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鞋企联手应对反倾销

多家企业发出"北京宣言"呼吁集体应对欧盟贸易壁垒Yd8209(07-1)

早报财经专讯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面对欧盟对华皮鞋确定的反倾销裁决,上千家中国鞋企集体选择了放弃,到目前为止,仅有奥康、万邦等5家企业向欧盟法院提起了上诉。

    目前,除万邦外,其余四家的上诉申请已于2006年l2月29日获欧盟法院受理。

    前日,奥康集团、泰马鞋业、金履鞋业、新生港元等4家上诉欧盟反倾销的中国制鞋企业一起发表了"中国鞋企应对贸易壁垒北京联合宣言",呼吁中国众多制鞋企业建立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平台,共享信息,共担资金,共同表达自已的合法诉求"。

    泰马鞋业董事长廖跃表示,中国众多制鞋企业应该共同参与到应对国际贺易壁垒、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行动中来,反倾销诉讼应由"单兵突击"转向"协同作战"。

诉讼以书面答辩为主

    去年10月5日,欧盟对中国鞋企业做出反倾销最后裁决,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唯一一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金履鞋业为9.7%的税率),自去年10月7日起征收2年。

    1月7日刚从比利时回国的中方代理律师蒲凌尘介绍了反倾销诉讼的最新进展情况。

    "去年12月29日,诉讼材料全部递交到了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法院,欧盟法院已正式受理中国制鞋企业的诉讼请求。在整个过程中,将以书面辩论为主,一般3-5个月为一轮,整个诉讼期限将长达2年左右。"蒲凌尘说。

    在这场诉讼官司中,这4家鞋企各自的诉求侧重点也不同。反倾销调查过程中,金履鞋业、新生港元是被抽样调查的企业,最后金履鞋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而奥康集团、泰马鞋业是非抽样调查企业,那么,怎样解决非抽样调查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的判定,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两家企业的上诉过程也非常复杂。

鞋企不该再容忍沉默

    目前,中国国内上千家出口到欧盟的制鞋企业中,只有奥康集团、泰马鞋业、金履鞋业、新生港元和万邦鞋业这5家鞋企向欧盟法院提起了上诉,所占比例可谓"微乎其微"。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苏超英认为,欧盟在此案立案、调查和裁决过程中存在诸多与WTO规则和欧盟反倾销法不符的法律缺陷,损害了中国皮鞋企业的正当权利。中国众多的皮鞋出口企业,对于欧盟反倾销征税,"躲是躲不掉的,光有不满也是没有用的,这些鞋企需要积极主动地正面联合应对上诉。"

青岛早报2007/1/10/25

    据新华社杭州电  温州是我国鞋类出口的重要基地,而欧盟的反倾销已对温州皮鞋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温州皮鞋共出口欧盟3141.46万双,货值1.465亿美元,两项指标分别比2006年第三季度下降了32.63%和41.55%;出口企业也比第三季度减少了7.89%。

青岛早报2007/1/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