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友好城市yd12112
青岛市2010年两会特别报导选登 |
|
|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
市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做好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31.84万,占到了总人口的17.29%。作为应对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内容,青岛将从今年开始进行全国首批老年友好城市试点。从交通、住房、社会参与、尊重与社会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一个对老年人友好的城市,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
|
住在延安二路一家老年公寓的老人们 凑在一起看电视 记者 于小阳摄 |
|
面临问题 青岛老龄化问题突出 “夏耕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老年友好城市这一概念后,在代表们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对这个很感兴趣。”市人大代表、市老龄办主任李雪华告诉记者,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全局性的命题,而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则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有效手段。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创建活动,将有效地帮助政府和社会,从老年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定位城市功能,有效地整合城市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和谐的生活发展空间和城市环境,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 是否有足够的户外休息区、公交车的台阶高度是否考虑到了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老年人参与社会事务是否便利……这些都有可能纳入到老年友好城市的评价指标中。记者了解到,青岛市198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全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的少数地区之一。老年友好型域市,将对城市物理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养老医疗保障、社区为老服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加人性化的要求,强调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包容,鼓励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共融、共建、共享”的和谐发展目标。 代表热评 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好 “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提法非常好.社会各方面都要关注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老年服务功能。”市人大代表、中信银行青岛分行行长吴小平表示.现在很多服务设施都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是否能便利使用.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银行ATM机、电子银行、网上理财等概念部显得‘高不可攀’。为此.他希望金融机构能承担责任.开办老年理财培训基地.满足老年人的理财需求。 “确实有不少老年人反映有些路口的绿灯时间太短.给老年人过马路带来不便。”市人大代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刘琪华认为.由于红绿灯的设置不仅和行人有关.也和车辆行驶有关.延长红绿灯的时间有时候可能会对交通通畅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该通过扶梯型的地下通道成过街天桥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来解决老年人过马路时间不足的问题。 “百善孝为先.青岛做老年友好城市的试点非常好。”市人人代表、青岛阳光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晨光认为.建设老年友好城市.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思想上的转型.让老年人在社会中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给他们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友好的环境。 |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