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场”试刀yd10901
|
作为承办十一运会冰上项目的青岛“钻石”体育馆,昨天下午迎来了一批“考官”,这就是冬奥会冠军杨扬,同为世锦赛女子接力冠军的杨阳和孙丹丹,世锦赛男子 |
|
杨扬金点子 冰场永不化 冬奥会冠军支招青岛全运会场馆建设“造出”固定冰场 早报体育专讯 昨天在“钻石”体育馆冰场试滑结束后,杨扬临时向青岛体育馆的承建方国信集团提出去看看综合训练馆,原来正是杨扬的金点子,让青岛全运会场馆建设做了改动,使综合训练馆增建了永久保存的室内冰场,让青岛市民全运会后走上正规冰场有了可能,(早报于 在综合训练馆地下一层,记者看到,室内冰场已经建成,看台正在紧张地清理施工当中,“去年底我来青岛的时候,这块室内冰场还没铺设,这么快就建成了,速度真快,”看着自己建议保留下来的固定冰场,杨扬颇为满意。 随后,杨扬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支招青岛办全运的来龙去脉,“18个月前第一次看到青岛场馆冰场设计图的时侯,冰场计划建在篮球馆,也就是万人综合馆里面有制冰设备,不过赛后怎样使用当初还没有计划。”杨扬说。 能容纳1万人的体育馆制冰会非常耗能,而且篮球等其他的体育项目就没有办法开展,因此按经验来说,全运会之后这样的场馆除了大型冰上赛事,其他的时间不会制冰,那么这个制冰设备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冰上运动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杨扬建议单独建一座小型的滑冰训练馆,不但可以满足全运会时各队的训练要求,也能在赛后继续使用,让青岛冰雪爱好者能够在家门口享用正规的场馆。另外,和正式比赛用馆相比,训练馆场地小利于维护而且节能。 杨扬的建议得到青岛体育馆建设方的重视,最终决定把综合训练馆从两层增建为三层。这样,一座固定冰场就为青岛市民保留下来了,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井最终变为现实,杨扬颇为感慨,“青岛人虽然是第一次承办冬季项目比赛,但是多方取经的好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令人钦佩,现在青岛体育馆比赛场地和训练场地都竣工了,这是我见过的国内最漂亮的滑冰场。” 小杨阳也颇为赞同师姐的说法,她对记者说,“青岛的这个训练冰场比国家队在首体的那个场地要强很多,而且这里也是标准场地,完全可以承办亚洲短道速滑比赛。” |
||
大杨扬客串东道主 下午三点,大杨扬和四位速滑名将走进“钻石”体育馆,马上以“东道主”的身份向小杨阳等人介绍起青岛冰场来,“我是第二次来到钻石馆冰场了,他们是第一次,当然由我来当解说员了,”大杨扬笑着说。 听到队友对“钻石”馆场内设施啧啧称赞,大杨扬连忙招呼,“别光看不练,别忘了咱们来的主要目的是试滑,给全运会的冰场挑挑剌。”听大师姐一声招呼,小杨阳、孙丹丹和冯凯马上换上速滑专用冰刀跟着她进了冰场,一会儿两人一组追逐赛,一会儿搞起五人接力赛,引得场边记者连续摁动快门,正在干活的工人也停下了活计,“看世界冠军滑冰真是享受,看人家在冰上飞就如同咱们走平地。”一位记者说, 小杨阳摔个屁股蹲 一阵热身之后,大杨扬率先挑起了内战,“我当裁判,你们男女混合分成两组,比赛 |
||
在一流场馆试滑,世界冠军也“捧跤”。 王建亮摄 |
咱就鸡蛋里挑骨头 半个小时后,五位速滑高手走下冰场,“冰场太好了,我感觉是用崂山矿泉水浇出来的,能让我们兴奋的冰场很少见,我相信参加全运会的选手绝对会对场馆很满意。”大杨扬说出了自已的观点。自从1993年短道速滑进入全运会,这是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场馆比赛,青岛冰场真是不错。”小杨阳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不过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大小杨扬还是“鸡蛋里挑骨头”,给青岛体育馆的冰场提了点建议,“浇水的分寸应该再把握准一些,浇水不妨小一些,这样冰能薄一些,运动员比赛时能更舒服一些。” |
|
青岛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