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浆纤维针织产品开发yd9208
何丽清 王迪敏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41
收稿日期:2007-02-25
作者简介:何丽清(1975-),女,工程师,硕士在读,主要从事针织面料染色与整理工艺设计,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原载:染整技术2007/9;22-25
【摘要】竹浆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性、透湿性、悬垂性等,而且可以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文章介绍了竹浆纤维的纺丝、纺纱工艺和竹浆纤维双面织物、竹浆纤维与莱卡交织单面织物的编织,以及竹浆纤维织物的染整工艺。
【关键词】竹浆纤维;纺丝;编织;织物;染整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0.6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9-0022-04
1 开发竹纤维针织产品的意义
1·1 资源丰富益于环保
农田的扩张和木材的滥伐使人造纤维原料日趋紧张;棉花的种植也不可能再有扩大。而我国竹子生产排名世界第一位,达4200公顷,年产1.3亿吨。竹子生长于山地和坡地,对土壤要求低,投入和维护成木较少,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3-5年即可成林成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纺织原料的紧缺问题。而且砍伐同样面积的竹林和森林相比,竹林恢复快,对环境的影响小很多。
1·2 特性优良益干健康
竹子大多来源于自然环境中,很少受到农药/有害物质的污染,以其为原料的竹浆纤维具有天然的无毒、无害、无污染等绿色环保优势,且秉承了竹子的凉爽、抗菌、抑菌等性能,纤维制品透气、吸湿性好,适合于在炎热的夏季穿着,迎合了当前国内外市场纺织品"舒适化、功能化"的流行趋势,是生产天然高档针织面料的理想选择。
特别是竹纤维的吸湿放湿性、透气性居各种纤维之首[1]。从表1可以看出,纯竹纤维织物透气性和透湿性优于纯棉织物,这主要是由于竹纤维的截面上存在着许多的中空结构,毛细管效应强烈,可以吸收并蒸发水分,业内专家称竹纤维面料为"会呼吸"面料。
表l 纯竹和纯棉织物性能比较
测试项目 |
纯竹织物试样 |
纯棉织物试样 |
断裂强力/N |
598 |
620 |
断裂伸长率/% |
24.3 |
23.1 |
lh试样失水量/g |
1.251 |
1.083 |
WVT[g/(m2·d)] |
4237.69 |
3668.60 |
透气量 [L/(m2·s)] |
42.8 |
28.3 |
悬垂系数/% |
33.2 |
55.3 |
折皱回复角(急弹)/(°) |
91.4 |
105.8 |
折皱回复角(缓弹)/(°) |
107.8 |
114.5 |
竹纤维的抗菌性能也是一大特色。竹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等菌类具有抗菌功能,24h抗菌率达到73%。一般的抗菌功效是指持续的杀菌、消毒或抑菌作用。对天然材料而言,主要功效是抑菌作用(不能杀灭细菌,但能抑制细菌繁殖,便细菌数减少)。表2是竹纤维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试验结果,由表可以看出竹纤维布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 竹浆纤维的纤维生产工艺
竹浆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生长在山区的竹子,其生产类似于粘胶等人造纤维,即先将竹子制成浆粕,再进行纺丝加工生产的一种纤维,也称为竹浆表2 竹纤维布料的抗菌性试验结果
菌种 |
初期菌数 |
l8h后残存菌数 |
抑菌活性值 |
杀菌活性值 |
|
对照试样 |
竹纤维布料 |
||||
金葡菌 |
1.1×105 |
1.91×107 |
2.71×102 |
4.9 |
2.6 |
大肠杆菌 |
1.2×105 |
1.21×105 |
<10 |
>7.1 |
>4.1 |
纤维,国内生产竹纤维的企业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竹纤维浆粕加工的工艺流程:
风干竹片→水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疏解→筛选→氯化→二步法碱法蒸煮→打浆→洗浆→第一次漂白→第二次漂白→酸处理→除砂→抄浆→烘干→竹纤维浆粕。
纺丝加工的工艺流程:
竹纤维浆粕→切粕→制胶→头道过滤→二道过滤→脱泡→计量→纺丝→塑化→切断→水洗→脱硫→水洗→上油→干燥→成品。
3 竹浆纤维纱线生产工艺[2]
经过对竹纤维性能分析,利用国产及进口棉型纺机设备能够满足竹纤维纱线的工艺要求。我们开发了纯纺29.ltex、27.8tex、18.2tex、14.6tex、18.2tex/2、14.6tex/2纱线。
3·1 工艺流程
清花1071→梳棉1181C→头并FA302→二并FA3l1→粗纱A454G→细纱FA506→槽筒MCNO07-2村田自动落筒。
3·2 各工序工艺特点
3·2·1 清花
竹纤维无杂质,本工序的工艺原则为"多松少打"。抓棉机要勤抓少抓,减少握持打击点;使纤维充分的开松;控制好棉卷均匀度。
3·2·2 梳棉
加强对竹纤维的梳理作用,防止棉结产生。刺辊、锡林、盖板、道夫针布要锋利,锡林盖板间隔距可参照粘胶隔距。此隔距如过小,在梳理过程中纤维易被拉断;过大则在疏理和转移过程中纤维间扭结形成棉结。各部速度和张力要偏小掌握。
3·2·3 并条
竹纤维强力偏低,要求速度偏低掌握。并合根数根据混纺比例来调整。棉条道要光洁,自停要灵敏。本工序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最佳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70%左右最好加工。我们在小试过程中,因湿度达不到要求而偏小,经过牵伸后的须条因静电而缠前皮辊,影响加工。经过处理增加湿度,才顺利通过。
3·2·4 粗纱
竹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抱合力差。在选择捻系数时,应偏大掌握,前提是影响细纱的牵伸。锭速选择要比纺涤棉产品时低。各部通道要光洁。假捻器无毛刺。本工序对温湿度的要求同并条工序一样。所以,在生产竹纤维产品时,并粗工序温湿度的控制是实现顺利生产的关键一环。
3·2·5 细纱
由于纤维刚性大,加捻过程纤维易向外跑,形成毛羽。故设计时应加大捻系数,捻系数比粘胶产品大。增加该工序的湿度是减少纱线毛羽的有效办法。纤维强力较低锭速应偏小掌握。
3·2·6 槽筒
张力偏小掌握。对设备工艺进行调节,保证捻结质量。
4 竹桨纤维的编织生产工艺[3]
4·1 双面织物
原料:14.6tex(40s)竹浆纤维纱;
织机:24G双面针织机;
线圈长度:3.25mm;
下机克重:146g/m2;
织物组织:双罗纹组织。
42 单面交织织物
织物组织有添纱组织和半添纱组织两种。
4·2·1添纱组织
原料:14.6tex竹浆纤维纱、2.2tex莱卡;
织机:28G单面针织机;
线圈长度:竹浆纤维纱3.lmm、莱卡3mm;
用纱比例:竹浆纤维纱94.2%、莱卡5.8%;
下机克重:14.6g/m2。
4·2·2 半添纱组织
原料:14.6tex竹浆纤维、4.4tex莱卡;
织机:28G单面针织机;
线圈长度:竹浆纤维纱285mm、莱卡268mm;
用纱比例:竹浆纤维纱94.8%、莱卡5.2%;
下机克重:1459/m2。
5
竹浆纤维的染整生产工艺
染整生产工艺的重点是前处理,必须保证前处理退浆干净,不损伤织物强力,不能出现破洞,建议采用酶退浆,避免碱退浆,不用丝光。竹浆纤维的染色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染色类似,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等都能用于竹纤维染色。相同条件下竹浆纤维的着色效果比棉及粘胶好。
工艺流程
双面织物:前处理→染色→水洗中和→皂洗→热洗→水洗→轧水柔软→烘干→定形。
单面交织织物:剖幅→预定形→缝合→退煮漂→染色→水洗中和→皂洗→热洗→水洗→固色(深色)→脱水→搓布→复定形。
5·1 前处理
5·1·1
退浆
竹浆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纤维,如能在其纺织染整加工中采用清洁化生产工艺,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酶作为一类生物催化剂,易生物降解,不会污染纺织品和环境。因此采用生物酶退浆[4]。
酶退浆工艺流程:织物→浸渍热水→浸渍酶液→保温堆置→热水洗(50℃)→冷水洗→烘干。
采用α-淀粉酶(活力单位≥4000)对竹纤维织物进行酶退浆处理,其优化工艺条件为淀粉酶质量浓度4g/L,处理温度55℃,pH值6.5,时间2.5h,NaCl 6g/L,渗透剂JFC lg/L,浴比1︰20。本工艺对织物有良好的退浆效果,织物强力无明显损失,较传统碱退浆工艺能节约大量能源,符合清洁化生产要求。
5·1·2
煮漂
竹纤维耐碱、耐氧化能力较棉纤维差,所以采用精练酶氧漂工艺进行煮漂,使色素杂质在较温和的T工艺条件下去除,且能保持竹纤维天然特性不受破坏。
工艺配方(o.w.f):27.5% 双氧水 6%-8%;精练酶3%。
工艺条件:浴比:1︰10;温度:98℃;时间:6Omin。 5·2 染色
竹纤维与棉纤维在化学结构上同属于纤维素纤维,染料上染机理基本相同,但容易产生色花,色差不容易控制,所以进行染料筛选时必须选择上染曲线相同,提升力一致,工艺条件适应范围广的染料。可选择汽巴(Ciba)黄FN-2R、红FN-R、蓝FN-R三元色;上海染料八厂黄M-3RE、红M-3BE、蓝M-2GE 三元色,即选择双异型活性基团染料比较理想。
(1)染色工艺:在室温时入染,每隔l5min先后加入盐、一半染料、另一半染料、一半纯碱、另一半纯碱,再过l5min后升温至60℃,保温固色45min后排液,洗水,在98℃的皂液中皂煮l5min,排液,洗水,HAC中和。
(2)活性染料、盐和纯碱用量参照表3(A代表染料总用量)。
表3 活性染料、盐和纯碱参考用量(o.w.f.)表
染料总用量% |
盐用量% |
纯碱用量% |
O<A≤0.1 |
6 |
2 |
0.1<A≤0.5 |
12 |
4 |
0.5<A≤l.0 |
25 |
8 |
1.0<A≤1.5 |
30 |
10 |
1.5<A≤2.0 |
45 |
15 |
2.0<A≤2.5 |
60 |
20 |
2.5<A≤3.0 |
70 |
25 |
3.0<A≤4.0 |
80-90 |
30 |
4.0<A≤4.5 |
100 |
33 |
4.5<A≤5.0 |
l10 |
35 |
5.0<A≤6.0 |
l20 |
40 |
6.0<A≤7.0 |
l30 |
40 |
A>7.0 |
l40 |
45 |
(3)大红色工艺处方(双面织物):
汽巴活性黄FN-2R 4.0%;汽巴活性红FN-R 2.0%;Na2SO4 120%;Na2C03 40%;浴比1︰15,温度60℃,时间6Omin。所有染化料用量为对织物重。
(4)绿色工艺处方(单面交织织物):
活性黄M-3RE l.5%;活性蓝M-2GE l.5%;Na2S04 90%;Na2C03 30%;浴比1︰15,温度60℃,时间45min。由于含莱卡织物非常容易产生色花色点, 加入2%的平平加0。所有染化料用量为对织物重。
5·3 后整理
5·3·1
柔软整理
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和透气性,若采用一般有机硅柔软剂,虽然柔软性较高,但竹纤维吸湿和透气性大大降低,通过试验采用亲水性氨基硅油,既能得到柔软滑爽手感,又能保持竹纤维天然具有的吸湿和透气性能。柔软处方为亲水型氨基硅柔软剂SF 4%,浴比1:12,常温下处理4Omin。
5·3·2 定形
定形必须给湿超喂拉幅定形,定形温度150-160℃,超喂10%-20%,机速15-20m/min,定形后的竹纤维针织布手感好,尺寸控制稳定,色泽均匀光洁,纹路清晰。定形工艺参数见表4。
表4 定型工艺参数
织物 |
设备 |
温度 ℃ |
速度 (m/min) |
超喂 % |
备注 |
14.6tex竹浆 纤维双面织物 |
Monti呢毯 定形机 |
150 |
10 |
8 |
|
14.6tex竹浆 纤维×2.2tex 莱卡添纱 单面织物 |
Brucker 拉幅定形机 (5室) |
185 |
15 |
5 |
预定形 |
20 |
(湿布) |
||||
160 |
16 |
6 |
复定形 |
||
24 |
(湿布) |
||||
14.6tex竹浆 纤维×4.4tex 莱卡半添纱 单面织物 |
Brucker 拉幅定形机 (5室) |
180 |
15 |
5 |
预定形 |
20 |
(湿布) |
||||
160 |
16 |
5 |
复定形 |
||
28 |
(湿布) |
6 成品物理指标(见表5)
表5 成品物理指标
织物 |
干燥重量(g/m2) |
顶破强力% |
密度/圈/5cm |
水洗尺寸变化率(烘干)/% |
皂洗牢度 (级) |
|||
直 |
横 |
直 |
横 |
变色 |
沾色 |
|||
14.6tex竹浆纤维 双面织物 |
172 |
361 |
80 |
68 |
-6.8 |
-3.4 |
4 |
4 |
14.6tex竹浆纤维 ×2.2tex莱卡添纱 单面织物 |
196 |
269 |
122 |
94 |
-7.1 |
-10.7 |
4 |
4 |
14.6tex竹浆纤维× 4.4tex莱卡半添纱 单面织物 |
158 |
176 |
116 |
80 |
-6.9 |
-5.4 |
4 |
4 |
(1)竹浆纤维针织面料手感柔滑,表面光亮,吸湿导湿,具有天然抑菌作用,适宜缝制内衣产品。
(2)竹浆纤维表面光滑,纱线弹性较差,带有脆性,织造工艺必须作相应调整,控制好喂纱张力在5cN左右,而且要均匀一致。线圈长度不宜过短,否则易出破洞。
(3)竹浆纤维湿强较低,经碱、双氧水处理,又会降低其强力,因此在煮漂前处理时要控制好碱、双氧水的用量,且织物克重不宜过轻,否则强力达不到要求。
竹浆纤维是一种新原料,在针织行业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必须通过不断探索,从加强产品设计,完善纺、织、染工艺着手,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优良性能。展望竹浆纤维在针织内衣上的开发应用,它将是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8 参考文献
[1]王卫
胡海霞,竹纤维针织物的性能分析[J]山东纺织科技,2006,(4);78-79
[2]陈丽亚,竹纤维纱线的生产实践[J]北京纺织,2004,(2);39-40
[3]吴鸿烈,竹浆纤维针织产品的开发[DB]中国纱线网-新型纤维与纱线
[4]岳新霞,竹纤维的酶退浆工艺研究[J]纺织科技进展,2006,(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