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工程”惠及千万残疾人Yd11402 |
早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残联了解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残联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加强政策落实等“三项工程”,做残疾人生产生活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帮扶人,惠及千万残疾人,受到广大残疾人群众及其亲友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市残联肩负着全市42万残疾人的“服务、代表、管理”职能。要履行好这个职能,首先必须是残疾人生产生活的第一知情人,知底性,知心声,知疾苦。市残联积极向市政府提出了有关城市道路、交通、酒店、旅游景点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对我市的既有道路和设施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拓宽思路,学习推广先进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创造性地编制了《青岛市城市无障碍设施服务指南》,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步伐。截止到目前,全市建成无障碍设施的道路共175条,主次干道总长度已达
目前我市约有6万多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在就业年龄段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现已就业4万人,仍有约2万残疾人需要就业或从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仅市残联所属的青岛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较好地完成了对580多名3—7岁的聋哑儿童进行了语言训练和听力康复,他们入普小、普幼率达到了40%以上:对320名6-16岁脑瘫、智障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他们入普小率达到8%;对700多名16-50岁各类残疾人进行了初、中、高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博爱中专按摩职业就业率达98%。 |
青岛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