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驱蚊整理剂CW-1的制备yd10807
王玉娟1,葛风燕1,蔡再生1,姜建英2,陈炳良2
(1.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2.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昆山2153347)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玉娟(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品功能整理
原载:染整技术2009/1;34-36
【摘要】
以聚氨酯为壁材,驱蚊灵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缓释驱蚊整理剂CW-1。研究了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合成CW-l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HLOZ
【关键词】微胶囊;驱蚊整理剂;聚氨酯;驱蚊灵HLQz
【中图分类号】TQ45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9350(2009)01-0034-03
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纺织领域加工整理的方法,在日本[1]、欧美[2]已十分普遍。其中,以界面聚合反应和原位聚合反应最引人注目,并利用相分离技术将物质包裹于高分子材料中,制成了能定时释放的微胶囊,推动了微胶囊技术新的发展[3]。蚊虫防治技术种类繁多,各种技术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式均不同,对不同蚊种的杀灭活性亦有差别,但都有各自的局限,如易产生抗药性、起效慢或危害人体健康等[4]。
本论文选择高效、安全的驱蚊灵HLQZ为芯材,以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均匀的微胶囊,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特点,所得微胶囊乳液均一稳定,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1 实验部分
1.1材料及仪器
HLQZ(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乙二醇400(PEG-40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乳化剂(复配,主要成分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氯甲烷(上海东懿化学试剂公司),丙酮(上海振兴化工一厂),乙酸乙酯(苏州振亚化工厂),乙二胺(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五联化工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RW20.n电动搅拌器,LSl332型激光粒度分析仪,PL602-S型电子天平,DGG-9070B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尼康显微镜E400。普及型智能化扫描电子显微镜DXS
1.2 HLQZ微胶囊的制备
准确称取
1.3 测试
l.3.1 粒径的测试
采用纳米粒度与电位分析仪Nano-2S测试乳液的粒径,用LSl332型激光粒度分析仪直接测试HLQZ微胶囊乳液的粒径。
将HLQz微胶囊乳液滴至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在尼康显微镜E400上直接观察。
取l滴稀释20倍后的HLQZ微胶囊乳液滴到盖玻片上,室温下自然凉干后,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溶剂对乳液的影响比较
均一稳定的油/水乳液是制备微胶囊的关键和前提,试验选用乳化剂用量为4%的情况下,选用不同的溶剂(
表l 不同溶剂的影响
溶剂 |
乳液性能 |
丙酮 |
芯材的丙酮溶液中加入水后,芯材部分析出,无法形成乳液 |
乙酸乙酯 |
乳化后得到均一乳液,但放置48h后乳液出现分层现象 |
二氯甲烷 |
乳化后得到均一乳液,并泛有蓝光,放置1周无明显变化 |
由表l可见,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得到的乳液均一稳定且泛有明显的蓝光,已经达到纳米级粒径分布[5]。实验中还发现,选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加复配的乳化剂,即使不用乳化机乳化,所得乳液仍呈现明显的蓝光。分别测试乳化前后乳液的粒径,分别为364.6nm和351.3nm,差别不大,说明选用二氯甲烷做溶剂,复配的乳化剂具有自乳化作用,无需机械乳化,这对于工厂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2.2 乳化剂用量的影响
乳化剂对于制备均一稳定的乳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6-7]。实验中采用的乳化剂为自制乳化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乳化剂用量不同对微囊表面形态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分别如图l、图2。
图l及图2可见,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微胶囊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当乳化剂用量为
|
|
图l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
图2乳化剂用量为 |
囊乳液储存稳定性好。由于微胶囊乳液呈弱碱性,表面带有双电层结构,使得胶囊之间有静电斥力,从而不易聚集,保持乳液较长时间的稳定。
2.3 催化剂的影响
根据资料介绍[8],实验中选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作为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不同对纳米胶囊形态及粒径分布的影响。
表2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催化剂用量 |
反应性能 |
不加 |
反应3 h无明显微胶囊生成 |
|
反应2 h即有明显微胶囊生成,微胶囊乳液放置1周无明显变化 |
|
反应1 h烧瓶内壁有淡黄色固体,所得微胶囊乳液放置20 min即发生聚沉 |
表2可见,催化剂用量为
2.4 搅拌速度的影响
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以及表面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图3是不同搅拌速度下制备的微胶囊在显微镜下放大相同倍数的照片,
|
|
600 r/min |
800 r/min
|
|
|
1000 r/min
|
1200 r/min |
图3搅拌速度的影响 |
图3可见。搅拌速度为1200 r/min时,制备的微胶囊粒径最小且分布最均匀,颗粒之间无粘结现象。继续增加搅拌速度,微胶囊粒径及表而形态无明显变化。
2.5 驱蚊效果
将经过防蚊整理的蚊帐和未经过防蚊整理的蚊帐各8顶,置于蚊子较多的废弃房内,整理过的蚊帐和未整理的蚊帐间隔放置,于晚上18:00,20:30观察蚊子数日及活动状况,次日早上统计蚊子死亡数目,相同的试验重复2次,以确保得到的数据可靠,具有统汁意义。结果表明,经防蚊整理后的蚊帐内蚊子数目明显少于未整理蚊帐内蚊子数目,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如图4所示;。
3 结论
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乳化剂
4 参考文献
[1]徐鹏,张建春,日本功能纺织材料新进展[J]国外纺织技术,2002,(1);5-8
[2]Nelson,Gordon,Application
[3]宋健,陈磊,李效军,微胶囊化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陈辉华,陈晓光,蚊虫防治技术新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46
[5]范圣强,范一波等,保护胶体在高固含量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J]涂料丁业,2005,(1);3
[6]D.Y.CHAO,The
role of Surfaetants in Synthesizing Polyurea Microcapsule[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3,(47);645-651
[7]Rafati H.,Investigation of release property on
microcapsules [J]J Controlled Release,1997,(43);89-91
[8]C.A.米勒尔,P.尼奥基,界面现象一平衡和动念效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