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名外来务工者生病没保险 |
|
农民工在街头待雇yd8202(07-1) |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全市100万农民工中只有30多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但还有不少人缺乏维权意识 |
前天晚上,在四方区保儿村一处工地打工的小邱,外出买东西时,不慎掉进3米深的电缆井里,腰部受重伤,被送往解放军401医院。昨日,小邱的两个老乡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河南商邱;小邱在家里还有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个等着赡养的老母亲。“我们跑了一大圈,也没凑出多少治疗费。”两个老乡哭丧者脸说。 记者平时来访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外来务工人员出现疾病或发生意外时,难以享受到医疗保障。昨日,记者就此事调查了我市从事不同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30万民工参加医疗保险 记者从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据初步统计,目前在我市务工的农民工约有l00万人左右,自去10月1日《青岛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开始实施,已经有30多万农民工参加了医疗保险。但参加保险的主要是在青岛有稳定工作、工作时间长,签订合同时间较长的农民工,而且很多农民工缺少这方面的维权意识。 据悉,政府要求用工单位为农民工强制投保,并不以用工时间和是否签订合同为前提,农民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所在单位违反该(规定)的行为。但同时也希望农民工注意,在选择工作时,应选择有法人资质的单位,以保障自己的权利。 相关链接 《青岛市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规定:本市户籍农民工和非本市户籍已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按照城镇职工的模式参加医疗保险,目前的缴费比例为: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8%的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2%的比例缴费,参保后与城镇职工享受相同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对其他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的农民工,由用人单位按全市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2%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参保后按照保当期、保大病的原则,主要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待遇,不建立个人账户,不计算缴费年限。 五年没进过医院 止痛药包治百病 调查1 陈建国 43岁临沂临沭人 月薪千元左右 记者在海门路胶城建筑工地见到正在收取建筑垃圾的陈建国,他已经在青岛工作5年了,一直跟着私人小老板干装卸工。 他告诉记者,因为一直跟建筑垃圾打交道,常会踩到铁钉或被玻璃划伤,最严重的一次是去年五一期间,他被一麻袋水泥块砸倒在地,在工厂宿舍里躺了5天,现在脑门上还有一小块凹下去。他告诉记者,就这样他5年里从没去过医院或药房,一直是用在镇卫生所开的5块60颗的止痛药来维持,老板只是在他砸伤的第二天给他拎来了一瓶6元的二锅头。 陈建国骄傲地告诉记者,老板特别愿意带他来青岛,因为他干活卖力而且没那么多“事”。记者询问他是否知道老板应该给他办医疗保险时,他一脸茫然,说:"我们不懂这些。" 单位不给签合同
医疗保险没法办 调查2 李建军 38岁 北京怀来人 医院担架工 月薪800元左右 我市一家心脑血管医院急诊室一名负责抬担架的工作人员,1年前来到青岛就一直干这份工作,但到现在他和医院仍没有任何形式的合同关系,他告诉记者,虽然是在医院工作。但他还是只吃药不看病。他抬一个病人能挣1元钱,但根本没有防护措施,“如果被传染病患者传染上,病得太重就不治了。我见过太多的农村人倾家荡产去救自己的亲人。”他对记者说。 记者询问他的医疗保险是怎么办的,他告诉记者,他心里清楚,医院不给他签合同,他就没有办法要求医疗保险,哪个部门都没办法管,现在医院里像他这样的长期临时工还有很多。 被车撞断小腿 花光所有积蓄 调查3 王芹 女 23岁 河南上蔡人 原月薪1500元左右 王芹今年刚刚学会做点心、蛋糕,原本在易初莲花超市做销售,和丈夫一起每个月能挣2400多元,但丈夫去年10月在一次交通意外冲被拉断了小腿,他们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她的丈夫已经停药十多天了,被追出院,一个好心人收留了他们。 在和她的交谈中,她谈起了医疗保险,在她老家刚刚兴起农村医疗互助,她和丈夫都已经在老家参加了医疗互助,听说可以凭借现在的医疗单据回老家报销。 但在青岛,他们当初考虑到参加医疗保险本人也要扣部分费用,而夫妻俩春节后打算回老家创业,所以并没有参加。 十人中只有一人办过保险 调查4 在山东路家乐福超市对面和四方长途汽车站文化公园门口,在近百名等待雇主的短期打工者中,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其中6名来自山东临沂、菏泽、聊城等地,2名是青岛莱西人,剩余两名分别来自河南和安徽。记者发现只有一人曾经在我市某韩国独资企业打工过程中办理过医疗保险,但离开后因为自已一直没有去缴保费,不知是否还有效。其余所有人都未曾办理过医疗保险。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不愿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医疗保险?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多家私营企业,他们的说法有些相近,“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太强,我们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后,许多人干不满一年便匆匆离去,有的连招呼都不打,这让我们怎么给他们投保?” 青岛乐源商贸公司的王经理对记者说,他们公司曾招募过多多名搬运工,由于担心这些员工出现疾病或是工伤意外,他们曾与务工者签订合同、缴纳保险费用,但结果是有许多人干不满两个月便离开,给公司带来许多麻烦。 |
青岛早报2007/1/14/7 记者 徐勇
见习记者 黄飞 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