫。

  汇改重启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必须要走的一步棋,但时机的选择却至关重要。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压力的因素消退很多,目前中国面临着较大的潜在通胀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间越来越有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黄益平一直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抓紧时间调整。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上一期《财经》杂志撰文明确指出,“恢复人民币汇率弹性,事不宜迟,未来两三个月内应是最佳时间窗口。”(详见2010年第12期《财经》杂志,“汇改时机重现”)

  在获悉人民币汇改重启后,王庆表示,中国央行选择重启汇改时机和其判断的完全一致。王庆坚信,今年67月份是最有可能发生这一事件的“机会窗口”,而且在多伦多的G20峰会之前出台相关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对人民币重新估值预期较低的情况下出台更为合适。”王庆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将会恢复到危机前的完全一样的安排。■

  (主管编辑 厉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