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跨国药企新药试验场Yd9017 |
社会观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医药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究基地,在中国进行新药、新医疗仪器的人体试验。 中国大量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及各种各样传染病成了吸引遍布欧美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公司眼球的"闪光点",这些公司都正扩大着在中国医疗设备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在此期间,的确有患者因此而受益,但有专家表示,新药临床试验如果缺乏第三方的强有力监督,就可能发生悲剧,构成事实上的故意犯罪。 幸与不幸 今年5月28日美《商业周刊》题为《药品检测在中国成风》的文章中写道:中国北方城市保定49岁的农民冯双全由于肝脏衰竭于2006年4月住院。在此后两个月里,虽然他多次进行输血,但其病情仍然一直恶化。最后冯双全被医院宣布无法救治,只能回家等待死亡。之后,冯双全接受了治疗团队中一名医生的建议,进行了美国某公司正在中国测试的一种试验设备,最终利用该公司的技术设备替代冯的肝脏发挥功能,并得以让其衰竭的肝脏复原。 周小虹的妹妹两年前因为癌症住进了北京一家有名的肿瘤医院,几个月后,主治医生告诉家属,目前用的药品已经无法控制病情,现在有一种英国生产的药可能会冶好或者延缓病情,是否想试用?周小虹他们商量后,决定试用。最终,这种药挽救了她妹妹的生命。 但并不是所有接受人体试验的试验者都这么幸运,能够治好自己的病。像2003年,美国病毒基因公司与国内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内某医院合作进行了"胸腺核蛋白制剂(英文缩写为TNP) "药物试验。当时共有36名艾滋病患者被选中参与试验,他们在没有充分知情参与试药的情况下,死亡了7人。 监控不力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有800多种新药进行人体试验,其中基本是以国外新药为主。目前有60多家跨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着近100个项目的一期临床试验,"直接参与人员数万人。如果算上大面积的采样对象,至少在50万人以上。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在新药临床试验方面缺乏第三方的强有力监督,中国医药部门为颇具风险的试验大开绿灯才是国外公司驰骋中国试验场多年的主要原因。 |
青岛老年生活服2007/7/6/8许黎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