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态度yd11916  

●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

    ●中国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必须加倍珍惜、巩固发展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

●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据新华社哥本哈根1218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讲话时表示,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气侯变化问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温家宝说,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8亿吨二氧化碳。

    温家宝说,中国是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温家宝强调,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侯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上午在此间呼吁,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会期到了关键时刻,各方应该立足于现实,充分展示政治意愿,照顾彼此关切,迅速凝聚共识,寻求一条有效推进谈判进程的道路,这样会议才能取得成果。

    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当天在这里举行记者会,介绍了温总理在与一些国家领导人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见时表明的有关立场。

    温总理指出,从哥本哈根大会以及公约>议定书两个工作组讨论情况看,现在仍有五个主要问题有待解决:一是谈判的基础文件,二是减排目标。三是“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和核实)问题,四是长期目标,五是资金问题。当前最紧迫和关键的是要确定以什么案文作为谈判的基础。

    温总理说,两个工作组主席提出的新案文,尽管不够完善,但体现了各方在过去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坚持了公约>议定书)的双轨制,符合巴里路线图的授权,可以作为谈判的基础文件。需要强调的是,在<公约>议定书>下分别通过的“决定”要平衡同步,在表述上要繁简一致。

    温总理说,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提出了各自的量化减排指标,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减缓行动目标。尽管发达国家自身的减排力度不够,但他们还对发展中国家的减缓行动不满意,甚至要将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挂钩,这是毫无道理的。对此,中方已反复强调,中方的目标是经过反复论证的,科学的,不容谈判的,也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减排行动挂钩,也不管会议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中国都会毫不动摇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各方应该从大局出发,锁定已做出的承诺,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承诺列入相关成果文件,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安排,也是一个大的进步。

青岛早报2009/12/19/24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