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的阻燃整理工艺yd8104

   燕庭毅  新乡白鹭印染有限责任公司

   原载:全中特种印花和特种整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67-170

 

    【摘要】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经阻燃整理后,制做的成套工作服,可避免在50万伏高电压线路不停电检修中,瞬间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工作服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文中讨论了阻燃剂的选择和生产工艺条件的确定,并对影响生产工艺条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用于大车生产的工艺。

【关键词】阻燃  整理  静电屏蔽  不锈钢纤维  织物

 

1    引言

    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主要用于制做电力工业50万伏以上,用电线路的不停电检修的静电屏蔽成套工作服。它是由涤纶、棉和不锈钢纤维经特殊的纺纱和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织物。用其制做的帽子、手套、上衣、裤子和袜子组成的成套工作服,检修工作人员穿戴上,就相当于人体处于一个金属导电网内,由此产生的静电屏蔽效应,可实施对高压线路进行带电作业,而人体不会有触电的危险。此种高压带电工作服已有广泛使用,为我国电力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该织物中混纺有棉纤维和涤纶纤维,在高压用电线路带电检修中,以往出现过多起检修人员在与高压线路接触瞬间,产生的电火花引起工作服着火,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为了彻底消除因工作服着火的人身伤害事件,对制做工作服所用的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进行阻燃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我厂多年来一直从事阻燃整理织物的加工生产和研究开发工作。我们从九五年开始对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进行阻燃整理生产工艺的开发研究。由于高电压屏蔽工作布的特殊组成和用途,在阻燃整理时既要使其具有耐久优良的阻燃效果,又不能对其电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在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协作指导下,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和测试,制定了较佳的生产工艺,并取得了满意的阻燃结果,阻燃产品性能优良,制做的阻燃高压带电工作服使用安全可靠,多年来未发生因工作服着火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受到了电力部门的一致好评,成为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定点生产厂家。生产量逐年增加,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生产工艺简述如下,愿和同行专家们商讨改进。

2    生产工艺

2·1    坯布

    坯布名称: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

    织物组成:由不锈钢纤维、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按特定比例混合纺纱织造而成。

    织物规格:斜纹织物,门幅116cm

2·2    前处理工艺

    因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是由不锈钢纤维、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组成,而其中的不锈钢纤维和涤纶纤维除含有纺纱油剂外,基本不含有杂质,不需要特别煮练加工。只有棉纤维含有天然杂质较多,理应煮练除去,但因其在织物中混合配比量较低,经过多次试验表明,不经过煮练对阻燃效果基本无影响。大车生产证明是可行的。最后我们选择确定了不煮练工艺,将前处理的重点放在了除去织物上浆料和油剂等杂质上,不仅缩短了前处理工艺,而且降低了成本。根据我厂实际,将前处理工艺确定在染缸上进行。

2·2·1  工艺过程

     坯检装箱缝头上卷冷水洗热水洗(加料)冷水洗下卷烘干预拉幅。

2·2·2   工艺条件和要求

2·2·2·1缝头:要求用涤棉线,使用纯棉线缝头在后续加工中将会由于棉线降强,造成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断头,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顺利进行。

2·2·2·2   热水洗工艺:

温度    95以上

      加料    洗涤剂8克  纯碱6克/升

2·2·2·3   烘干时应避折绉、卷边、污渍等产生,使布面平整。

2·2·2·4   预拉幅的目的,一是去除织物在前处理中产生的折绉、卷边,使织物表面平整,以便能使阻燃液浸轧均匀。二是织物上阻燃后门幅不易拉开,为保证成品门幅,必须在轧阻燃剂前对半制品进行预拉幅。

预拉幅的门幅应比成品门幅宽3-5cm。

    预拉幅工艺    温度 160 , 车速30米/分

2·3    阻燃工艺

2·3·1  工艺过程:

    半制品浸轧阻燃工作液预烘烘干焙烘后处理。

2·3·2   工艺条件和要求

2·3·2·1  浸轧阻燃工作液:轧余率78%,车速30米/分

    工作液处方:阻燃剂    75%

                交联剂    15%

                尿素      5%

                催化剂    0.9%

                软水      X%

                合成      100%

    化料方法:先将阻燃剂称好放入化料桶中,依次加入尿素、交联剂、催化剂和余量的水,搅拌均匀待用。

2·3·2·2   预烘和烘干:先红外线或热风预烘(70-80)再烘筒烘干,可防止阻燃剂向织物表面泳移,而降低阻燃效果和耐久性。

2·3·2·3   焙烘:温度  170℃±30   时间3-4分钟。

2·3·2·4   后处理:在染缸上进行。

工艺过程:焙烘过后的布→上卷→氧化2道中和4道皂煮8道(60) 热水洗4道(40) 水洗2道下卷烘干。

    氧化处方:H2O2(30%)       1kg

              NaOH(100%)    0.1kg/250升  pH8

中和处方:NaOH(l00%)    0.5kg

        JFC           0.2kg/250升

    皂煮处方:纯碱          0.5kg

        洗涤剂        0.5kg

柔软剂        0.8kg/250升

2·4    整理工艺

2·4·1  工艺过程

浸轧柔软剂→拉幅→验码→拼件→打包→入库

2·4·2   工艺条件和要求

浸轧柔软液:一浸一轧,室温,轧余率80%,车速35米/分

柔软液处方:柔软剂   20g

HAC       3g

去味剂   20g/升

拉幅:烘房温度150,落布门幅 1l5cm

3              结果与讨论

3·1  阻燃性能测定结果见表1

1 阻燃性能测定结果

 

检测项目

标准值

实测值(平均值)

平均

评定结果

1

2

3

4

未洗涤

续燃时间(S)

4

0

0

0

O

0

合格

阴燃时间(S)

4

0

O

0

0

0

合格

损毁长度(mm)

l00

75

65

64

64

67

合格

洗涤后

续燃时间(S)

8

0

0

0

0

O

合格

阴燃时间(S)

8

0

0

0

0

0

合格

损毁长度(mm)

150

98

84

83

83

87

合格

 

3·2  电性能综合评定结果见表2

2  电性能综合评定结果

项目

l

2

3

4

综合评定

未洗涤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洗涤后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3  浸轧阻燃工作液前,轧余率的测定是很重要的。开车前应测定轧车左、中、右轧余率是否一致,并调整至工艺要求,以保证织物上带有足够量的阻燃剂和助剂,从而确保阻燃效果符合要求。轧余量过高,阻燃效果虽有保证,但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使成本增加。

3·4   浸轧阻燃液经预烘和烘干时,要防止折绉产生,特别在落布时防止折绉产生。因织物上带有大量阻燃剂和交联剂等,增重较多,烘干后布面较硬,落布时不可用手或其他物件强压布面,以免造成折痕疵病而无法补救影响产品质量,应让其自然落箱为宜。

3·5  焙烘时避免折绉产生,因一旦产生折绉,便形成折绉印痕,后续工序很难去除,影响织物外观质量。焙烘后应立即进行氧化中和,不可久放,以免织物强力损失过多。

3·6  为了消除阻燃整理后织物上的少量异味和改进织物手感,在拉幅前可浸轧柔软剂和去味剂组成的混合液,改进织物服用性能。经过整理织物上异味可基本得到消除。但成品布存放一定的时间后,仍有少量异味产生,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改进。

4    结论

    本文所述阻燃高电压屏蔽工作服面料生产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工艺稳定可靠,阻燃性能稳定,电性能符合要求。经标准洗涤后,损毁长度只有87mm,穿着用阻燃高电压屏蔽工作布制做的成套工作服,有效地保护了带电检修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者注:

    高电压屏蔽工作面料事关人身安全,引用该技术时,要重视产品测试和安全检验,并要慎重通过监督主管部门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