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水污染yd8805

仅仅是蓝藻之故?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

蓝藻

早已让太湖

“病得不轻”

 

无锡供水危机

 

 看似天灾

 也属人祸

无锡市因太湖蓝藻引发公共饮用水危机还在持续。

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让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再次敲响了中国水危机的警钟,

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度和环境保护的那根敏感神经。

太湖“病得不轻”

    困扰无锡市民生活的篮藻早已成为太湖的常客。据住在太湖边的市民反映,近年来,每到夏天蓝藻都要不同程度地暴发。"这次闹大了,大家才关注,事实上蓝藻让太湖已经病得不轻。"

   "这次太湖事件是给我们点颜色'看看,实际上这个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是长期潜伏的危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说,太湖地区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增多使得城市生活污水量迅速增大。

    蓝藻是太湖病症的表象,真正源头是过污染的水体。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太湖夏季出现严重蓝藻水华的面积大幅南扩和东扩,目前已基本覆盖整个太湖。

调查还显示,由于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日益受到威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以二类、三类为主,有32%的水体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要求。其中,局部地方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劣于四类水体。

看似“天灾”也属“人祸”

    无锡的城市供水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是蓝藻暴发,看上去是气温升高、降水不足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是天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场生态灾难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人祸的影子。

    这个事件反映出太湖已经非常脆弱了,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严重丧失。中国环科院院长孟伟说,这也反映出我国水环境管理还有很大的缺陷,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的有效性。

    无锡水环境事件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水环境事件出现频发的态势。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显示,自2005年底松花江事件以来,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平均每两三天便发生一起与水有关的污染事故。记者还注意到,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十大环境事件,有7起与水环境污染有关,其中有4起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的饮水安全。

让大湖“休养生息”

     "古老的太湖养育了周边生生不息的儿女,现在到了儿女们舍弃贪婪,让太湖休养生息的时候了。"一些生态专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这次蓝藻暴发给了人们当头棒喝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副所长、"太湖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首席科学家杨林章教授认为,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重金属成了破坏太湖水环境的"元凶",而对这些污染的控制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无锡启用封闭深水井

最新进展

    为应对因太湖蓝藻暴发带来的市民用水危机,无锡市政府决定,在保证纯净水市场正常供应的同时,经过法定程序,启用一批被封闭的深水井,作为应急期间市民的生活用水补充。

    这是无锡市副市长吴建选在6月1日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暨蓝藻治理工作现场会上介绍的。此前,包括无锡在内的苏南地区一批大城市,为了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已经封闭了深水井,严控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

青岛早报2007/6/2/21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