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疏水纤维的纱线对单层织物吸放湿性的影响yd10809
张立洁,姚金波,王刚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160)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立洁(197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纺纱技术与功能性面料的开发
原载:染整技术2009/1;4-6
【摘要】 在不同含量表面疏水纤维的纱线织成的平纹织物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织物的吸湿性和放湿性变化规律,研究证实当构成织物的纱线中加入少部分表面疏水纤维后,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放湿性能。
【关键词】 疏水纤维;吸湿;放湿
【中图分类号】TS190,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09)
目前,国内外对吸湿快干类面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层和三层复合织物上,而对于单层吸湿快干类织物的研究则鲜见报导。为解决单层织物的吸湿快干问题,一般需在纱线中混入一定比例的吸湿快干合成纤维,而对于纯纺织物的研究报道十分少见。然而,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或相对于内衣而言,双层和三层织物由于厚度方面的限制,不适合消费者使用[1-2]。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开发一种能适合夏季穿着的轻薄型单层吸湿快干纯纺面料。研究认为,织物的吸湿性与快干性,除与组成织物的纤维基本性能有关外。还与构成织物的纤维特性、织物的组织、结构、厚度、紧度等多种因素有关[3]。在本文中,利用不同细度纤维在混合纺纱过程中的纤维转移理论构造出皮芯结构纱线、依据环锭纺中的纤维转移理论可知,该皮芯结构纱中粗纤维主要分布在纱线外层,此时如果对粗纤维进行疏水性整理,则可以构造出皮层和芯层具有不同吸湿性能的皮芯结构纱线。文中重点研究比较了由含疏水性粗纤维构成的皮芯结构纱线与不含疏水性粗纤维构成的皮芯结构纱线所织成织物的吸湿放湿性能。
1 试验部分
1.1 试样准备
l.1.1 表面疏水性纤维制备
选用0.3
tex和0.5 tex两种不同规格的粘胶短纤维,对其中较粗的纤维进行疏水性整理,整理处方及工艺为:FK-510
将0.3 tex和经疏水整理的0.5 tex纤维按照0.5tex纤维占10%、30%和50%的比例,分别混合进行纺纱。工艺过程为:粗混→开松(3遍) →制条→并条→细纱→合股。具体纱线细度见表1。
表l 纺制的纱线细度
0.5tex纤维比例 |
纱线细度tex |
||
10% |
30% |
50% |
|
空白对比纱 |
30.0 |
29.6 |
29 |
含疏水性纤维纱 |
29.5 |
28.8 |
29.2 |
1.2试样织造
存ASL-2000D织样机上,按没计方案及组织参数织制试样。选用不同的纱线组合,织造了1/1平纹的纯粘胶织物。
l/1平纹有六种类型:①由10%原纱织成;②由10%的疏水纱线织成:③由30%原纱织成;④由30%的疏水纱线织成:⑤由50%原纱织成;⑥由50%的疏水纱线织成。(原纱是指不含疏水性粗纤维构成的皮芯结构纱线:疏水纱线是指含疏水性粗纤维构成的皮芯结构纱线、织物的经密均为200根/dm,纬密均为180根/dm。)
1.3织物吸湿、放湿性能的测试
l.3.1 织物吸湿性能的测试
准备一定大小的织物(
含湿率=[(吸湿后的质量-样品的绝干质量)/样品的绝干质量]×100%
准备一定大小的织物(
含湿率=[(放湿一定时间后的质量-样品的绝干质量)/样品的绝干质量]×lOO%
2 结果讨论与分析
2,1 织物试样吸湿性能的变化
疏水纤维的含量对平纹织物吸湿性能的影响,见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
|
|
图l 不同疏水纤维舍量的平纹织物吸湿性能比较 |
图2 10%平纹疏水与空白织物吸湿性能比较 |
|
|
图3
30%的平纹疏水与空白织物吸湿性能比较 |
图4
50%的平纹疏水与空白织物吸湿性能比较 |
与空白对比织物无区别。表现出纱线在织物中因受纱间相互影响而与完全自由状态的纱线吸湿行为稍有不同,总体表明,虽织物中含有疏水性纤维,但并未对吸湿性构成严重影响。
2.2 织物试样放湿性能的变化
疏水纱线的不同含量对平纹织物放湿性能的影响。见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由图5至图8可知。在开始放湿的前10 min内,
|
|
图5 不同疏水纤维含量的平纹织物放湿性能比较 |
图6 lO%的平纹原布与疏水布放湿性能比较 |
|
|
图7 30%的平纹原布与疏水布放湿性能比较 |
图8 50%的平纹原布与疏水布放湿性能比较 |
随着疏水纤维含量的增加,不同疏水纤维比例的织物其放湿性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并且在起始阶段三种织物的放湿速度均很快,主要是吸附在织物表面的湿气的快速挥发。随着时问的延长,不同疏水纤维比例的织物其放湿性能呈现出较大差别,并且随着疏水纤维含量的增加,织物放湿速度呈增快趋势,按照放湿性从高到低的顺序,50/50织物>30/70织物>10/90织物,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吸附在纱线内部的湿气升始挥发。纱线内部的湿气在挥发的过程中,首先要从纱线内部转移到纱线表面,而在转移的过程中,湿气要经历被表面纤维吸附、解吸的过程。当纱线表面的疏水纤维含量高,亲水纤维含量少,则湿气大部分直接转移到纱线外部挥发,少部分被再次吸附在亲水纤维上,然后再挥发。如果疏水纤维含量低,亲水纤维含量多,则大部分湿气先吸附在亲水纤维上,然后再挥发,这样就延长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妨碍了纱线内部湿气的进一步挥发,导致放湿速率减慢。总的来说,织物中含有疏水性纤维越多,其放湿速率越大,平衡时的含湿率越低,疏水纤维的加入有利于织物放湿的进行,可以起到使织物快干的作用。
3 结论
(1)从疏水织物与空白织物吸湿性能的对比来看,所有含有疏水纤维的织物其吸湿性均略小于不含有疏水纤维的织物。但是这种含有疏水纤维织物吸湿性的降低并不会对织物的湿热舒适性有明显的影响。
(2)从疏水织物与空白织物放湿性能的对比来看,所有含有疏水纤维的织物其放湿性均快于不含有疏水纤维的织物。说明含有疏水纤维的织物其快干的性能要优于亲水性织物,这对于提高织物湿热舒适性来说是有利的。
4 参考文献
[1]王其,导湿快干运动衣面料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1995
[2]唐虹,导湿面料吸湿性能的研究[J]纺织科学研究,1999,(6);8-10
[3]顾维铀,功能性服装面料的舒适性探讨[J]上海针织动 态,2001,(3):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