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S禁令及含氟整理剂的替代取向(下) yd99-01
陈荣圻 上海纺织印染职工大学 上海 200082
收稿日期;2007-12-12
作者简介:陈荣析(1930-),男,教授,长期从事染料、助剂印染及生态环境的研究
原载:染整技术2008/4;16-17,50
【关键词】PFOS和PFOA
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 相关法规 替代取向
【中图分类号】TS19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08)04-0016-02
上期提要:因PFOS为PBT物质而被欧盟禁用,PFOS是全氟辛基磺酰胺类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的原料,法令规定在化学品及制剂中高于0.005%不得生产和使用,实际上是禁用,将于2008年6月27日开始实施。为此就防水拒油机理,以及PFOS和PFOA衍生的中间和最终产物的合成过程进行了阐述,从中可以了解替代取向需遵循的主要原则。
5 PFOS和PFOA的替代取向
5·l 非PFOS的全氟烷基氟碳化合物
2001年美国EPA提出禁止PFOS使用后,3M公司于2002年声明不生产PFOS相关产品,同时研发全氟丁基磺酸 (PFBS,Perfluorobutane Sulfonate)[21-22]。PFBS的氟碳链短,无明显持久性及生物积累性,短时间随人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且其降解物无毒无害。由PFBS生产的新Scotchguard Protector商品经大量测试,防护功能对环境无害,并经美国EPA和世界其它环保机构批准。其商品有:易去污功能的Scotchgard PM-492,防污和易去污功能的Scotchgard PM-930,超级拒水功能的Scotchgard PM-3622,PM-3630,以及吸湿易去污的Scotchgard FC-226等[23]。
但是PFBS的产品以防水和易去污功能为主,达不到PFOS拒油整理水平,表I显示C4全氟烷的拒油性仅90-100,薄膜临界表面张力δ为15mN/m,达不到C8的拒油性130、δ为lOmN/m的要求。
杜邦公司利用调聚反应生产全氟烷基单体时,主要是C6基产品,没有C8基成分,所以不含PFOS。这些C6调聚物的最终产品可能降解为C6CH13CH2CH2SO3X,而没有C8CH17CH2CH2SO3X(PFOS),其毒性比C8小[24]。日本大金和美国道康宁联手推出C6(PFHS,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的产品[23-24]。浙江巨化集团2004年开始研究C6、C9含氟整理剂替代C8基含氟整理剂[24]。
但是,调聚法制备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最终产物是碳链不同的混合物,其碳链分布较宽,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在所需碳链范围内终止反应,是很难做到的,但不失为一个替代取向。
5·2 含氟和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增效
碳氢表面活性剂、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表面张力(CMC以上浓度)分别为:25mN/m、20-35mN/m和16-2OmN/m[25]。聚丙烯酸酰类碳氢化合物对水的临界表面张力可降至4.3-9.3mN/m,比全氟烷整理剂更低,有利于易去
污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对含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的混合体系进行了研究,在碳氢表面活性剂中只要加入很少量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其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就大幅提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还能发挥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将含氟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可能大大减少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成本。最主要是减少PFOS和PFOA的污染,有利于这些有害物质在最终产品中低于5Omg/kg。同样道理,降低全氟辛基磺酰胺类丙烯酸酯或全氟辛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含量,增加丙烯酸酯单体含量进行共聚;或者将二种单体聚合后按比例复配,以达增效作用。预计这种复配型氟整理剂将为今后新的含氟整理剂的方向。
5·3 含硅的氟化物拒油整理剂的开发
甲基硅酮和全氟辛基磺酰胺丙烯酸酯在薄膜上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27mN/m和5mN/m;在棉布上分别为38-45mN/m和24-25mN/m。作为防水拒油整理剂在纤维上的整齐排列是甲基氢硅酮或二甲基硅酮的-CH3,氟代丙烯酸酯的-CF3和-CF2-,
都在纤维表面外层,防水拒油效果才好。
开发含氟硅整理剂成为一个方向,含氟硅的整理剂可望同时具有含氟和含硅整理剂的优点。美国阿托费诺化学公司用含氟烯烃、含氟烷烃链烯基醚与含有烯基醚或烯基的有机硅氧烷共聚,制成含氟的有机硅氧烷[26]。德国希尔公司在铂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含氟烯烃与含H-Si基的有机硅反应,制得含有氟的有机硅化物[27]。日本陶氏东丽硅氧烷株式会社[28]、美国道康宁公司、澳大利亚道康宁和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29]等也对这方面作过报导。武汉大学张先亮等[30]合成了含氟的聚硅氧烷。首先合成了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和含聚醚低聚物的有机氯硅烷二个单体,然后与二甲基二氯硅烷及三甲基氯硅烷通过水解缩合,合成有机氟硅表面活性剂。反应过程如下:
在开发含硅的氟化物防水拒油整理剂方面,中科院化学所研究了一种超双疏(疏水、疏油)的氟代有机硅氧烷聚合物[31];东华大学研制了一种含氟有机硅[32];天津工业大学完成了氟烃基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工艺研究,都能用于纺织物的防水拒油整理。
5·4 纳米技术用于防水拒油整理
纳米材料(如氧化锌)用于防水拒油整理的原理是荷叶自洁作用,在荷叶粗糙的表面上,水珠只与荷叶表面乳瘤部分的蜡质晶体毛茸相接触,明显减少了水珠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扩大了水珠与空气的界面,水通过扩大表面积以获得一定的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液滴不会自动扩展而保持球体状,这就是荷叶效应[33-34]。它在理论上与常规的防水拒油整理剂研制不同,主要是将降低材料的表面能和产生纳米的微观结构的粗糙程度结合。通过纳米材料整理后,织物表面形成如荷叶的粗糙表面,达到防水拒油作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纳米材料整理剂容易发生凝聚,从而失去纳米特性,还有耐久性差的问题[35]。
5·5 聚四氟乙烯防水拒油整理剂
采用一定聚合度的聚四氟乙烯水乳液,在160-165℃,30s处理后在纺织品上结膜,具有防水拒油功能[16]。因为聚四氟乙烯与水的接触角为108°-114°,聚四氟乙烯和聚六氟丙烯(65:35)在水中的接触角为114°,有强烈拒水作用。
6 参考文献
[1]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es.relating to restriction on the marketing
and use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Bi-ussels, 5.12.2005
[2]欧盟官方网站公告,European
Parliament Moves to Restrict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 (PEGS) .2006.11
[3]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Directive
2006/122/ECOF.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12 December ,2006
[4]陈荣圻,关于全氟辛烷基磺酸的限制销售和使用[J]印染 助剂,2007,(4);44-46
[5]郭虞,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物(PFOS)的污染现状与研究趋 势[J]化学进展,2006,(6);808-811
[6]金一和,我国部分地区自来水和不同水体中的PFOS污染 [J]中国环境科学,24(2);166-169
[7]陈荣圻,REACH法规实施细则解释及应对措施[J]上海染料,2007,(6)
[8]谢孔良,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后整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9;250-254
[9]谢银保,有机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合成与应用[J]辽宁化工,1995(3);3-6
[10]陈荣圻,表面活性剂化学与应用[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170-177
[11]张介贤译,含氟防水防油剂——关于防水防油性能的机理[J]印染,1995,21(12);37-41
[12]杨栋梁,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组成与性能关系的探讨[J]纺织学报,1984,5(1);59-61
[13]杨栋梁,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的应用与回顾[A]2007年染整新技术和环保化学品研讨会论文集(C)2007/5;15-32
[14]刘忠文,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4(8);47-48
[15]孙元宝
魏贤勇 邱贞慧,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J]精细石油化工迸展,2003(3);6-9
[16]黄杰,含氟多功能织物整理剂及其生态问题[A]第六届全国印染行业“四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4;35-41
[17]沈乐欣
胡应模 伊洋,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A]2007上诲国际表面活性剂展览暨高层论坛文集[C]2007,10:20-24
[18]王祥荣,纺织印染助剂生产与应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6-101;516-525
[19]刘在美
胡应模 宋志超等,由六氟丙烯二聚体合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性能[J]精细化工,2005,22;53-55
[20]胡应模,新型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A]2007中国表面活性剂论文集[C]2007;52-55
[21]3M,新型环保氟素整理剂在纺织品功能后整理中的应用,浙江省印染信息与技术2007,8-9;25-26
[22]3M.Enviromental,
Health, Safety and Regulatory (EHSR) Profile of Perfluorobutane
Sulfonate(PFBS).3M Technical Data Bulletin
[23]杨栋梁,PFOS的禁用与含氟防护整理的动向[A]2007上海国际表面活性剂展览暨高层论坛文集[C]2007,10;232-235
[24]蔡继权,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创新发展[A]2007上海国际表面活性剂展览暨高层论坛文集[C]2007,10;133-137
[25]姚涌,氟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其合成方法[J]化工新型材料,2002,30(11);17-18
[26]R.阿明-萨纳伊
C.C.格雷恩,包含有机硅烷的含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CN.1336938,2002-02-20;US60/165123,1999-11-12
[27]P.詹克纳
A.J.弗林斯 M.霍恩等,带有氟烷基团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用途[P]CN.1180706,1998-05- 06;DE.19644561,1996-10-26
[28]小林秀树
正富亨,含氟有机聚硅氧烷、用于碳氟树脂粉末的分散改进剂和有机树脂组合物[P].CN.1300795,2001-06-27;JP.363069,1999-12-21
[29]福村考纪
岛冈隆 川英明等,制备氟化硅化合物的方法[P]CN.1336902,2002-02-20;JP.262847,1999-09-17; JP.303220,1999-10-26
[30]张先亮
耿学辉 陈华等,有机硅、氟表面活性剂合成[A]2007上海国际表面活性剂展览暨高层论坛文集[C]2007,10;4-6
[31]刘必前
宋延林 江雷,一种超双疏(疏水、疏油)表面处理剂和用途[P]CN.1315483,2001-10-03
[32]卿凤翔,韦昌青,含氟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P]CN.1405209,2003-03-26
[33]尉霞,超细纤维仿荷叶织物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5,26(5);55-57
[34]冯爱芬,纳米三防羽绒服面料的研制[J]纺织学报,2004,25(2);77-79
[35]赵晓娣,纳米氧化锌在抗菌拒水拒油整理方面的应用研究[J]染整技术,2005,(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