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无乳化剂乳液
涓涓摘编yd10214
无乳化剂乳状液
资料来源:合成树脂乳液,[日]奥田平,稻垣宽编,黄志启等译,<乳液聚合的历史>作者: 冈村诚三,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1;10-12
乳液状的分散体系用于涂料和粘合剂时,造成损害涂膜耐水性、表面光泽性和流平性等的最大原因,多数是由于所吸附的乳化剂所致。由废液造成的公害等也起因于残留的乳化剂水溶液。基于上述两点,迫切期望得到在没有乳化剂的条件下也能够稳定的乳液。现正在以亲水性单体的乳化聚合及其乳液共聚,并结合表面电荷方法逐渐达到该目的。探索一下这方面所走过的研究途径,始于聚醋酸乙烯以及聚丙烯酸酯在乳液状态下的皂化反应的发现,有可能认为达到了亲水性丙烯酸的共聚。
首先,作者等[25]发现,对于稳定的分散极细的聚醋酸乙烯的乳胶,在室温下放置,使之简单的皂化,就可以从表面上变化成聚乙烯醇,然后[26],就可以得到以聚乙烯醇作为分散胶体的极为稳定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在这种场合虽可使之减少一些阴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但还没有达到不使用乳化剂的程度。
松本等[27]用聚丙烯酸乙酯乳液进行碱皂化,这时皂化反应以微小的颗粒开始,通过电泳及吸光度的降低确认了生成的羧基全部都在颗粒的表面上。
从这样的现象可以联想到,丙烯酸等水溶性单体的乳液共聚。
很早以前松本教授等[28]在乳液共聚条件下比较了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确认用丙烯酸的场合多分布于聚合物颗粒表面上,而用甲基丙烯酸时则多分布于颗粒的内部。
近来,由于乳液在医学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所以希望制备不含残存乳化剂的乳液就更加迫切,并且要求呈单分散性的乳液颗粒。于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就更加活跃了。
这个问题在1975年的AGS年会上也进行过详细讨论。例如,A.Rembaum等[28a]曾使免疫体与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以及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四元共聚乳液颗粒表面进行化学结合,研究了诊断细胞表面上抗原存在的方法。
最近,Sinclair-Koppers公司在进行详细的研究工作,其中有关无乳化剂及稳定乳液方面,G.W.Ceska[29]就推荐了关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体系的乳液共聚的两段聚合法。即;在第一段中,在低pH值条件下进行羧酸化,以制备出种子乳液,而第二段,在维持高pH值下使之离子化,并进一步形成能在高浓度下保持稳定的无乳化剂乳液。
进行同一方向研究的,还有冈谷、佐古田等人[30]的无乳化剂乳液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
文中参考文献加注:
[25] 冈村,本山,工化,50,113(1955)
[26] 冈村,本山,山下,高分子化学13 170(1955)
[27]松本,大久保,安井;高分子论文集31 112(1974)
[28]松本,鸠田;高分子化学22 172(1965)
[28a]S.P.S.Yen,A.Rembaum,R.W.Molday a.W.Dreyer;”Emulotion Polymerization”p.236-257
[29]G.W.Ceska;J.App.P.S.,18 427,2493(1974)
[30] 冈谷,佐古田;J.App.P.S.20 3255(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