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中医情结与希望yd8807
肖娜
西方传教士带给康熙的金鸡纳霜治愈了当时军中的“疟疾”。此后,天花疫苗,肺结核疫苗又相继传入中国,有力地增强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
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但并非无所不包。面对新疫情,要研究新药物,在诊断、治疗方法上需要有相应的新手段。
中国人对中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尽管有人说中医是用动、植、矿物的原材料作药材,凭经验给病人服用复合方剂是不科学的,说不清道理的;但是中国人依然相信中医,相信中医关于“七情六欲、五行、阴阳、气血”等病理解释。愿意接受中草药、针灸、推拿治疗。对于一些新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病因尚未确定的,也愿意用中草药试试。相信中医,甚至可以托付生命。
现在,中医诊断不再单纯依靠‘望、闻、问、切’,外科手术大多转由西医操刀,经典方剂较多用作辅助治疗。客观上,中医强项屈指可数,早已少了霸气。很多患者乐于接受中西结合治疗的理念,大多缘於对中医的难舍情结。
近几年,媒体广告中,中药也着实‘秀’了一把: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腰颈脊椎痛、皮肤病、白内障、青光眼…,方方面面都有良药;不用医生,患者可以直接根据媒体介绍的对症下药,早、中、晚期都能治好。但是,这些药医院里大多不用,真真假假,难以置信。
最近,全国中医药代表‘反对废弃中医’的宣言,令人振奋。但是,‘大家都来吃中药’,把中医‘做强’;主要不在政府,也不在患者,在于实事求是,提高中医的医疗水平。当前,中医的继承与提升应该包括:1、研究开发中医固有诊断方法的微电子技术 2、研究合成、替代濒临消亡的珍稀动物药材 3、开展中医药,药理、病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 4、制止‘大病’非处方药搅乱市场;规范临床试验;取缔‘大力丸’式广告…。
中医情结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愫,是现代中医发展的肥沃土壤,希望我国的中医自律、自强把握时机,一跃而起,为老百姓造福,为世界卫生事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