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试生产园满成功yd7912

  原载:《全国染整新技术协作网简讯》2006/8/28;11-12

 

    2006年8月8日,在上海浦东蔡路阻燃布的高温高压双管式喷射染色机上,在其染液循环管路上添装了一个可开启和关闭的辅助装置后,进行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首次试生产。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松江区环保局和中国环境报上海记者站等有关同志应邀观摩了试生产的全过程。

    试生产于是日上午10时许开始,半制品进缸,微胶囊分散染料用水搅匀后倒入辅助装置,并添加少量冰醋酸,接着按传统染色工艺升温开始染色,升温至130保温30分钟然后关闭辅助装置通路,继续保温运行20分钟,冷却后出缸。

    经测试,染色涤纶织物色泽均匀,主要染色牢度均达到或优于常规工艺,(见附表)。染色废水(高温时取)有轻微色度,冷却后色度明显降低,静置12小时经过滤后,目测呈无色(按染料的λmax测定不出染料含量)。以致染色废水经适当处理全部可回用。同时,新染色工艺又省去了还原清洗、皂洗、热水洗和冷水洗几个后处理工序,可节约大量的染色后处理用水。

    此项新工艺由东华大学,上海林邦环保技术公司,常州汉斯化学品公司,江西华园机电公司合作研发的,已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发明金奖。

    新染色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胶囊优良的缓释功能与分散染料极小的溶解度 (约为酸性和直接染料的万分之一)组成染料供应源,使溶解成单分子状态的染料,在涤纶纤维表面吸附,扩散和染着,从而实现均匀染色,表面的浮色极少,不必还原清洗、皂洗和水洗,与传统染色需后处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染色工艺的染浴中,除分散染料已有大量分散剂外,另需添加分散剂,匀染料等助剂,使水中溶解度极小的分散染料在染浴中形成染料胶柬,以利涤纶纤维的吸附,扩散和染着,由此可能产生表面染色不匀,以及表面吸附染料量较多等问题,故染色后需经充分后处理除去浮色保证染色牢度 (皂洗和摩擦)。

    实施此项新工艺对保护环境和经济价值的意义如下:

   1、目前我国分散染料的年消耗量约为25万吨,其中助剂约占一半,染色时还要添加分散、匀染、润湿和皂洗等助剂,其染色和后处理废水是环境的污染源之一。而微胶囊分散染料不含任何助剂,其染色水经简单处理可全部回用,染色过程中毋需后处理工序,可以说无污水排放,是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工艺之一。

   2、纯涤纶织物传统染色过程的耗水量,每染一吨织物,染色用水为10-20吨,染色后处理(包括还原清洗、皂洗、热水和冷水洗等)约为80-120吨。我国涤纶纤维年耗用量约为1100万吨,若其中60%为染色产品,匡计染色耗水量为5亿吨以上,其中约有4.5亿吨的后处理用水,还需消耗大量的热能。对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来说,以上水与热能费就不要买单了。但微胶囊化的费用是新增加支出,但对上述二项费用来说,那是小巫见大巫。同时,染色后的微胶囊可收集起来作燃料或土埋,不会给环境造成麻烦的。

   3、染色虽增加了20分钟,可是染色后一系列的后处理工序都省掉了,整个染色过程可缩短1/3-1/2时间,同时设备利用率可大大提高。

    这次微胶囊分散染料染色新工艺试生产是取得了园满的成功,值得庆贺,是向染整行业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出的一个喜讯。更可喜的是研发单位与实施新工艺单位,已在策划尽快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让回用水真正全部用于生产。

    应该指出:此环境友好的新工艺推广应用,研发单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有关单位的大力配合,更希望行业管理的领导部门和具有远见的企业家的关注,支持和扶植,让它在中华大地上很快生根开花,别让淘宝的洋人淘了去。近闻,此项清洁生产新工艺已有一些国外客商颇感兴趣。(杨栋樑)

附表:试生产样布的染色牢度(级)(5次平均值)

干摩擦

湿摩擦

60皂洗沾色

95皂洗沾色

D65光源下K/S值

及评级

5

5

5

4-5

4-5

4

5(K/S值5.233)