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 yd8403
|
|
|
|
|
|
||
|
|||
|
|||
左:春节祭三神 中:大年卅吃团圆饭 右上:放鞭 中下:春节拜年 原载:半岛报春节特刊 2007/2/17/A10责编李存国 |
|||
过春节 祭三神 志趣 (王志民) |
|||
自古以来民间过春节,有祭灶王神、天地神、财神的供奉三神的习惯 祭灶王神 腊月廿三是祭灶王爷的日子,辛苦一年的灶王爷,到了这一天才得到供奉。统称叫辞灶,辞别旧灶王爷的意思。在灶王像前摆一张供桌,上面摆上糖瓜、柿饼、一碗饺子,点上三炷香。晚上八点进行祭典。烧纸、全家人跪下磕三个头,并说:你在我家忙了一年,也没有得到供奉,你上天后见了玉皇大帝多言好事, 然后把旧灶王像请下烧了。这时灶王爷上天了,再把新请来的灶王爷贴上,新灶王爷就上任了。 祭天地神 大年三十儿,每家农户都在天井(院子)中央用草席搭起一个天地棚,两边贴上红对联,上边贴剪纸门笺。大棚内摆上供桌和天地神牌位,牌位前点上一对蜡烛,三炷香,还摆上白面饽饽和一些瓜果菜供品。每天早晨上香,天神地神任务很重,要保证这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天地棚过了正月十五就拆了,但也要举行送神仪式,一家人在神前磕头礼拜,并放鞭炮。 祭财神 春节期间,城市、农村都供奉关公财神爷,农村中每个姓氏家族都由有名望的族长家中堂屋(正房)供奉财神,有雕像、有画像,像下摆一张红木桌子,两边是红木椅子,桌上有香炉,桌台及各种供品,桌前地下放三个布垫子,供跪拜用,但要准备九个,人多时用。年初一开始深造拜神仪式,在这一族人家,一帮接一帮都来拜神,恭喜发财。关公是武将为什么摇身一变成了财神爷?一说是,他红脸堂,满面红光,财气冲天;一说是,关公假投曹操后,曹操对他上马金下马银,美女成群,但他从不动心,不贪财忘义;还有一说,关公最讲义气,桃园三结义后,他一直舍生忘死,保刘备打天下,义气生财,也合民意。因此,关公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财神爷,受人供奉。 |
|||
都市半岛报2007/2/17/A10责编李存国,值斑主任刘宜庆 |
情系大众 天下归心 |
|
|
|
|
|
||
|
30孤老集体过热闹年 青岛四方区民政局组织爱心车队,将岛城30多位孤寡老人从四面八方接到四方前哨老年公寓集体过年(前后一共四天)。 半岛都市报2007/2/17/A2 |
||
|
|||
跳起藏族舞 欢乐过新年 来青岛打工的30多名藏族姑娘,庆祝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两个节日是同一天) 青岛早报2007/2/17/3赵健鹏摄 |
|||
|
五十名老人 集体过大年 昨日,50多名空巢老人在洛阳路一家老年公寓剪窗花、猜谜语。今天,他们将和50名志愿者一起度过除夕夜。 据介绍,四方区年前发起“爱心过大年”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邀请空巢老人到四方区24个老年公寓过年。昨日,交运二运汽车租赁公司派出专车,将50名老人接到老年公寓,50名志愿者也分别和这些老人结上对子,一同在老年公寓过春节。 青岛早报2007/2/17/2赵健鹏摄 |
|
|
|
|
|
听大戏 史为镜 防微杜渐 看春晚 笑文化 细辨辛酸 |
|
|
|
半岛都市报2007/2/17/A11 |
央视节目预览:小品之一:“公鸡下蛋” 青岛晚报2007/2/17/12 |
旧俗新风 总归情 和谐民生 暖人心 |
青岛晚报2007/2/17/5 |
|
|
昨天早晨,在多数市民开始在家忙年的时候,市南区组织机关干部、党员五百余人在栈桥附近清除了垃圾杂物、非法小广告。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就清洁了栈杆桥面、栏杆、凉亭、售货亭。栈桥两侧的沙滩、北侧小公园绿地的垃圾、树挂也被捡拾干净。市民看到后,也纷纷加入到其中,为“洁净市南”贡献了一份力量。 青岛晚报2007/2/17/5 本报记者 |
|
股市博弈十万亿 经济所系 公平监管除鼠患 民心所系 股市有风险 最险不过监管上层不作为 投资要谨慎 最慎不过调查落实真效益 |
|
图片摘自半岛都市报2007/2/17/A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