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问号yd11914
|
|
新华社驻华盛顿、巴黎、新德里及北京的记者近日分别采访相关专家,请他们就气候变化的科学定论、 气候变化有无科学定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自从10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温室效应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清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研究的深入,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科学家的主流共识。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编写的4份有关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人类活动导致近50年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已经上升到90%,并且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一致的。相关表述获得了所有国家的同意。
IPCC副主席、法国气候专家让·茹泽尔:一些人质疑相关气候变化报告是否存在虚假内容。但事实上,这份报告是全球各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经得起任何推敲。
印度科学院大气和海洋科学中心教授戈文德斯瓦米·巴拉:气候变化怀疑分子和特殊利益集团一直质疑IPCC报告中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并试图破坏气候科学家的名誉,其目的是尽力避免任何减排的束缚。 2摄氏度阈值有何意义?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研究员、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内森·胡尔特曼:欧盟提出的
巴拉: 2摄氏度阀值是一个将注意力从核心问题转移的策略,我不认为它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解决办法。我们应该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而不是二氧化碳浓度或表面气温的变化。 谈判的最大分歧是什么? 茹泽尔:目前:多数国家领导人都已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但哥本哈根会议的难点在于减排的目标太大,因次迟迟没能达成共识。如要控制全球气温升幅,必须保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另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支持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发展中国家以前并未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但现在却要承受严重的后果。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却并不充足。
巴拉:气候谈判的主要困难是碳排放量的分配。公平合理的解决是“各国人均排放量全球一致”。另外,我们也应该面对“没有免费午餐”的现实。我个人认为,发达国家永远不会真诚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或资金。发展中国家必须自己寻找解决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 无果而终的原因是什么?
巴拉:目前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最便宜的能源仍然是以碳为基础的能源。除非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否则我们不会看到全球碳排放出现大幅度减少。我个人认为,这是哥本哈根会议没能达成最终协定的主要原因。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