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大审”中国yd12504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要义】中国接到来自WTO成员国1500个问题,创下被审议国的记录
【《财经》记者 王延春】在上千万中国高中生迎来决定命运的高考前四天,中国也作为加入WTO近十年的学生,在日内瓦WTO总部经历了大考。
此次大考是中国完成所有入世承诺后面临的第一次审议,也正值外界对人民币汇率、自主创新以及外资政策等质疑之声不断之际。
审议结束那天,世界贸易总干事拉米特意送来一大盒巧克力。他托人在日内瓦寻找,希望找到装有1500块巧克力的糖盒子“犒劳”中国代表团成员。
备战日内瓦
由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组成的30人代表团在奔赴日内瓦的前两周就进行了考前冲刺。27个世贸成员先后发来1500个问题,要在两周内答复。直到审议当天,成员国的问题仍络绎不绝。
实际上,早在2009年1月,WTO对华第三次贸易政策审议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展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商务部牵头组织国务院30多个部门与WTO秘书处就撰写《中国贸易政策报告》反复磋商。 WTO秘书处的人员两次飞抵中国与各部委会谈,各部委也向之提交了大量的政策文件。同时,商务部牵头准备另一份名为《中国政府政策声明》的文件。《中国贸易政策报告》和《中国政府政策声明》被看成是WTO对华贸易政策进行审议时主要参考文件。
按以往经验,成员国往往不会轻易放过审议贸易大国的机会,常常会就敏感问题“纠缠不休”。中国以前是新成员,更多赢得的是鼓励,现在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胡盈之说:“各成员的眼光也更苛刻、更挑剔、更犀利,我们也预先估计成员国会揪住一些问题不放。”
“以前,有些同志觉得回答那么多问题,是额外的工作,并对欧美等成员国提出的问题不以为然,认为没必要搭理这些‘刁难’,但是,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审议机制不是唱赞歌的,就是给你挑毛病。” 胡盈之介绍,现在大家都能以大度、包容的心态接受批评,因此这次各个部门的沟通显得比往前更加顺畅。
“这是一个窗口,是外国集中了解中国的时候,是中国集中传播自己声音的时候。”参与审议的商务部政研室研究员向宇告诉《财经》记者。
贸易政策审议是WTO对全体成员适用的一个永久性机制,对所有WTO成员都要定期进行贸易政策审议。贸易额在全球排名前4位的成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审议。排名5至20位的成员,每4年一次,其他成员每6年一次。
给中国的1500个问题
1500个问题,成为所有被审议国家中问题最多的,在审议史上创下记录。其中,美国提出148个问题,欧盟提出250个问题。这些问题尖锐而犀利。
WTO总部通常是将300多人的会场隔成一半举行审议的,而这次审议中国,由于人数太多,会场不得不拆掉隔墙,但仍座无虚席,代表们争先举牌。审议当天,像秦砖一样厚厚的答卷摆放在各成员国案头,成员国都在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被回答。
一些成员国表示担心,中国地方政府的出口补贴政策,以及政府支持的出口信贷可能扭曲贸易。另外,中国对国际标准的采用率很低,在
本次审议会议的主席阿朗在发言时说,中国立法和监管程序的某些方面仍然复杂而模糊不清。例如《反垄断法》中关于“国家安全审查”、并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之间的平衡的规定。
“尽管在‘中国贸易政策声明’中出现了70多次改革开放的字眼,但中国的贸易机制仍存在严重的缺乏透明度问题。”欧盟驻WTO事务代办约翰•克拉克发表声明称。
他还指出,事实上,欧盟企业报告称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恶化。
美国代表反对WTO秘书处的报告中关于“中国保持了对外开放这一长期战略”的观点,并声称,自2006年以来,中国出现了进一步限制贸易和投资的倒退现象,中国出台的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带有歧视性,中国不能通过政府采购项目和优先采购的方式,来推动自主创新。
一些代表认为,中国一直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不断攀升。
易小准部长的主旨发言并没有绕开敏感而尖刻的问题,而是直面回答。
易小准解释,中国在政府采购中,认定本地产品的标准是根据其在中国境内实现的增加值,这对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
易小准在会上还表示,中国关税总水平已从2002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最低的。此外,中国还取消了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性进口管理措施。
“当时会场上气氛激烈,主旨发言的结果出乎意料,并没有出现针锋相对的交锋场面,成员反倒对中国诚恳的态度表示欣赏。他们觉得中国没有虚幻飘渺地绕弯子。”胡盈之表示。
为了体现诚恳,中国代表团此次改变了方法,不再按议题归类,而是按国家归类回答,使成员国感到自己的问题被中国关注。
非洲一些国家也主动回应欧美等国家提出的中国“资源掠夺”的质疑。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赞比亚的代表说,中非合作项目,涉及社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技术等方面,对当地非常有益。斯里兰卡的代表对中国在曼谷协定下对其提供免关税待遇表示赞赏。
据商务部世贸司介绍,7月底商务部将向世贸组织提交最后的报告,回答成员国提出的所有问题。据悉,中国还将提交政府采购协议修改方案,并对政府采购法关于“本国产品”的认定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承诺继续改革
大会上主持人引导讨论时表示:“中国已成为左右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即使是中国的国内政策,也会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拉米会下跟中国代表沟通,说各成员最担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掉头。
这个担忧是此次审议中成员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在大会讨论还是晚宴交流,大家问的最多的是: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是不是收紧,改革开放的步子会不会停滞。
中国代表团也利用各种机会反复重申:中国贸易政策将坚持开放、自由、互利共赢的原则,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保持吸引外资的政策。
一些专家提出,贸易政策审议这一机制本身有利于推动中国完善贸易政策。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志海提醒说,地方出台的一些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不能违反国际法,“人家的证据都是在地方政府的网站上搜集来的,有些一种我们确实是违反承诺的,让人家一抓,抓个正着”。
郑志海强调,地方政府在出台一些规章制度首先要考虑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鼓励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都要考虑国际影响,不能光考虑国内利益,还要兼顾其他国家的利益,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一国的政策会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迅速传导给别国,影响别国经济的发展,所以,中国必须考虑周边的关切,不能我行我素”。
北京WTO 事务中心法律事务部的研究人员司杨指出,各级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应更加谨慎地审查政策的合规性,以免被其他成员提起反补贴调查。■
(主管编辑 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