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成果yd11910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闭幕

 

右图:哥本哈根大会场大厅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9日下午330(北京时间晚1030)闭幕,其间数度几近“崩盘”。各方代表最后经过马拉松式辩论终于取得广泛共识。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上午解读这份协议时说,协议将采取自愿加入原则,这份文件虽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开始”。

自愿加入

    潘基文19日临近中午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等待许久、经熬红眼睛的媒体记者们宣布,‘哥本哈根协议’将采取自愿加入原则吸收缔约国。

    潘基文说:“这份(哥本哈根协议)或许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有人全部的希望,但这一决定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开始。”

    “许多人会说,它缺少宏伟目标,”潘基文说,但不论怎样,大会“已经取得不少成就”。

    《哥本哈根协议》草案由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两、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共同提案,主要内容包括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设立发达国家强制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国家展开自主减缓行动。

    协议内容还包括。发达国家于2010年至2012年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亿美元资金援助,至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援助。

    潘基文敦促发达国家信守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他说,明年11日,《哥本哈根协议》将“立即实行”。

彻夜讨论

    大会原定于当地时间19日凌晨145分召开全体会议。就一份《哥本哈根协议》草案进行最后讨论,但推迟至310分才开始。

    大会东道主、丹麦首相拉尔斯·勒克·拉斯穆森介绍草案内容。有几个发展中国家提出反对意见,表示难以接受其中部分内容。

    不过,形势随后发生转折,各方开始寻求妥协。

    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代表穆辛默德·纳希德说,草案内容让他“不高兴”,但可能最终带来“富有成效的结果”。

    “我请求所有国家,不要让这些谈判失败,”纳希德说。

    与会代表长时间辩论后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落幕。

期待明年

    为确保大会取得成果,潘基文等人19日上午进行两个半小时磋商。决定利用议事程序,改变把草案提交全体会议讨论的方式。

    联合国负责政策协调的官员罗伯特·奥尔告诉美联社记者,他们决定把表示与会方认可协议草案的言辞改为“注意到”。以表示与会方“接受”这份文件,希望这种变通能消除大会达成协议的障碍。

    潘基文当天告诉媒体记者,过去13天的谈判相当复杂,进展也相当艰难,为劝说各方达成文件,过去24小时中,他既没有睡觉,也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他称赞说,所有与会领导人都承诺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国家都表现出行动意愿,与会领导人“展现出领导力”,“在要掉下悬崖前化险为夷”。

    潘基文在会议结束前说:“我们将努力在2010年尽快达成一份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协议。”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7日开幕,原定会期12天,最后较原计划延迟一天闭幕。

青岛早报2009/1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