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纤维针织面料的前处理yd12106
胡玲玲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原载: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254-256
【摘要】采用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对海藻纤维针织面料进行前处理.优化的前处理工艺条件是多功能精练酶2%.双氯水(27%)8%,浴比l:15~l:20,煮漂温度90~95"C,煮漂时间40~50min.采用该工艺大样生产表明,产品基本符合要求.
【关键词】前处理;酶;过氧化氢;海藻纤维;针织物
O 前言
海藻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纺织新材料,具有高吸湿、除臭、抗菌和抗静电等独特性能,是当今纺织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l-3]。在其织造和后续加工中,添加的浆料、油剂等助剂会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毛效和可染性等。传统退煮漂前处理工艺流程长,反应条件剧烈[4]。鉴于此,实现织物的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极有必要[5]。
根据海藻纤维织物上浆科和杂质的特点,选择酶-氧一浴一步法前处理工艺。该工艺利用混合酶对CMC、淀粉等浆料的催化分解作用,以及双氧水对色素和其它残留杂质的分解作用。由于杂质被充分降解,故其重新沾污织物的可能性小,且去杂效果好,易洗净且耗水少,环境污染小。该工艺为一浴一步法,流程短、能耗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工艺。1 试验
1 试验
1.1 材料及药品、仪器
材料:海藻/涤纶(65/35),18.5tex/+20D氨纶纱(绍兴七色彩虹针织有限公司)。
药品:多功能精练酶,双氧水(均为工业品)。
仪器:YG026型织物强力测试仪、YG(B)6112Ⅱ型织物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温州大荣纺织标准仪器厂),Y802型八篮恒温烘箱(莱州市电子仪器公司),WSD2Ⅲ型白度仪(北京康光仪器有限公司)。
1.2 前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
浸渍→煮漂→热水洗(
加工液处方/%
多功能精练酶 l~3
双氧水(27%) 2~10
煮漂温度/℃
70~100
煮漂时间/min 30-60
浴比 l:5~l:30
l.3 性能测试
(1)强力 顶破强力按GB/T3923.1-1997<弹子顶破强力>测试。
(2)白度 将试样折叠成4层,在数字白度仪上按GB8425-1987纺织品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进行测试。
(3)毛效 以30min液体在布条上的爬升高度(cm)表示。
(4)缩水率按GB/T8628-2001《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调湿:按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洗涤;按GB/T8630-2002《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烘干:然后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酶用量
双氧水用量5%,煮漂温度
表l 酶用量对织物性能影响
|
酶用量% |
|||
未处理布 |
1 |
2 |
3 |
|
白度% |
62 |
78 |
78 |
78 |
毛效/cm |
3 |
6 |
6 |
8 |
强力/N |
356 |
343 |
324 |
310 |
由表1可见,酶用量为1%时,织物的白度和毛效提高明显:当用量达到2%后,白度和毛效基本无变化,强力则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稍有下降,但降幅不大。综合考虑,酶用量宜取2%。
2.2
双氧水用量
选择煮练酶用量为2%,其它条件同2.1,改变双氧水用量进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双氧水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双氧水% |
|||
未处理布 |
2 |
4 |
8 |
|
白度% |
62.2 |
69.5 |
76.5 |
82. |
毛效/cm |
3 |
4 |
6 |
10 |
强力/N |
347 |
338 |
331 |
317 |
由表2可见,随双氧水用量增加,织物白度、毛效均有所上升:用量达8%时,白度最高达82以上,毛效最高可达1Ocm;但用量超过8%后,上升幅度已不明显。随双氧水用量增加,织物强力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综合考虑,双氧水用量宜为8%。
2.3
煮漂温度
煮练酶用量2%,双氧水用量8%,浴比l:20,将海藻纤维织物在不同温度下煮漂处理30min,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煮漂温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煮漂温度/℃ |
|||
未处理布 |
70 |
80 |
90 |
|
白度/% |
62.2 |
78.3 |
78.5 |
- |
毛效/cm |
3 |
4 |
6 |
6 |
强力/N |
342 |
321 |
308 |
297 |
由表3可见,织物白度和毛效均随煮漂温度提高而提高:超过90℃后,效果已不明显,但织物强力随煮漂温度的提高而有所下降。故煮漂温度宜取在90~95℃。
2.4 煮漂时间
煮漂温度为95℃,其它条件同2.3,改变海藻纤维织物的煮漂时间。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煮漂时间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煮漂时间/min |
|||
未处理布 |
30 |
40 |
50 |
|
白度/% |
62.2 |
78.3 |
8l.6 |
- |
毛效/cm |
3 |
4 |
6 |
6 |
强力/N |
343 |
326 |
301 |
262 |
由表4可见.煮漂40min便能获得较理想的处理效果;煮漂时间过长,强力损伤显著,且毛效也受到影响。故煮漂时间为40~50min即可。
2.5 浴比
选择煮练酶2%,双氧水8%,在不同浴比条件下对海藻纤维煮漂处理95℃×30min,结果见表5。
表5 浴比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浴比 |
|||
未处理布 |
1:5 |
1:10 |
1:15 |
|
白度/% |
62.2 |
80.6 |
81.0 |
81. |
毛效/cm |
3 |
3.4 |
6.6 |
8.3 |
强力/N |
356 |
308 |
309 |
310 |
由表5可见,织物白度、毛效均随着浴比的加大而提高:但当浴比超过l:20时,效果己不明显。浴比对织物强力影响不大。从经济角度考虑,处理浴比可控制在l:15~l:20。
3 结论
(1)对海藻/涤纶针织面料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的优化工艺为:浸渍加工液一煮漂[(90-95)℃×(40~50)min]→热水洗(80℃,两遍) →冷水洗:其工艺处方为:多功能精练酶2%,双氧水(27%)8%,浴比l:15~l:20。
(2)采用该工艺大样生产表明,产品基本符合要求,毛效达lO.5cm/30min以上,白度达82以上,强力损伤小于10%。
参考文献:
[l] 展义臻,朱平,张建波,等.海藻纤维的性能与应用[J]印染助剂,2006,23(6):9-12
[2] 郭肖青,朱平.海藻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J] 纺织导报,2006,(7):44-50
[3] 刘洪斌,王永跃,肖长发.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24(3):9-12
[4] 沈志平,丁海刚.纯棉织物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探讨们.北京纺织,2003,25(1):49-51
[5] 田舒刚.涤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探讨[J]染整科技,2001,(1):25-28
编者注:文中表格略有删节.如有不妥,可参考论文集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