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无泡皂洗剂的合成及应用yd11515

雷志涛 沈丽丽  桐乡汉邦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桐乡314502

收稿日期:2004-08-30

作者简介:雷志涛(1960-),男,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纺织助剂产量开发工作

原载:染整技术2005/1;36-38

 

    【摘要】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水相聚合,生成高分子共聚化合物。对反应产物的分散性和水洗牢度测试表明,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的化合物。有较强的分散能力,在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处理时有较高的色牢度,能降低水洗次数和减少固色剂用量。

    【关键词】无泡皂洗剂;马来酸酐;引发剂;色牢度

【中图分类号】TSl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5)01-0036-03

 

    活性染料用于染纤维素类的纺织品,已成为当今印染厂家的首选染料。但活性染料在用碱固色时,那些未起反应的染料经水解后,呈水溶性状态吸附在纤维素的表面和缝隙中。传统的染色后水洗工艺是用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净洗剂皂洗,在水洗过程中,水解染料从纤维上脱附与皂洗液中的染料重

新被吸附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因此用传统的净洗剂无法洗净。合成一种高分子物的皂洗剂,在碱固色染料后,经过一道热水洗后,用皂洗剂洗涤,就能最大限度地洗净吸附在纤维上的水解染料。利用高分子共聚物优异的分散性能,使水解染料被分散在水中。使用高分子皂洗剂能减少染色后水洗工序,减轻排污压力,而且能保证染色后的牢度指标优于常规后水洗的要求。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药品、材料

l.1.1  主要仪器

    强力搅拌器,水浴锅,烘箱。

1.1.2  主要药品

    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过硫酸盐,活性染料等,均为工业品。

1.1.3  材料

    纯棉布,32/32  110×76

1.2  合成实验方法

    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丙烯酰胺,经碱中和后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在90℃共聚反应5 h,得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水溶性高分子物。

1.3  测试

1.3.1  总固体量测试

    在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称取聚合物样品2 g(精确至0.000lg)。放在110℃烘箱内,烘燥2 h后冷却至常温,称重并计算总固体含量。

1.3.2  分散力的测试

1.3.2.1  试剂的配制

    (1)称取17.6 g乙酸钙,用1000 mL软水溶解,得0.1 mol/L标准溶液。

    (2)称取碳酸钠lO g,加软水90 mL溶解成lO%Na2CO3溶液。

1.3.2.2  测试步骤

(1)准确称取4 g样品(精确至0.0001g),配成100 mL;

    (2)移取25 mL样品至锥形瓶中,加入10%Na2C03 10 mL,加软水30 mL;

    (3)用0.1 mol/L乙酸钙标准溶液滴定至产生永久性的

白色沉淀物为终点。

1.3.2.3            分散值的计算

分散值(mg/g)=

V×C×100.1

G

式中:

V-样品消耗乙酸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乙酸钙的浓度mol/L;

    G-样品的重量g;

    100.1碳酸钙的分子量。

1.3.3  皂洗牢度测试

    皂洗牢度和白布沾色牢度按GB/T392l-1997试验方法进行,用灰色沾色样卡评定白布沾色

2  结果和讨论

    按“1.2”合成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外观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流动液体,无异味,稀释振荡无泡,含固量达38%左右。

2.1  引发剂

    引发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见表l

l  引发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序号

引发剂

产品性能

引发剂及用量

分散力mg/g

粘稠度

外观

1

过硫酸铵0.5

过硫酸铵0.5

120

有沉淀

2

亚硫酸氢钠0.25

过硫酸铵0.6

140

较大

色深,有沉淀

3

亚硫酸氢钠0.25

过硫酸铵0.5

150

较大

色较深,有少量沉淀

4

亚硫酸氢钠0.25

过硫酸铵0.6

180

较大

色较浅,基本无沉淀

5

亚硫酸氢钠0.25

过氧化物0.3

220

较大

色浅,无沉淀

编者注:表中引发剂及用量一项,原文有错。

    从表l可看出,在三元共聚物中,由于马来酸酐的量占比例较大,常规的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系统不能很好地使反应完全,产品易出现晶状体(马来酸酐未反应完全)。引入另一种过氧化物.大大降低了马来酸酐参与共聚反应时的△E,使得反应进行得完全而且对最终产品有漂白作用。

2.2  反应时间

  采取中和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溶液滴加的方式,在滴加完后,设定不同反应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见表2。

2  保温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保温时间h

分散力mg/g

色泽

1

85

浅,降温出现大量沉淀

2

120

浅,降温出现沉淀

3

130

浅,降温出现部分沉淀

4

180

浅,降温基本无沉淀

5

185

浅,降温后无沉淀

从表2可看出.反应时间对反应的转化率有非常大的影响。时间短,马来酸酐未完全参与反应,导致产品出现沉淀。分散力较差。因此,较合适的时间为单体全部滴加完后,保温反应4~5 h。

2.3  聚合温度

    聚合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见表3。

3  聚合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聚合温度℃

分散力mg/g

粘稠度

外观

80

120

无色,有沉淀

85

123

较小

无色,有少量沉淀

90

160

较大

淡黄色,基本无沉淀

95

162

较大

淡黄,色无沉淀

    由表3可知.聚合温度控制在90℃-95℃,产品的外观及性能都比较好。

2.4  单体配比

m(马来酸酐): m(丙烯酸) : m(丙烯酰胺)的配比以75:45:10较为合适。提高丙烯酸及丙烯酰胺用量,反应较易进行,但成本较高,分散性下降。增加马来酸酐用量,分散能力提高,但反应不完全,有沉淀产生。

4  皂洗比较

水洗工艺

牢度(白布沾色,级)

常规

2

无泡皂

3

注:皂洗剂, 2 g/L,80℃,20min,浴比1:20;试验用色布:B型活性染料染色,染料用量:5%(owf)。

2.5  皂洗牢度比较

    采用无泡高分子皂洗剂作为染色后水洗,其牢度明显比常规洗涤的牢度好。这样,就可以降低固色剂的用量,同时可减少染色后水洗的工序。

3  结论

    (1)采用过氧化物-亚硫酸氢钠为复合引发剂系统,合成以马来酸酐为主的三元共聚物,色泽浅,分散力强,不含磷和APEO,也不会向废水中释放AOX,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2)原料配比:75:45:10,三元组合引发剂系统的配比:5%、2.5%、3%,反应时间为5 h。

    (3)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水洗:白布沾色牢度比常规皂洗提高l级,而且无泡,可减少洗涤工序,节省水、电、汽。

4  参考文献

[1]张彪,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J]精细化工,2001,20(8);487-489

[2]朱国华 王瑛,酸性皂洗剂的合成与应用[J]南通工学院  学报,2001(4);50-55

[3]孙宾 王靖,两性聚合丙烯酸类助洗剂的合成与分散性能  [J]2001,18(3);4-6

[4]藤本武彦(日),高分子药剂入门[M]日本,三洋化成工业  株式会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