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答记者问yd119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我国经济工作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独家专访。

    采访开始时,温家宝说,今天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感到非常高兴。我想主要谈过去一年我们国家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作为政府总理,应该把真实情况向人民讲清楚,这是我的义务,同时应该给人民带来信心和希望。

接受这次采访,并不代替我答应的每年要同网民们进行一次在线交流。在“两会”之前,我还要同网民们见一次面。

如何定论

  打多少分要靠人民评价

    新华社记者:非常感谢您利用周末时间接受新华社的独家专访。我想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一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应对的一个主要课题,可以说应对得惊心动魄,一揽子计划力挽狂澜。您亲身经历,一定有很多很多的感慨。大家想知道的是,您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多少分?您最满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温家宝:应对这样一场大的危机,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我们信贷保持得更平衡一些,结构更合理一些,规模更适当一些,就会更好。我们年中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加以纠正,下半年的情况有所好转。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再接再厉,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工作做得更好。所以说,今年打多少分还得靠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最终靠人民的评价。

中国角色

  我们不把麻烦留给别人

  新华社记者:人们注意到,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您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次数比以往多了。在与世界携手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舞台上,请问总理,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温家宝:这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从一开始我们就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必须加强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你可能还记得,我在亚欧会议上曾经用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信心、责任和合作。

    所谓信心,早在去年9月份我出席纽约联合国大会时就第一次提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随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主动行动,在年初我访问欧洲四国的时候,除了传递信心以外,在最为困难的时候,我们决定向欧洲派出两个采购团。

    所谓责任,就是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把麻烦留给别人。中国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所谓合作,你可以看到,我们今年为应对金融危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同主要经济体加强政策交流,形成一致应对危机的共同力量。

发展科技

  中华民族希望就在这里

    新华社记者:看到过您的那篇讲话,题目就是《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温家宝:对,我一直讲,中国的经济问题,根本上还是结构性的问题。就是我常说的,我们经济上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焦点还在于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地区结构、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更为重要的就是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我在基层看到工人在车床旁工作,我对他们讲,每一个部件,它的精确性、它的工艺水平,都反映着或者说都深烙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只有那些勇于创新并且精益求精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希望也就在这里。

改善民生

  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

    新华社记者: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改善民生,我们的一揽子计划民生是重点。临近年终,请总理解释一下一揽子计划在民生方面我们采取的政策以及带来的实惠,在新的一年里,改善民生还有什么新的计划?

    温家宝:你说得非常对。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为了改善民生。在整个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提高了退休职工的待遇和低保的水平。这里我只想说,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二件事情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农村进行农民的养老保险试点。

户籍改革

让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落户

    新华社记者:今天上午10点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的消息就在新华网和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网民反响非常热烈,他们也向您提出了不少问题,我带来了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农民工朋友提出来的。最近他们非常关注放宽户籍限制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就业能不能一起转移的政策。他们想知道在这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安排?

    温家宝:提起农民工,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

    最近中央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是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是我们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需要。这项改革的具体办法还正在研究,但我可以把思路告诉大家。首先,我们要解决那些常年在城里打工,有固定工作和固定住所而又没有户籍的人们,让他们融入城市,和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待遇。第二,我们还要考虑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当前首要的是要引导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和大的集镇安家落户。

    另一个是出台了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这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建设。一是农民工在流动就业时,其个人账户的储存额能够全部转移到新参保地。二是单位为其缴费部分的一定比例也可以随之转移。三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的,与城市职工享受同等待遇。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农民工退保,使农民工融入城市,和城市职工享有同样的待遇。

民间投资

  扩大准入给予政策支持

    新华社记者:再提一个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问题。总理肯定听到过“两道门”的说法,意思是现在民间投资进入一些领域,遇到“两道门”,一个是“玻璃门”。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个大包;还有一个就是“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之后稍稍不小心就被弹出来了。我想请问总理,怎么样拆除这“两道门”,鼓励民间投资呢?

温家宝:民间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经济复苏的情况。首先,在投资政策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又要坚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第二,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以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扩大准入。第三,我们要在税收、贷款以及其他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强迫升值

就是要抑制中国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外经济关系中出现一些热点问题。比如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厉害,其中有针对中国的。一些国家又要求人民币升值。面对这种困难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

    温家宝:关于人民币升值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问题,大家还记得在1998年那场金融危机当中,我们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国际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仍然以为,在世界主要货币接连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是对国际社会的贡献。那种以各种压力来迫使我们升值,我们绝对不会答应。我曾经这样对外国朋友讲,你们一方面要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又采取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要抑制中国的发展。这可能是我们明年对外经济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抑制房价

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建

    新华社记者:另一个问题是,一位网民说房价涨得太快了,一平方米一个月竟然涨了1000块钱,他们想请总理谈一谈房价的问题。

    温家宝:我知道网民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每天上网看到大量网民的意见,甚至很尖锐的批评。因为房子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今年房地产有了比较快的恢复,但同时房价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上涨过快,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如何使房地产建设能走入一个健康的轨道,首先需要弄清楚政府要做什么,市场要做什么,如何既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在这里我只讲一讲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

    第二,要鼓励居民购买自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但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抑制投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住房必须坚持安全、经济、适用和省地的原则,特别要重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房屋的建设。

    第三,要运用好税收、差别利率以及土地政策等经济杠杆加以调控,稳定房地产的价格。

    第四,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占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我觉得只要政府有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房地产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这是可以做到的。

通胀预期

也是在保护人民的利益

新华社记者:提一个关于物价的问题。您说过明年工作中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通胀预期是什么含义?大家对物价问题都比较关心,想听听总理您的意见。

    温家宝: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然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管理好通胀预期是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是保护人民的利益。

    我们提出这三者的结合,就是说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到一些通胀预期。第一,就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比如像石油、棉花;第二,就是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帐的预期:第三,就是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第四,我们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CPI刚刚由负转正,PPI也还是负的。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国家,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问题。物价如果不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一部分人来讲可能不成为问题,但是对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贫困家庭,就会成为很大的负担。

    我们必须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使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物价上涨都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样经济才能够顺利地发展。

新年寄语

  中国的明天大有希望

    新华社记者:新年又快到了,总理您有什么话要对全国人民讲?

    温家宝: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很多灾难,但是独立不惧、百折不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更加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努力奋斗。中国的明天大有希望。

青岛早报2009/12/28/26本版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